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连日来,屈原故里秭归县以“我们的节日・重阳”为主题,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热潮。从城乡社区的孝亲宴席到乡村田野的银龄表彰,从温情脉脉的代际互动到干货满满的健康服务,近40场形式各异的活动遍布全县12个乡镇,绘就出一幅孝老爱亲、和谐奋进的重阳画卷,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别样光彩。

在两河口镇太坪村,老年朋友共享长寿宴。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仕伟 摄

重阳活动现场,志愿者手法娴熟,细心为老人们理发。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仕伟 摄

在茅坪镇滨湖社区,小朋友为老人献蛋糕。 三峡日报通讯员 尤治华 摄
多元活动暖人心 孝亲氛围漫屈乡
重阳温情,浸润峡江两岸。10月22日,茅坪镇陈家冲村文化广场笑语喧扬,县公安局与村委会联合举办的“警村联动情暖重阳”活动拉开序幕。民警与村民携手包饺子、话家常,热腾腾的饺子裹着关怀出锅;交通安全宣讲、反诈知识普及穿插其间,民警用方言以案释法,守护老人“钱袋子”;同步开展的义诊服务,让健康理念直达人心。“警民同心办活动,既暖胃又暖心!”78岁的村民王先兰捧着饺子笑盈盈地说。
10月24日,南门广场上,秭归县2025年 “敬老月”活动如期举行。舞蹈《夕阳红》舞出银发族的活力自信,合唱《九九艳阳天》唱响美好生活礼赞,所有节目均由老年人自编自导,台下掌声此起彼伏。活动现场,“最美孝心家庭”“健康长寿老人”代表接过荣誉证书,成为全场瞩目的孝老榜样。“这份荣誉是认可更是责任,我们要把孝亲美德传下去。”“最美孝心家庭”代表郑晓燕说。
10月28日,溪口坪村的“千人饺子宴”成为节日里的暖心亮点。村委会前广场上,数张案板一字排开,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老人们手法娴熟地捏褶收口,年轻人围在身旁学艺唠嗑,近万个元宝般的饺子很快垒成小山。灶火升腾间,饺子在沸水中翻滚,香气混着炊烟弥漫心田。活动高潮时分,5位高寿老人被搀扶上舞台,共同分享长寿蛋糕。96岁的抗战老兵谭必金目光如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如今的好生活!”朴实话语引发全场共鸣。
重阳暖意,在各个角落延伸。银杏沱村的“亲属为80岁以上老人洗脚”环节感动全场,40余名子女、孙辈端来温水,轻轻揉搓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双脚。“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才真切感受到她一生的辛劳。”村民崔平昌为91岁母亲擦拭双脚时热泪盈眶。山水龙城龙舟广场上,滨湖社区的集体生日会温馨热闹,文艺表演、书法展示与饺子宴相映成趣;郭家坝镇擂鼓台村的“敬老席”座无虚席,村民自发带来南瓜、鲜鱼、腊肉,凑成接地气的“百家宴”,露天舞台上自编节目与专业演出轮番上演,掌声不绝于耳。
梅家河乡的送戏进村专场演出吸引近600名村民,《母亲是中华》《邻里一家亲》等16个节目传递家国情怀与邻里温情,现场还表彰了“最美儿媳”“孝心女婿”等先进典型;泄滩乡的“金秋庆丰收、重阳叙乡情”活动将文艺汇演与农特产品推广相结合,为“孝老爱亲模范”“联农助农带头人”颁奖,让节日暖意与丰收喜悦交融。
银龄有为显担当 榜样力量助振兴
重阳节的深层内涵,在于对老年群体社会价值的充分认可。10月29日,两河口镇太坪村文化广场上,“重阳敬老・银龄有为”主题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银发力量”,50名“家风传承之星”“产业带动之星”等先进典型接受表彰。
76岁的谭明朝管理21亩脐橙园,凭借过硬品质成为当地销量冠军;63岁的张财流转土地建起家庭农场,带动50余人就业;73岁的郑之井引进高山李子产业,为村民开辟增收新渠道;71岁的郑家美多年不计报酬维护村内基础设施……这些扎根乡土的“银发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年人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为村里多做点事!”谭明朝的发言道出了众多老年群体的心声。
活动现场,太坪小学孩子们表演的《中华孝道》手势舞稚嫩动人,村文艺志愿者带来的节目精彩纷呈。正午时分,80桌长寿宴开席,600余名老人围坐一堂,暖意融融。“我们希望通过树立榜样,让老人们的价值‘被看见、被尊重、被需要’,激发银龄群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秭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
在沙镇溪镇福利院,健康巡诊、政策宣讲、义诊义剪同步开展,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慢性病防治知识;杨林桥镇农村福利院里,本土企业湖北秭鄂物业连续6年送来慰问品,还走访了6户独居老人。“公司会一如既往关心困难老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公司负责人吴林宝说。
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秭归以法治力量守护老人幸福晚年。茅坪镇司法所依托全镇24个村(社区)的重阳活动,开展“重阳敬老,法润心田”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用方言讲解赡养义务、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民警剖析养老诈骗典型案例,通过互动问答帮助老人增强法治意识。“这些法律知识很实用,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么维权了。”茅坪镇居民李大爷认真记录着普法要点。
从千人饺子宴的炊烟袅袅到银龄榜样的掌声雷动,从孝心洗脚的温情脉脉到法治宣讲的干货满满,秭归的重阳活动既守住了“孝老爱亲”的传统根脉,又赋予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时代内涵。近年来,秭归县以重阳节为契机,持续深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活动引领、榜样带动,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之风在屈乡大地愈发醇厚。(三峡日报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郝明曦 史丽)
发表时间:2025-11-03 来源:湖北文明网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连日来,屈原故里秭归县以“我们的节日・重阳”为主题,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热潮。从城乡社区的孝亲宴席到乡村田野的银龄表彰,从温情脉脉的代际互动到干货满满的健康服务,近40场形式各异的活动遍布全县12个乡镇,绘就出一幅孝老爱亲、和谐奋进的重阳画卷,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别样光彩。

