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一堂社区“思政课”,把大别山故事讲进群众心里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来源:黄冈日报

8月13日晚,黄冈市黄州区百姓剧场灯火通明,掌声与红歌旋律交织成炽热的交响。一场以“弘扬大别山精神 聚力支点建设”为主题的社区专场大思政课在此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是黄冈市深入开展大思政课宣传宣讲,打造的系列精品课程之一。由市委宣传部指导、黄州区委宣传部主办,黄州区“亲・听”青年理论宣讲员梁晶担任主讲人。不仅让500余名市民齐聚一堂,更通过现场直播让众多市民相聚“云端”,在光影流转与深情讲述中,共同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大别山,巍峨的山、红色的山,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山!”随着主讲人饱含深情的开场白,现场大屏幕上,短片《精神的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大别山精神》将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镜头中,大别山儿女用鲜血和生命书写“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16岁便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大别山刘胡兰”肖国清烈士事迹,尤其令人动容。

历史是映照过去的明镜,更是照亮前路的灯塔。大别山精神,正是这条精神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航标。

“大别山位于哪三省交界处?”“从大别山走出了哪三支红军主力?”在讲述中,主讲人别出心裁地以一连串启发性问题与观众热烈互动。当大家踊跃作答,自豪地齐声喊出从黄州走出的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名字时,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信党、靠党、听党的话,是大别山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主讲人以张体学率部重返大别山的壮举为例,讲述了中原突围中6000余名鄂东子弟兵为掩护主力,甘愿身陷重围、牺牲小我的英雄史诗。当讲到林育英临终前“葬在桃花岭,天天望着党中央”的遗愿时,台下不少观众眼眶发酸。

歌伴舞《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悠扬旋律响起,演员们以灵动舞姿再现了当年大别山军民欢庆革命胜利的场景。“这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精神的传承。”市民谢雅兰感慨,“先辈们曾唱着这首歌打游击,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情景剧《一把生锈的钥匙》让现场气氛凝重起来。剧中,麻城乘马岗乡苏维埃主席万永达为保护党组织名单,强忍丧子之痛却宁死不屈,那句“要命有一条,共产党的事我一句话都没有!”那把遗留在烈士腹中的“钥匙”打开的是观众的心门,更是信仰之门。当台上小演员齐声高喊“朴诚勇毅,不胜不休”时,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咚咚锵,咚咚锵……湖北大鼓《高山铺大捷》以清脆响亮的鼓点起势,明快有力的节奏生动演绎了刘邓大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1.2万余人的歼敌战果,靠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主讲人话音刚落,掌声再次响彻剧场。

“2024年,黄冈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成为湖北第六个GDP跨越3000亿元的市州;今年上半年,在全省支点建设监测指标体系中,黄冈有12项指标完成情况高于全省目标值和全省平均值!”大屏幕上跳动的亮眼数据,让在场黄冈人胸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北京大学“知行计划”黄冈实践见习团队6名学生带来的朗诵《黄冈不大 创造神话》,生动诠释了黄冈人这股昂扬向上的豪情壮志从何而来。

农业种植户,用辛勤的汗水精耕细作,让我们“三餐四季”的“米袋子”“菜篮子”更加充足;产业技术工人,在生产线上精益求精、钻研技术,为黄州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守护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主讲人以群众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回答了“传承大别山精神、推动主城崛起、服务支点建设,我能做什么”的时代之问。

“竹板声声情满怀,黄州故事讲不完……”群口快板《如果你要说黄州》用接地气的方言韵脚,将古城新貌娓娓道来。台下观众跟着节奏轻轻拍手,自豪感在脸上绽放。

“陈潭秋等先烈为革命无畏奉献,他们的精神是黄冈人永远的骄傲,值得我们一辈子铭记、一代代人学习。”市民陈与说。

“张体学和万永达的事迹让我深受震撼。”市民童丹坦言,“紧跟党走、不胜不休,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接稳的精神接力棒,要把它融入学习工作的每一步。”

惠民社区工作者王静表示:“大别山精神是行动指南,会更用心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为建设和谐家园贡献光和热。”

《我们走在大路上》《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旋律在剧场回荡,“推动黄州主城崛起、助力湖北建成支点”的奋斗豪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截至目前,黄冈市推动各行各业“大先生”走上“大思政课”讲台,运用分众化、互动式的方式,开展“五讲五进”“四下基层”宣讲活动650余场次。(黄冈日报 记者 汪欢 李娇

