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洲:文明新风入心田 移风易俗见成效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09日    来源:武汉文明网

近日,武汉市新洲区文明办联合邾城街道在“全国文明村”巴徐村举办“武汉以我为荣——乡约文明·移风易俗·实践先行”文明实践日主题宣讲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丧葬观,营造文明、节俭、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破旧俗,倡新风,新洲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落细、落小、落实上持续发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群众精神风貌逐步改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股股文明新风迎面而来。

“村规民约”立典范 文明乡风润民心

“干部带头,努力做好表率;注重家风,弘扬传统美德;健康生活,养成文明习惯;孝敬老人,提倡厚养薄葬;摒弃陋习,提倡丧事简办;破旧立新,提倡婚事新办……”这是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的“村规民约”。

如今的“村规民约”,是向村民广泛征集意见而来。“这是我们一起商讨出来的约定,无论是家风传承方面,还是孝敬父母方面,大家都要互相监督!”共商共议定下的“村规民约”,成为了文明乡风“指南针”,既潜移默化塑造思想观念,又提供了调解邻里矛盾、优化乡村治理的行为准则。

为涵养文明乡风,毛家冲村还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农村好青年”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关爱互助的归属感、“远亲不如近邻”的人情味;开展“最美庭院”评比,让“最美庭院”成为全村观摩模板,鼓励村民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开展“送戏下乡”“电影下乡”“剪纸比赛”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毛家冲村,“破陈规、除陋习、扬新风、树正气”观念蔚然成风,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厚养薄葬”传孝道,移风易俗树新风

“你做得非常好!我们全力支持你,号召全村向你学习!厚养薄葬才是孝敬老人的文明之举。”近日,新洲区双柳街道汪林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李选兵将“农商行杯·移风易俗好案例”慰问金交到村民成小飞手中。这笔由新洲区文明办与农商行新洲支行联合设立的专项奖励,旨在发掘和宣传身边的移风易俗典型,倡导文明新风尚。

成小飞是汪林村一名普通村民,在附近企业务工。十三年前,父亲不幸中风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他与姐姐毅然扛起照料重任,数年如一日轮换守护,从未懈怠。2024年9月,父亲安详离世,享年77岁。弥留之际,老人紧握儿子的手叮嘱:“后事从简,不必大操大办。”

“父亲一生节俭,我理解他的心愿,母亲也支持我的决定。”成小飞说。他谨遵遗愿,葬礼仅邀至亲参加,未办一桌酒席。更早一个月,其叔叔去世时,家族成员同样以简朴方式送别。这个家庭对“厚养薄葬”的践行,悄然成为汪林村的文明标杆。

近年来,双柳街道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依托各村红白理事会,倡导“厚养薄葬”理念,让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内涵。汪林村及周边村落成效显著——村干部带头不赴白事宴席,减轻村民负担;五村联合投资建设600平方米的“村民喜事大厅”,配备桌椅灶具等硬件,并规范宴席标准,从源头遏制铺张浪费。

如今,“厚养薄葬”已成为汪林村群众的“新面子”。李选兵感慨:“简办丧事不仅减轻了经济压力,更让淳朴乡风重回乡土。”在这片土地上,孝心化作了生前的悉心陪伴,文明融入了身后的清风简仪,移风易俗的种子正生根发芽。

家族祠堂办婚礼 浪费攀比无影踪

“祠堂空间大,条件好,各家要摆酒席,就来这里办。”凤凰镇陈田村郭希秀湾,历史悠久,600多年的老村还保留着家族祠堂。村“两委”从村民建议中汲取灵感,将家族祠堂免费提供给各家各户,场地和桌椅全无偿提供,还请家族中的尊长担任证婚人,赠送对联,免费直播。每桌成本固定在600元以内,村民们的红包则统一为20元。

“真是又风光又节俭。”嫁女儿的村委会委员郭启华带头吃螃蟹。此后,村民们兴起了到家族祠堂办婚礼的热潮。村“两委”乘机以村民公约将这一形式固定下来,全村都签了字。

眼下,郭希秀湾变成乡村旅游的新网红,传统婚礼也成了游客们报名参加的喜庆项目。浪费攀比风消失得无影无踪。

“零彩礼”见真情 婚事新办成潮流

“没要一分彩礼,婚房是旧屋翻新,婚礼仪式简简单单,两个人心在一起比啥都强。”29岁的新洲小伙童庆抱着新娘王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对相恋七年的恋人,用一场“零彩礼”的简约婚礼,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人对婚姻的理解。

童庆在武汉市内工作,新娘王舒来自江苏,目前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担任老师。两人相恋7年,感情深厚,在筹备婚礼时,两人一致决定摒弃传统彩礼习俗。“彩礼不是婚姻的必需品,我们更看重彼此的感情。”

“结婚既要浪漫,更要柴米油盐。七年感情,不靠彩礼撑场面。”童庆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两人的婚礼处处透着“简”字,不仅取消了农村传统的流水席,就连亲友邀请范围也一再缩减。更让人暖心的是,双方父母都全力支持两人的决定。

在新洲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这样的“零彩礼”新人越来越多。作为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近两年来新洲区婚事简办新风渐起,每年至少有上百对新人选择不收取彩礼,婚宴也多以简餐形式举办。

“让爱情回归本质,简单节俭正成为年轻人的新追求。”新洲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婚俗改革深入推进,摒弃铺张浪费、拒绝高额彩礼的文明新风,正在成为新洲大地的亮丽风景。(武汉文明网 新洲区文明办)