在两河口镇太坪村,老年朋友共享长寿宴。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仕伟 摄

重阳活动现场,志愿者手法娴熟,细心为老人们理发。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仕伟 摄

在茅坪镇滨湖社区,小朋友为老人献蛋糕。 三峡日报通讯员 尤治华 摄
多元活动暖人心 孝亲氛围漫屈乡
重阳温情,浸润峡江两岸。10月22日,茅坪镇陈家冲村文化广场笑语喧扬,县公安局与村委会联合举办的“警村联动情暖重阳”活动拉开序幕。民警与村民携手包饺子、话家常,热腾腾的饺子裹着关怀出锅;交通安全宣讲、反诈知识普及穿插其间,民警用方言以案释法,守护老人“钱袋子”;同步开展的义诊服务,让健康理念直达人心。“警民同心办活动,既暖胃又暖心!”78岁的村民王先兰捧着饺子笑盈盈地说。
10月24日,南门广场上,秭归县2025年 “敬老月”活动如期举行。舞蹈《夕阳红》舞出银发族的活力自信,合唱《九九艳阳天》唱响美好生活礼赞,所有节目均由老年人自编自导,台下掌声此起彼伏。活动现场,“最美孝心家庭”“健康长寿老人”代表接过荣誉证书,成为全场瞩目的孝老榜样。“这份荣誉是认可更是责任,我们要把孝亲美德传下去。”“最美孝心家庭”代表郑晓燕说。
10月28日,溪口坪村的“千人饺子宴”成为节日里的暖心亮点。村委会前广场上,数张案板一字排开,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老人们手法娴熟地捏褶收口,年轻人围在身旁学艺唠嗑,近万个元宝般的饺子很快垒成小山。灶火升腾间,饺子在沸水中翻滚,香气混着炊烟弥漫心田。活动高潮时分,5位高寿老人被搀扶上舞台,共同分享长寿蛋糕。96岁的抗战老兵谭必金目光如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如今的好生活!”朴实话语引发全场共鸣。
重阳暖意,在各个角落延伸。银杏沱村的“亲属为80岁以上老人洗脚”环节感动全场,40余名子女、孙辈端来温水,轻轻揉搓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双脚。“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才真切感受到她一生的辛劳。”村民崔平昌为91岁母亲擦拭双脚时热泪盈眶。山水龙城龙舟广场上,滨湖社区的集体生日会温馨热闹,文艺表演、书法展示与饺子宴相映成趣;郭家坝镇擂鼓台村的“敬老席”座无虚席,村民自发带来南瓜、鲜鱼、腊肉,凑成接地气的“百家宴”,露天舞台上自编节目与专业演出轮番上演,掌声不绝于耳。
梅家河乡的送戏进村专场演出吸引近600名村民,《母亲是中华》《邻里一家亲》等16个节目传递家国情怀与邻里温情,现场还表彰了“最美儿媳”“孝心女婿”等先进典型;泄滩乡的“金秋庆丰收、重阳叙乡情”活动将文艺汇演与农特产品推广相结合,为“孝老爱亲模范”“联农助农带头人”颁奖,让节日暖意与丰收喜悦交融。
银龄有为显担当 榜样力量助振兴
重阳节的深层内涵,在于对老年群体社会价值的充分认可。10月29日,两河口镇太坪村文化广场上,“重阳敬老・银龄有为”主题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银发力量”,50名“家风传承之星”“产业带动之星”等先进典型接受表彰。
76岁的谭明朝管理21亩脐橙园,凭借过硬品质成为当地销量冠军;63岁的张财流转土地建起家庭农场,带动50余人就业;73岁的郑之井引进高山李子产业,为村民开辟增收新渠道;71岁的郑家美多年不计报酬维护村内基础设施……这些扎根乡土的“银发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年人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为村里多做点事!”谭明朝的发言道出了众多老年群体的心声。
活动现场,太坪小学孩子们表演的《中华孝道》手势舞稚嫩动人,村文艺志愿者带来的节目精彩纷呈。正午时分,80桌长寿宴开席,600余名老人围坐一堂,暖意融融。“我们希望通过树立榜样,让老人们的价值‘被看见、被尊重、被需要’,激发银龄群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秭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
在沙镇溪镇福利院,健康巡诊、政策宣讲、义诊义剪同步开展,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慢性病防治知识;杨林桥镇农村福利院里,本土企业湖北秭鄂物业连续6年送来慰问品,还走访了6户独居老人。“公司会一如既往关心困难老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公司负责人吴林宝说。
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秭归以法治力量守护老人幸福晚年。茅坪镇司法所依托全镇24个村(社区)的重阳活动,开展“重阳敬老,法润心田”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用方言讲解赡养义务、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民警剖析养老诈骗典型案例,通过互动问答帮助老人增强法治意识。“这些法律知识很实用,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么维权了。”茅坪镇居民李大爷认真记录着普法要点。
从千人饺子宴的炊烟袅袅到银龄榜样的掌声雷动,从孝心洗脚的温情脉脉到法治宣讲的干货满满,秭归的重阳活动既守住了“孝老爱亲”的传统根脉,又赋予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时代内涵。近年来,秭归县以重阳节为契机,持续深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活动引领、榜样带动,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之风在屈乡大地愈发醇厚。(三峡日报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郝明曦 史丽)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