责任编辑:李欢

黄冈:一堂社区“思政课”,把大别山故事讲进群众心里

发表时间:2025-08-14 来源:黄冈日报

8月13日晚,黄冈市黄州区百姓剧场灯火通明,掌声与红歌旋律交织成炽热的交响。一场以“弘扬大别山精神 聚力支点建设”为主题的社区专场大思政课在此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是黄冈市深入开展大思政课宣传宣讲,打造的系列精品课程之一。由市委宣传部指导、黄州区委宣传部主办,黄州区“亲・听”青年理论宣讲员梁晶担任主讲人。不仅让500余名市民齐聚一堂,更通过现场直播让众多市民相聚“云端”,在光影流转与深情讲述中,共同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大别山,巍峨的山、红色的山,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山!”随着主讲人饱含深情的开场白,现场大屏幕上,短片《精神的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大别山精神》将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镜头中,大别山儿女用鲜血和生命书写“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16岁便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大别山刘胡兰”肖国清烈士事迹,尤其令人动容。

历史是映照过去的明镜,更是照亮前路的灯塔。大别山精神,正是这条精神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航标。

“大别山位于哪三省交界处?”“从大别山走出了哪三支红军主力?”在讲述中,主讲人别出心裁地以一连串启发性问题与观众热烈互动。当大家踊跃作答,自豪地齐声喊出从黄州走出的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名字时,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信党、靠党、听党的话,是大别山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主讲人以张体学率部重返大别山的壮举为例,讲述了中原突围中6000余名鄂东子弟兵为掩护主力,甘愿身陷重围、牺牲小我的英雄史诗。当讲到林育英临终前“葬在桃花岭,天天望着党中央”的遗愿时,台下不少观众眼眶发酸。

歌伴舞《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悠扬旋律响起,演员们以灵动舞姿再现了当年大别山军民欢庆革命胜利的场景。“这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精神的传承。”市民谢雅兰感慨,“先辈们曾唱着这首歌打游击,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情景剧《一把生锈的钥匙》让现场气氛凝重起来。剧中,麻城乘马岗乡苏维埃主席万永达为保护党组织名单,强忍丧子之痛却宁死不屈,那句“要命有一条,共产党的事我一句话都没有!”那把遗留在烈士腹中的“钥匙”打开的是观众的心门,更是信仰之门。当台上小演员齐声高喊“朴诚勇毅,不胜不休”时,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咚咚锵,咚咚锵……湖北大鼓《高山铺大捷》以清脆响亮的鼓点起势,明快有力的节奏生动演绎了刘邓大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1.2万余人的歼敌战果,靠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主讲人话音刚落,掌声再次响彻剧场。

“2024年,黄冈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成为湖北第六个GDP跨越3000亿元的市州;今年上半年,在全省支点建设监测指标体系中,黄冈有12项指标完成情况高于全省目标值和全省平均值!”大屏幕上跳动的亮眼数据,让在场黄冈人胸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北京大学“知行计划”黄冈实践见习团队6名学生带来的朗诵《黄冈不大 创造神话》,生动诠释了黄冈人这股昂扬向上的豪情壮志从何而来。

农业种植户,用辛勤的汗水精耕细作,让我们“三餐四季”的“米袋子”“菜篮子”更加充足;产业技术工人,在生产线上精益求精、钻研技术,为黄州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守护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主讲人以群众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回答了“传承大别山精神、推动主城崛起、服务支点建设,我能做什么”的时代之问。

“竹板声声情满怀,黄州故事讲不完……”群口快板《如果你要说黄州》用接地气的方言韵脚,将古城新貌娓娓道来。台下观众跟着节奏轻轻拍手,自豪感在脸上绽放。

“陈潭秋等先烈为革命无畏奉献,他们的精神是黄冈人永远的骄傲,值得我们一辈子铭记、一代代人学习。”市民陈与说。

“张体学和万永达的事迹让我深受震撼。”市民童丹坦言,“紧跟党走、不胜不休,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接稳的精神接力棒,要把它融入学习工作的每一步。”

惠民社区工作者王静表示:“大别山精神是行动指南,会更用心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为建设和谐家园贡献光和热。”

《我们走在大路上》《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旋律在剧场回荡,“推动黄州主城崛起、助力湖北建成支点”的奋斗豪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截至目前,黄冈市推动各行各业“大先生”走上“大思政课”讲台,运用分众化、互动式的方式,开展“五讲五进”“四下基层”宣讲活动650余场次。(黄冈日报 记者 汪欢 李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