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80多条定制线,织就便民暖企连心网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6时10分,天光微亮。泉口一路中荆热能公交站台已不再寂静,三三两两的身影陆续到来,登上了一辆为早高峰加开的“动能—城建学校”通勤专线公交车。6时20分,定制公交准时发车,沿泉口一路、象山大道、白云大道、创业二路等路线,在固定站台停靠,将沿线员工送往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能公司)。

乘坐定制公交

多年来,每天早晚,都会有一辆辆定制公交按时从中心城区的四面八方出发,精准地连接起家的港湾与事业的舞台,将“奔波之苦”化为“从容之旅”,悄然提升着产业工人的幸福感。

从“辗转倒车”到“一站直达”,通勤之路换新颜

动能公司的定制公交共有14条线路,一早一晚两班,6点多由中心城区发车,将600余名需要乘车的员工送往公司;晚上8点多由公司发车,将忙碌一天的员工送回中心城区。近日清晨,记者自中荆热能站台登上“动能—城建学校”定制公交,跟车体验,随机采访。

在中荆热能站台上车的刘林芝是动能公司物业管理者,已在公司工作5年,这趟专车是她每日通勤的安心之选。“我在啤酒厂家属区住,走几分钟就到中荆热能站台,坐这辆车六七十分钟就到公司,非常方便。”她只需要上白班,傍晚下班后,需要乘坐8路转29路公交车。对比需要转车、多花半个多小时的常规公交,定制公交的便捷让她感触颇深,“公司开通定制公交服务有很多年了,极大方便了员工,节约了时间。”

动能公司员工黄华平的幸福感同样来源于此。家住城区泉口南巷的他,早晚都依靠定制公交通勤。“早上在银河广场站台上车,晚上在廉政广场站台下车,离家近,方便又省时。”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一站直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看似平常的便利,以前却是众多企业与员工心头的“大难题”。特别是荆门高新区锂电片区,聚集着203家规上企业,距老城区20多公里,“夜班无车”“打车贵”“常规公交绕路且班次少”等问题,一度成为企业招工和员工稳定的“拦路虎”。

从“人找车”到“车等人”,精准服务暖人心

改变始于服务理念的转变与深入基层的实践。

荆门市交通运输局与荆门公交集团的党员干部们深入企业蹲点调研,精准梳理出“换乘耗时长”“夜班无保障”等核心诉求。一场精准服务的改革悄然发力。

针对亿纬动力“厂区散、人员多”的特点,公交集团推出“晨间多点发车+晚间集中返程”模式,46辆车每天110余趟次精准匹配企业工时,动态调整,全年无休,并由企业买单,员工免费乘坐。对于像绿源环保这样有特定夜班需求的企业,则贴心开通弹性班次,有夜班时,22:50将夜班工人送到公司,次日00:15接下班的员工回城区……

“以前针对企业我们也有包车业务,但并不太多。2023年成立荆门公交集团定制公交公司(以下简称荆门定制公交公司)以后,我们改变‘人找车’思维,主动对接有需求的企业,精准定制企业路线,确保员工上班的准时性、便利性。”荆门定制公交公司经理肖丽蓉介绍,目前公司已为近30家企业的员工铺设了80多条通勤网络,最远单程达50多公里。今年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让不少企业员工可实时查询车辆位置,企业可在线提需求。“不用提前等,算好时间出门就行。”动能公司员工李女士的话,道出了精准服务带来的从容。

从“风雨兼程”到“未来可期”,民生温度持续传递

定制公交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晴好天气通行的顺畅中,更彰显于风雨交加的考验里。2023年、2024年雨雪冰冻天气期间,路面结冰打滑,荆门定制公交公司提前为车辆安装防滑链,安排经验丰富的司机,实现了恶劣天气下的“零晚点”纪录,守护了员工的通勤安全与企业的正常运转。

定制公交服务带来的更是“多赢”局面。对企业而言,员工通勤便利了,工作体验改善了,企业招工更具吸引力。对城市而言,定制公交专盯早晚高峰,资源利用高效,相比开设通往企业的常规线路,每年节约了不少运营成本,又让企业和工人得到了实惠便捷。

目前,定制公交的服务理念正在延伸。除了服务企业,触角已探向“家校最后一公里”,荆门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东宝中学的家校直通车已开通,更多学校的通学需求正在调研中。未来,商圈、旅游等领域的探索也有望为更多市民带来便利。

定制公交,提供的不仅是员工上下班的便利,更是一座城市对产业工人的尊重与关怀,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之举,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暖心实践。当公交专线精准地穿行于城市脉络,它开往的,是通往幸福感的康庄大道。(荆门晚报 记者郭玉红 文/图)

