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忙农活,晚上听讲学分类。近期,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生活垃圾分类屋场会,在咸安区各个乡镇的村湾里热闹开场。
这是一支由区城管执法局联合乡镇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利用晚间时间深入村头巷尾,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演示,成功将垃圾分类的“新时尚”转化为共建洁净家园的“新行动”。
据介绍,为避免影响村民日间劳作,宣传活动特地选择在晚间进行。在高桥镇的屋场会活动现场,便民广场和活动大厅成了临时的环保课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答疑解惑,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向村民讲解为何要分类、如何正确分类。
在横沟桥镇凉亭垴村的屋场会上,村民不分老幼,围绕垃圾清运时间、如何做好“干湿”两分、湿垃圾如何就地沤肥等实际问题各抒己见,镇村干部一一回应,并实地演示操作流程。
“湿垃圾分出来沤肥,能直接用来种菜,没了垃圾桶,村里再也闻不到臭味,环境好多了,我们举双手支持!”凉亭垴村村民施良谦在屋场会分享切身感受时说道。这种通过屋场会让村民全程参与、共商共治的模式,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
据悉,咸安区已累计召开此类屋场会超千场。通过党员干部包片示范、现场指导,从一家一户做起,从分类投放抓起,屋场会不仅解决了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更激发了村民自治共治的热情,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利利 通讯员 章和开 刘艺)
发表时间:2025-08-26 来源:湖北文明网
白天忙农活,晚上听讲学分类。近期,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生活垃圾分类屋场会,在咸安区各个乡镇的村湾里热闹开场。
这是一支由区城管执法局联合乡镇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利用晚间时间深入村头巷尾,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演示,成功将垃圾分类的“新时尚”转化为共建洁净家园的“新行动”。
据介绍,为避免影响村民日间劳作,宣传活动特地选择在晚间进行。在高桥镇的屋场会活动现场,便民广场和活动大厅成了临时的环保课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答疑解惑,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向村民讲解为何要分类、如何正确分类。
在横沟桥镇凉亭垴村的屋场会上,村民不分老幼,围绕垃圾清运时间、如何做好“干湿”两分、湿垃圾如何就地沤肥等实际问题各抒己见,镇村干部一一回应,并实地演示操作流程。
“湿垃圾分出来沤肥,能直接用来种菜,没了垃圾桶,村里再也闻不到臭味,环境好多了,我们举双手支持!”凉亭垴村村民施良谦在屋场会分享切身感受时说道。这种通过屋场会让村民全程参与、共商共治的模式,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
据悉,咸安区已累计召开此类屋场会超千场。通过党员干部包片示范、现场指导,从一家一户做起,从分类投放抓起,屋场会不仅解决了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更激发了村民自治共治的热情,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利利 通讯员 章和开 刘艺)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