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渐暗,钟声响起,课本里王阳明的故事以舞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这场视听盛宴,让圣贤仿佛走出书页,走进观众心中。10月18日晚,武汉首义剧场内掌声如潮,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出的重要剧目之一,由贵州省歌舞剧院精心创排的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此精彩上演。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舞剧紧紧围绕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一关键人生阶段展开,以“寻道”“悟道”“证道”三幕层层递进,生动展现了他从人生困境中奋起,在龙场领悟“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学真谛,最终实现精神升华、成为圣贤的完整历程。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85分钟,既有清晰的故事剧情,也有写意性的舞段表达。舞蹈肢体语言虽不及文字具体,却具备与哲学理念相通的写意性、抽象性和感悟性。舞者们通过肢体语言呈现思想的流动,传递出阳明心学的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中年王阳明扮演者张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舞蹈诠释“悟道”极具挑战性。“我会感受王阳明的处境与心境,用内心带动动作,达到‘知行合一’的演绎状态。”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19岁的王昱程,用细腻的设计让少年王阳明“活”了起来。为凸显角色的少年气,他在动作上特意加入轻盈舞步,用多变眼神传递出少年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贵州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尚子钧介绍,舞剧打破传统舞种界限,融入现代舞、跑酷等元素。“比如追杀场景,演员借道具模拟流水、攀爬、跑酷等,突破传统舞蹈形式。” 同时,融合民族舞、戏曲元素与现代舞编排手法,通过虚实交织的舞台美学创新艺术表达形式,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演出落幕时,剧场内传来经久不散的掌声和欢呼声。演出结束后,大批观众留在现场与主演合影留念。“非常的震撼,尤其是少年王阳明和中年王阳明在跨时空交流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感觉看到了一种人生的升华。”陈女士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自2024年首演至2025年10月初,该剧已在郑州、洛阳、桂林、南宁、成都、贵阳等全国20余座城市完成30场演出,现场观演人次逾数万人。此次登陆武汉,不仅为长江文化艺术季增添了文化厚度,也为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月19日晚,该剧还将继续在首义剧场上演一场。(湖北日报 记者喻 煜)
发表时间:2025-10-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灯光渐暗,钟声响起,课本里王阳明的故事以舞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这场视听盛宴,让圣贤仿佛走出书页,走进观众心中。10月18日晚,武汉首义剧场内掌声如潮,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出的重要剧目之一,由贵州省歌舞剧院精心创排的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此精彩上演。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舞剧紧紧围绕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一关键人生阶段展开,以“寻道”“悟道”“证道”三幕层层递进,生动展现了他从人生困境中奋起,在龙场领悟“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学真谛,最终实现精神升华、成为圣贤的完整历程。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85分钟,既有清晰的故事剧情,也有写意性的舞段表达。舞蹈肢体语言虽不及文字具体,却具备与哲学理念相通的写意性、抽象性和感悟性。舞者们通过肢体语言呈现思想的流动,传递出阳明心学的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中年王阳明扮演者张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舞蹈诠释“悟道”极具挑战性。“我会感受王阳明的处境与心境,用内心带动动作,达到‘知行合一’的演绎状态。”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19岁的王昱程,用细腻的设计让少年王阳明“活”了起来。为凸显角色的少年气,他在动作上特意加入轻盈舞步,用多变眼神传递出少年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10月18日,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将在首义剧场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喻煜)
贵州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尚子钧介绍,舞剧打破传统舞种界限,融入现代舞、跑酷等元素。“比如追杀场景,演员借道具模拟流水、攀爬、跑酷等,突破传统舞蹈形式。” 同时,融合民族舞、戏曲元素与现代舞编排手法,通过虚实交织的舞台美学创新艺术表达形式,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演出落幕时,剧场内传来经久不散的掌声和欢呼声。演出结束后,大批观众留在现场与主演合影留念。“非常的震撼,尤其是少年王阳明和中年王阳明在跨时空交流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感觉看到了一种人生的升华。”陈女士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自2024年首演至2025年10月初,该剧已在郑州、洛阳、桂林、南宁、成都、贵阳等全国20余座城市完成30场演出,现场观演人次逾数万人。此次登陆武汉,不仅为长江文化艺术季增添了文化厚度,也为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月19日晚,该剧还将继续在首义剧场上演一场。(湖北日报 记者喻 煜)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