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重磅演出——国家京剧院版经典现代京剧《红灯记》在武汉洪山礼堂精彩上演。
当晚,来自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和演员们倾情演出,为观众献上了一道原汁原味、震撼人心的京剧艺术盛宴。尤其是该院优秀演员张浩洋饰演的李玉和、张译心饰演的李铁梅、毕小洋饰演的李奶奶等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演出间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李玉和扮演者、《红灯记》第三代传人、一级演员张浩洋。
“《红灯记》是新中国京剧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剧目,也是我们剧院的‘传家宝’,正如戏里我们唱的‘红灯是传家宝’一样。”张浩洋介绍,《红灯记》创排于1964年,至今60余年久演不衰。
迄今,国家京剧院《红灯记》已历经三代传承。“在传承方面,第一代李玉和的扮演者为李少春先生,电影版李玉和的扮演者是我的老师钱浩梁先生,他属于第二代。而我有幸得到钱浩梁先生的悉心教导,成为第三代传承人。”张浩洋清楚地记得,他是2011年5月首次在《红灯记》里主演李玉和,此后扮演这个角色已有14年,参加演出的场次已近200场。
张浩洋透露,此次《红灯记》来武汉演出,国家京剧院格外重视,派出了最佳演员阵容,“尽管对这出戏早已烂熟于心,大家还是非常细致地进行了多次排练,我们深知武汉是戏曲重镇,戏曲氛围浓厚,一定要把最好的演出呈现给湖北观众。”
演了将近200场,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热捧,这让张浩洋真切感受到了《红灯记》的不朽魅力。“作为80后,小时候我只知道《红灯记》的一些唱段,对剧情并不了解。当深入学习和演绎后,才发现这部戏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地打动人心、深入人心。”张浩洋说,从北方的黑龙江到南方的海南,每一次演出,在多个经典桥段时,都能与台下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比如李玉和接过母亲递来的那碗酒时,台下观众有时会和李玉和一起喊“谢谢妈”,一起唱“临行喝妈一碗酒”。还有李铁梅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观众也都会跟着一起唱,可见这出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张浩洋特别提到,此次来参演长江文化艺术季,他很激动:“戏里李玉和有句唱词就是‘万里长江波浪翻’,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今来到长江畔演《红灯记》,而且戏里的故事背景‘二七’大罢工就发生在武汉,所以这场演出显得特别有意义。”
张浩洋2009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曾获第七届央视全国青年京剧大奖赛铜奖。入职国家京剧院后,他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炼和成长。“有幸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真传,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好《红灯记》这部经典,让前辈的艺术结晶和敬业精神代代相传。所以,我们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是对经典和前辈的致敬。”张浩洋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发表时间:2025-10-27 来源:湖北文明网
10月24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重磅演出——国家京剧院版经典现代京剧《红灯记》在武汉洪山礼堂精彩上演。
当晚,来自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和演员们倾情演出,为观众献上了一道原汁原味、震撼人心的京剧艺术盛宴。尤其是该院优秀演员张浩洋饰演的李玉和、张译心饰演的李铁梅、毕小洋饰演的李奶奶等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演出间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李玉和扮演者、《红灯记》第三代传人、一级演员张浩洋。
“《红灯记》是新中国京剧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剧目,也是我们剧院的‘传家宝’,正如戏里我们唱的‘红灯是传家宝’一样。”张浩洋介绍,《红灯记》创排于1964年,至今60余年久演不衰。
迄今,国家京剧院《红灯记》已历经三代传承。“在传承方面,第一代李玉和的扮演者为李少春先生,电影版李玉和的扮演者是我的老师钱浩梁先生,他属于第二代。而我有幸得到钱浩梁先生的悉心教导,成为第三代传承人。”张浩洋清楚地记得,他是2011年5月首次在《红灯记》里主演李玉和,此后扮演这个角色已有14年,参加演出的场次已近200场。
张浩洋透露,此次《红灯记》来武汉演出,国家京剧院格外重视,派出了最佳演员阵容,“尽管对这出戏早已烂熟于心,大家还是非常细致地进行了多次排练,我们深知武汉是戏曲重镇,戏曲氛围浓厚,一定要把最好的演出呈现给湖北观众。”
演了将近200场,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热捧,这让张浩洋真切感受到了《红灯记》的不朽魅力。“作为80后,小时候我只知道《红灯记》的一些唱段,对剧情并不了解。当深入学习和演绎后,才发现这部戏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地打动人心、深入人心。”张浩洋说,从北方的黑龙江到南方的海南,每一次演出,在多个经典桥段时,都能与台下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比如李玉和接过母亲递来的那碗酒时,台下观众有时会和李玉和一起喊“谢谢妈”,一起唱“临行喝妈一碗酒”。还有李铁梅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观众也都会跟着一起唱,可见这出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张浩洋特别提到,此次来参演长江文化艺术季,他很激动:“戏里李玉和有句唱词就是‘万里长江波浪翻’,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今来到长江畔演《红灯记》,而且戏里的故事背景‘二七’大罢工就发生在武汉,所以这场演出显得特别有意义。”
张浩洋2009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曾获第七届央视全国青年京剧大奖赛铜奖。入职国家京剧院后,他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炼和成长。“有幸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真传,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好《红灯记》这部经典,让前辈的艺术结晶和敬业精神代代相传。所以,我们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是对经典和前辈的致敬。”张浩洋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