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头晒谷场到专业球馆 崇阳篮球“赛事+”燃动一座城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8月17日晚,可容纳3000余人的崇阳县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当白霓镇与路口镇代表队的终极对决哨声响起,现场瞬间化为声浪的海洋。

快如闪电的突破、精准默契的防守、一锤定音的上篮……球员们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跳。最终,白霓镇成功卫冕,与路口镇、天城镇共同登上领奖台。

这场从8月10日开始的“东呈杯”第四届乡镇篮球赛,以一场星光璀璨的总决赛,为持续一周的全民篮球狂欢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老中青”三代球员共演篮球“神话”

此次比赛,吸引来自该县12个乡镇的180名球员参加。他们中,有很多是球迷心中的“明星”:铜钟乡代表队队员龚江豪一上场,就引来阵阵欢呼“好久不见”;柳智洋是鄂南高中的一名体育老师,已连续四届征战崇阳乡镇篮球赛……

其中,路口队是今年的“黑马”,从往年的“籍籍无名”跃升为今年的亚军。

“我们比赛前4天才开始组队,球员都是从全镇各个村抽调而来的青年,他们中有的在上大学,有的今年刚参加完高考。”路口队主教练王晓刚说。

今年56岁的王晓刚是路口镇下岩村人,有着“崇阳篮球教父”之称。2000年自他在崇阳桃溪中学任教时起,就致力于培训学校中爱好篮球的学生,点燃篮球火种。在他的努力下,桃溪中学篮球队代表全县、全市多次参赛。

后来,王晓刚致力于全市中小学生篮球培训,成了一名专业教练员。这一次,受家乡党委政府力邀,临危受命组建队伍。他坦言:“这次的篮球赛,有80%的队员都曾是我的学生,他们如今几乎都能独当一面,已成中坚力量。”

17岁的主力潘志伟,身高1.98米,曾是桃溪中学校队成员,凭篮球特长考上华师一附中,今年成功考入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上次参加全县比赛,我几乎没得分,今年进步显著,也见识了县赛的专业水准。”潘志伟说,他的蜕变,正是崇阳青训体系结出的硕果。

而15岁的高中生黄子恒、2009年出生的程度等少年球员的登场,更让观众清晰望见崇阳篮球蓬勃的未来。

一条篮球之路见证小城巨变

崇阳人对篮球的热爱,深植于岁月之中。曾几何时,村口晒谷场上简陋的篮球架,承载了无数场酣畅淋漓的比拼。篮球不仅是竞技,更是崇阳人强健体魄、凝聚乡情的重要纽带。

“过去打篮球都找不到场地,如今,小区、社区、公园都有高标准篮球场,约上三五好友,随时都能练起来。”崇阳青年李凯说。

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战略,集现代化体育馆、游泳馆、足球场等于一体的县文体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新地标;大集公园、香山公园等26处公园绿地星罗棋布……

全县已织就一张惠及全民的健身网络: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乡镇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均达100%,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亦以85%的比率向社会敞开大门。

篮球,这张闪亮的“崇阳体育名片”,正在这片日益丰沃的土壤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一场赛事燃动一座城

今日崇阳的篮球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它以“赛事+文旅+消费”的创新融合模式,将赛场内外的澎湃“流量”,源源不断转化为驱动城市前行的强劲“能量”。

“这几天,我特意早点吃晚饭,以便赶去体育馆看篮球赛。”城区小超市老板吴先生说。

赛场内激情似火,赛场外同样热潮涌动。

就业咨询台与特色夜市巧妙衔接,将观众的停留热情无缝转化为消费时长;线上直播则打破地域限制,让无法亲临现场者共享精彩。

赛事主播“小橙子”感叹:“决赛直播吸引了3000多名观众同时在线,每场比赛开赛前都有粉丝追问直播时间。”

赛事强大的辐射效应催生出蓬勃的“打卡经济”与“体验经济”。从武汉来金沙避暑的游客李先生一家,白天沉浸于崇阳的山水清凉,夜晚则为篮球赛事呐喊助威,“专程来避暑又巧遇篮球盛宴,此行超值!”