责任编辑:李欢

武汉新洲:文明新风入心田 移风易俗见成效

发表时间:2025-09-09 来源:武汉文明网

近日,武汉市新洲区文明办联合邾城街道在“全国文明村”巴徐村举办“武汉以我为荣——乡约文明·移风易俗·实践先行”文明实践日主题宣讲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丧葬观,营造文明、节俭、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破旧俗,倡新风,新洲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落细、落小、落实上持续发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群众精神风貌逐步改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股股文明新风迎面而来。

“村规民约”立典范 文明乡风润民心

“干部带头,努力做好表率;注重家风,弘扬传统美德;健康生活,养成文明习惯;孝敬老人,提倡厚养薄葬;摒弃陋习,提倡丧事简办;破旧立新,提倡婚事新办……”这是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的“村规民约”。

如今的“村规民约”,是向村民广泛征集意见而来。“这是我们一起商讨出来的约定,无论是家风传承方面,还是孝敬父母方面,大家都要互相监督!”共商共议定下的“村规民约”,成为了文明乡风“指南针”,既潜移默化塑造思想观念,又提供了调解邻里矛盾、优化乡村治理的行为准则。

为涵养文明乡风,毛家冲村还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农村好青年”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关爱互助的归属感、“远亲不如近邻”的人情味;开展“最美庭院”评比,让“最美庭院”成为全村观摩模板,鼓励村民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开展“送戏下乡”“电影下乡”“剪纸比赛”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毛家冲村,“破陈规、除陋习、扬新风、树正气”观念蔚然成风,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厚养薄葬”传孝道,移风易俗树新风

“你做得非常好!我们全力支持你,号召全村向你学习!厚养薄葬才是孝敬老人的文明之举。”近日,新洲区双柳街道汪林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李选兵将“农商行杯·移风易俗好案例”慰问金交到村民成小飞手中。这笔由新洲区文明办与农商行新洲支行联合设立的专项奖励,旨在发掘和宣传身边的移风易俗典型,倡导文明新风尚。

成小飞是汪林村一名普通村民,在附近企业务工。十三年前,父亲不幸中风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他与姐姐毅然扛起照料重任,数年如一日轮换守护,从未懈怠。2024年9月,父亲安详离世,享年77岁。弥留之际,老人紧握儿子的手叮嘱:“后事从简,不必大操大办。”

“父亲一生节俭,我理解他的心愿,母亲也支持我的决定。”成小飞说。他谨遵遗愿,葬礼仅邀至亲参加,未办一桌酒席。更早一个月,其叔叔去世时,家族成员同样以简朴方式送别。这个家庭对“厚养薄葬”的践行,悄然成为汪林村的文明标杆。

近年来,双柳街道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依托各村红白理事会,倡导“厚养薄葬”理念,让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内涵。汪林村及周边村落成效显著——村干部带头不赴白事宴席,减轻村民负担;五村联合投资建设600平方米的“村民喜事大厅”,配备桌椅灶具等硬件,并规范宴席标准,从源头遏制铺张浪费。

如今,“厚养薄葬”已成为汪林村群众的“新面子”。李选兵感慨:“简办丧事不仅减轻了经济压力,更让淳朴乡风重回乡土。”在这片土地上,孝心化作了生前的悉心陪伴,文明融入了身后的清风简仪,移风易俗的种子正生根发芽。

家族祠堂办婚礼 浪费攀比无影踪

“祠堂空间大,条件好,各家要摆酒席,就来这里办。”凤凰镇陈田村郭希秀湾,历史悠久,600多年的老村还保留着家族祠堂。村“两委”从村民建议中汲取灵感,将家族祠堂免费提供给各家各户,场地和桌椅全无偿提供,还请家族中的尊长担任证婚人,赠送对联,免费直播。每桌成本固定在600元以内,村民们的红包则统一为20元。

“真是又风光又节俭。”嫁女儿的村委会委员郭启华带头吃螃蟹。此后,村民们兴起了到家族祠堂办婚礼的热潮。村“两委”乘机以村民公约将这一形式固定下来,全村都签了字。

眼下,郭希秀湾变成乡村旅游的新网红,传统婚礼也成了游客们报名参加的喜庆项目。浪费攀比风消失得无影无踪。

“零彩礼”见真情 婚事新办成潮流

“没要一分彩礼,婚房是旧屋翻新,婚礼仪式简简单单,两个人心在一起比啥都强。”29岁的新洲小伙童庆抱着新娘王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对相恋七年的恋人,用一场“零彩礼”的简约婚礼,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人对婚姻的理解。

童庆在武汉市内工作,新娘王舒来自江苏,目前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担任老师。两人相恋7年,感情深厚,在筹备婚礼时,两人一致决定摒弃传统彩礼习俗。“彩礼不是婚姻的必需品,我们更看重彼此的感情。”

“结婚既要浪漫,更要柴米油盐。七年感情,不靠彩礼撑场面。”童庆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两人的婚礼处处透着“简”字,不仅取消了农村传统的流水席,就连亲友邀请范围也一再缩减。更让人暖心的是,双方父母都全力支持两人的决定。

在新洲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这样的“零彩礼”新人越来越多。作为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近两年来新洲区婚事简办新风渐起,每年至少有上百对新人选择不收取彩礼,婚宴也多以简餐形式举办。

“让爱情回归本质,简单节俭正成为年轻人的新追求。”新洲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婚俗改革深入推进,摒弃铺张浪费、拒绝高额彩礼的文明新风,正在成为新洲大地的亮丽风景。(武汉文明网 新洲区文明办)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