责任编辑:王炯

荆门:80多条定制线,织就便民暖企连心网

发表时间:2025-09-25 来源:湖北文明网

6时10分,天光微亮。泉口一路中荆热能公交站台已不再寂静,三三两两的身影陆续到来,登上了一辆为早高峰加开的“动能—城建学校”通勤专线公交车。6时20分,定制公交准时发车,沿泉口一路、象山大道、白云大道、创业二路等路线,在固定站台停靠,将沿线员工送往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能公司)。

乘坐定制公交

多年来,每天早晚,都会有一辆辆定制公交按时从中心城区的四面八方出发,精准地连接起家的港湾与事业的舞台,将“奔波之苦”化为“从容之旅”,悄然提升着产业工人的幸福感。

从“辗转倒车”到“一站直达”,通勤之路换新颜

动能公司的定制公交共有14条线路,一早一晚两班,6点多由中心城区发车,将600余名需要乘车的员工送往公司;晚上8点多由公司发车,将忙碌一天的员工送回中心城区。近日清晨,记者自中荆热能站台登上“动能—城建学校”定制公交,跟车体验,随机采访。

在中荆热能站台上车的刘林芝是动能公司物业管理者,已在公司工作5年,这趟专车是她每日通勤的安心之选。“我在啤酒厂家属区住,走几分钟就到中荆热能站台,坐这辆车六七十分钟就到公司,非常方便。”她只需要上白班,傍晚下班后,需要乘坐8路转29路公交车。对比需要转车、多花半个多小时的常规公交,定制公交的便捷让她感触颇深,“公司开通定制公交服务有很多年了,极大方便了员工,节约了时间。”

动能公司员工黄华平的幸福感同样来源于此。家住城区泉口南巷的他,早晚都依靠定制公交通勤。“早上在银河广场站台上车,晚上在廉政广场站台下车,离家近,方便又省时。”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一站直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看似平常的便利,以前却是众多企业与员工心头的“大难题”。特别是荆门高新区锂电片区,聚集着203家规上企业,距老城区20多公里,“夜班无车”“打车贵”“常规公交绕路且班次少”等问题,一度成为企业招工和员工稳定的“拦路虎”。

从“人找车”到“车等人”,精准服务暖人心

改变始于服务理念的转变与深入基层的实践。

荆门市交通运输局与荆门公交集团的党员干部们深入企业蹲点调研,精准梳理出“换乘耗时长”“夜班无保障”等核心诉求。一场精准服务的改革悄然发力。

针对亿纬动力“厂区散、人员多”的特点,公交集团推出“晨间多点发车+晚间集中返程”模式,46辆车每天110余趟次精准匹配企业工时,动态调整,全年无休,并由企业买单,员工免费乘坐。对于像绿源环保这样有特定夜班需求的企业,则贴心开通弹性班次,有夜班时,22:50将夜班工人送到公司,次日00:15接下班的员工回城区……

“以前针对企业我们也有包车业务,但并不太多。2023年成立荆门公交集团定制公交公司(以下简称荆门定制公交公司)以后,我们改变‘人找车’思维,主动对接有需求的企业,精准定制企业路线,确保员工上班的准时性、便利性。”荆门定制公交公司经理肖丽蓉介绍,目前公司已为近30家企业的员工铺设了80多条通勤网络,最远单程达50多公里。今年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让不少企业员工可实时查询车辆位置,企业可在线提需求。“不用提前等,算好时间出门就行。”动能公司员工李女士的话,道出了精准服务带来的从容。

从“风雨兼程”到“未来可期”,民生温度持续传递

定制公交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晴好天气通行的顺畅中,更彰显于风雨交加的考验里。2023年、2024年雨雪冰冻天气期间,路面结冰打滑,荆门定制公交公司提前为车辆安装防滑链,安排经验丰富的司机,实现了恶劣天气下的“零晚点”纪录,守护了员工的通勤安全与企业的正常运转。

定制公交服务带来的更是“多赢”局面。对企业而言,员工通勤便利了,工作体验改善了,企业招工更具吸引力。对城市而言,定制公交专盯早晚高峰,资源利用高效,相比开设通往企业的常规线路,每年节约了不少运营成本,又让企业和工人得到了实惠便捷。

目前,定制公交的服务理念正在延伸。除了服务企业,触角已探向“家校最后一公里”,荆门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东宝中学的家校直通车已开通,更多学校的通学需求正在调研中。未来,商圈、旅游等领域的探索也有望为更多市民带来便利。

定制公交,提供的不仅是员工上下班的便利,更是一座城市对产业工人的尊重与关怀,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之举,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暖心实践。当公交专线精准地穿行于城市脉络,它开往的,是通往幸福感的康庄大道。(荆门晚报 记者郭玉红 文/图)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