这种“观赛1小时,带动N消费”的模式,让赛事从“一次性活动”跃升为“持续性消费引擎”。

据介绍,2024年,崇阳县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达82场,其中不乏湘鄂赣老年运动会、湖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搏击联赛等省级以上重磅赛事。数据显示:仅县文体中心就吸引人流38万人次,直接撬动消费3.305亿元。体育赛事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崇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从晒谷场上的简易球架到聚光灯下的专业赛场,从自发的邻里切磋到规范化的乡镇联赛,崇阳篮球的变迁映射着一座小城对健康生活与精神凝聚的不懈追求。(咸宁日报 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宋涛 殷志农)

责任编辑:王炯

从村头晒谷场到专业球馆 崇阳篮球“赛事+”燃动一座城

发表时间:2025-08-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8月17日晚,可容纳3000余人的崇阳县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当白霓镇与路口镇代表队的终极对决哨声响起,现场瞬间化为声浪的海洋。

快如闪电的突破、精准默契的防守、一锤定音的上篮……球员们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跳。最终,白霓镇成功卫冕,与路口镇、天城镇共同登上领奖台。

这场从8月10日开始的“东呈杯”第四届乡镇篮球赛,以一场星光璀璨的总决赛,为持续一周的全民篮球狂欢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老中青”三代球员共演篮球“神话”

此次比赛,吸引来自该县12个乡镇的180名球员参加。他们中,有很多是球迷心中的“明星”:铜钟乡代表队队员龚江豪一上场,就引来阵阵欢呼“好久不见”;柳智洋是鄂南高中的一名体育老师,已连续四届征战崇阳乡镇篮球赛……

其中,路口队是今年的“黑马”,从往年的“籍籍无名”跃升为今年的亚军。

“我们比赛前4天才开始组队,球员都是从全镇各个村抽调而来的青年,他们中有的在上大学,有的今年刚参加完高考。”路口队主教练王晓刚说。

今年56岁的王晓刚是路口镇下岩村人,有着“崇阳篮球教父”之称。2000年自他在崇阳桃溪中学任教时起,就致力于培训学校中爱好篮球的学生,点燃篮球火种。在他的努力下,桃溪中学篮球队代表全县、全市多次参赛。

后来,王晓刚致力于全市中小学生篮球培训,成了一名专业教练员。这一次,受家乡党委政府力邀,临危受命组建队伍。他坦言:“这次的篮球赛,有80%的队员都曾是我的学生,他们如今几乎都能独当一面,已成中坚力量。”

17岁的主力潘志伟,身高1.98米,曾是桃溪中学校队成员,凭篮球特长考上华师一附中,今年成功考入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上次参加全县比赛,我几乎没得分,今年进步显著,也见识了县赛的专业水准。”潘志伟说,他的蜕变,正是崇阳青训体系结出的硕果。

而15岁的高中生黄子恒、2009年出生的程度等少年球员的登场,更让观众清晰望见崇阳篮球蓬勃的未来。

一条篮球之路见证小城巨变

崇阳人对篮球的热爱,深植于岁月之中。曾几何时,村口晒谷场上简陋的篮球架,承载了无数场酣畅淋漓的比拼。篮球不仅是竞技,更是崇阳人强健体魄、凝聚乡情的重要纽带。

“过去打篮球都找不到场地,如今,小区、社区、公园都有高标准篮球场,约上三五好友,随时都能练起来。”崇阳青年李凯说。

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战略,集现代化体育馆、游泳馆、足球场等于一体的县文体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新地标;大集公园、香山公园等26处公园绿地星罗棋布……

全县已织就一张惠及全民的健身网络: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乡镇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均达100%,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亦以85%的比率向社会敞开大门。

篮球,这张闪亮的“崇阳体育名片”,正在这片日益丰沃的土壤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一场赛事燃动一座城

今日崇阳的篮球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它以“赛事+文旅+消费”的创新融合模式,将赛场内外的澎湃“流量”,源源不断转化为驱动城市前行的强劲“能量”。

“这几天,我特意早点吃晚饭,以便赶去体育馆看篮球赛。”城区小超市老板吴先生说。

赛场内激情似火,赛场外同样热潮涌动。

就业咨询台与特色夜市巧妙衔接,将观众的停留热情无缝转化为消费时长;线上直播则打破地域限制,让无法亲临现场者共享精彩。

赛事主播“小橙子”感叹:“决赛直播吸引了3000多名观众同时在线,每场比赛开赛前都有粉丝追问直播时间。”

赛事强大的辐射效应催生出蓬勃的“打卡经济”与“体验经济”。从武汉来金沙避暑的游客李先生一家,白天沉浸于崇阳的山水清凉,夜晚则为篮球赛事呐喊助威,“专程来避暑又巧遇篮球盛宴,此行超值!”

这种“观赛1小时,带动N消费”的模式,让赛事从“一次性活动”跃升为“持续性消费引擎”。

据介绍,2024年,崇阳县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达82场,其中不乏湘鄂赣老年运动会、湖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搏击联赛等省级以上重磅赛事。数据显示:仅县文体中心就吸引人流38万人次,直接撬动消费3.305亿元。体育赛事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崇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从晒谷场上的简易球架到聚光灯下的专业赛场,从自发的邻里切磋到规范化的乡镇联赛,崇阳篮球的变迁映射着一座小城对健康生活与精神凝聚的不懈追求。(咸宁日报 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宋涛 殷志农)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