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好人”李卓秀:科学种田让1800亩水稻更高产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眼下正是武汉市黄陂区晚稻生长和防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凌晨5时,天还没完全亮,李卓秀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江秀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弯腰查看晚稻叶片的长势。

今年,合作社的水稻田面积扩大到1800亩,目前有1200亩正在种植晚稻。“合作社首次尝试‘订单模式’,客户提前下订单,收获后验收品质。因此,要让水稻提质增产,就需要田间管理格外精细化。”李卓秀说。

每天清晨,李卓秀都要看遍每一块田,观察晚稻的叶片长势,判断是否需要开始病虫害预防工作。全部巡完1200亩地大约要3个小时。在气温尚未升得很高的上午8时,李卓秀的后背已经湿透。

施药环节就轻松多了:一架植保无人机从田边起飞,李卓秀指导,儿子操作,母子二人默契配合,几小时就完成了起飞点附近大片农田的施肥工作。2017年以来,合作社陆续购置植保无人机、旋耕机、收割机等50多台农用机械设备,只需要4名技术人员就能带着农民实现千余亩农田全流程机械化操作。

9年前,李卓秀在丈夫去世后接手合作社时还是一个农业“小白”。9年来,在黄陂区农业专家指导下,她每天泡在水稻田里,主动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她不仅还清了160多万元欠款,还逐渐成长为农业专家,把种植水稻的经验无偿传授给农民。2024年,李卓秀获评“湖北好人”荣誉称号。

“今年,合作社的500亩早稻和再生稻每亩产量提高了约100公斤。这批在‘订单模式’下种植的晚稻将让合作社年收入更稳定,进而保障周边50多名农民的收入。”李卓秀说,“我会学习更多科学种田的技能,带领乡亲们依靠种粮就业致富。”(长江日报 记者 秦璟)

责任编辑:王炯

“湖北好人”李卓秀:科学种田让1800亩水稻更高产

发表时间:2025-08-18 来源:湖北文明网

眼下正是武汉市黄陂区晚稻生长和防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凌晨5时,天还没完全亮,李卓秀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江秀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弯腰查看晚稻叶片的长势。

今年,合作社的水稻田面积扩大到1800亩,目前有1200亩正在种植晚稻。“合作社首次尝试‘订单模式’,客户提前下订单,收获后验收品质。因此,要让水稻提质增产,就需要田间管理格外精细化。”李卓秀说。

每天清晨,李卓秀都要看遍每一块田,观察晚稻的叶片长势,判断是否需要开始病虫害预防工作。全部巡完1200亩地大约要3个小时。在气温尚未升得很高的上午8时,李卓秀的后背已经湿透。

施药环节就轻松多了:一架植保无人机从田边起飞,李卓秀指导,儿子操作,母子二人默契配合,几小时就完成了起飞点附近大片农田的施肥工作。2017年以来,合作社陆续购置植保无人机、旋耕机、收割机等50多台农用机械设备,只需要4名技术人员就能带着农民实现千余亩农田全流程机械化操作。

9年前,李卓秀在丈夫去世后接手合作社时还是一个农业“小白”。9年来,在黄陂区农业专家指导下,她每天泡在水稻田里,主动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她不仅还清了160多万元欠款,还逐渐成长为农业专家,把种植水稻的经验无偿传授给农民。2024年,李卓秀获评“湖北好人”荣誉称号。

“今年,合作社的500亩早稻和再生稻每亩产量提高了约100公斤。这批在‘订单模式’下种植的晚稻将让合作社年收入更稳定,进而保障周边50多名农民的收入。”李卓秀说,“我会学习更多科学种田的技能,带领乡亲们依靠种粮就业致富。”(长江日报 记者 秦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