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传承三袁家风 建设和美乡村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500年前的晚明时期,公安县孟溪大垸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开一代清新活泼文风,留名青史,史称“公安派”。三兄弟不仅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在为人、为官方面也广为世人称道。

500年后,三袁故里——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传承三袁文脉家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融共生的和美乡村。今年5月,三袁村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这一国字号桂冠,成为乡村文明建设标杆。

8月初,记者走进三袁村,实地感受传统家规家风的时代传承。“三袁的成长与成功,与袁氏家族严明的家规《袁氏家教十则》《袁氏家戒十条》有直接关系。”三袁村党支部书记吴昌元说,三袁村将其优良家风与清廉村居建设结合,向村民传递“清正尚俭”价值观。

建设清廉村居,三袁村把清廉班子摆在首位,通过定期为村干部及党员开设廉政党课、进行谈心谈话等方式,不断强化法纪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

“吴昌元退鸡”的故事在三袁村口口相传。多年前的一次低保评议会前夕,已是村支书的吴昌元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装着老母鸡和鸡蛋的篮子。次日,他手提篮子步入会场,神情严肃地表明立场,“我们村低保评议不开后门,也不落一人,但不能有这样的行为”,吴昌元请送礼人主动拿回篮子。

一阵长久的沉默后,一名老婆婆尴尬地走到台前取回了篮子。原来婆婆因儿子出车祸导致家庭生活拮据,担心评不上低保故出此下策。在当天的评议中,根据程序进行了表决,婆婆的儿子顺利评上了低保。吴昌元的举动,也让村民看到了村两委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决心。

三袁村还以乡情为纽带招引能人支持家乡发展建设。成功的创业者谭本俊就是在新乡贤理事会的邀约下,从苏州回乡创办湖北中纬幸和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帮助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为村集体增收超过50万元。

“我从小听三袁故事,经世致用不是空话。”谭本俊说,“回家乡建厂,就是想让乡亲们既能有工作,又能就近照顾家里老小。”

走在三袁村“性灵源”广场、清廉口袋公园、三袁文化长廊等景观带,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三袁故事墙绘与家训展牌、楹联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浸润,家规家风也化作村民的自觉行动。5支志愿服务队、180名志愿者,从助老助残到清洁家园,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Image_1754875490112.jpg

“三袁文化是根,产业是枝,文明是花。” 吴昌元说,“我们将继续深挖三袁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动能,带领村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湖北日报 记者刘申、通讯员王文初、毛顺源)

责任编辑:李欢

全国文明村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传承三袁家风 建设和美乡村

发表时间:2025-08-13 来源:湖北文明网

500年前的晚明时期,公安县孟溪大垸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开一代清新活泼文风,留名青史,史称“公安派”。三兄弟不仅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在为人、为官方面也广为世人称道。

500年后,三袁故里——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传承三袁文脉家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融共生的和美乡村。今年5月,三袁村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这一国字号桂冠,成为乡村文明建设标杆。

8月初,记者走进三袁村,实地感受传统家规家风的时代传承。“三袁的成长与成功,与袁氏家族严明的家规《袁氏家教十则》《袁氏家戒十条》有直接关系。”三袁村党支部书记吴昌元说,三袁村将其优良家风与清廉村居建设结合,向村民传递“清正尚俭”价值观。

建设清廉村居,三袁村把清廉班子摆在首位,通过定期为村干部及党员开设廉政党课、进行谈心谈话等方式,不断强化法纪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

“吴昌元退鸡”的故事在三袁村口口相传。多年前的一次低保评议会前夕,已是村支书的吴昌元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装着老母鸡和鸡蛋的篮子。次日,他手提篮子步入会场,神情严肃地表明立场,“我们村低保评议不开后门,也不落一人,但不能有这样的行为”,吴昌元请送礼人主动拿回篮子。

一阵长久的沉默后,一名老婆婆尴尬地走到台前取回了篮子。原来婆婆因儿子出车祸导致家庭生活拮据,担心评不上低保故出此下策。在当天的评议中,根据程序进行了表决,婆婆的儿子顺利评上了低保。吴昌元的举动,也让村民看到了村两委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决心。

三袁村还以乡情为纽带招引能人支持家乡发展建设。成功的创业者谭本俊就是在新乡贤理事会的邀约下,从苏州回乡创办湖北中纬幸和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帮助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为村集体增收超过50万元。

“我从小听三袁故事,经世致用不是空话。”谭本俊说,“回家乡建厂,就是想让乡亲们既能有工作,又能就近照顾家里老小。”

走在三袁村“性灵源”广场、清廉口袋公园、三袁文化长廊等景观带,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三袁故事墙绘与家训展牌、楹联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浸润,家规家风也化作村民的自觉行动。5支志愿服务队、180名志愿者,从助老助残到清洁家园,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Image_1754875490112.jpg

“三袁文化是根,产业是枝,文明是花。” 吴昌元说,“我们将继续深挖三袁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动能,带领村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湖北日报 记者刘申、通讯员王文初、毛顺源)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