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传承馆:让雷锋精神之花在钟祥大地绚烂绽放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2022年3月,钟祥市关工委思想教育工作室主任罗书林在钟祥市石城公园仿古城墙内自费创办了雷锋精神传承馆,通过珍贵历史影像、举办各类活动,让雷锋精神在钟祥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钟祥市石城公园,有一处别具一格的社会公益场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精神银行”。这里没有金银财宝的存储,却满溢着善良与美德的芬芳;这里不计算物质的利息,却让高尚的品德不断增值;这里摒弃了花哨的理财手段,却让崇高的理想信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灵。

这所独特的“精神银行”,正是钟祥市雷锋精神传承馆。它由建设银行钟祥支行干部、钟祥市关工委思想教育工作室主任罗书林倾心创办。过去,民间常流传着“雷锋同志无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说法,自幼受雷锋精神熏陶的罗书林,立志要让雷锋精神在钟祥这片土地上长久留存、生根发芽。2022年3月,罗书林在石城公园仿古城墙内自费创办了雷锋精神传承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雷锋精神传承馆开馆后,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好人”邹爱华,“湖北好人”方文忠、杨建成等纷纷前来,耄耋老者、朝气蓬勃的“红领巾”以及众多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400多股充满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小雷锋”种子工程的澎湃浪潮。

罗书林自比为雷锋精神的“超级粉丝”,他自费走访了全国各大雷锋纪念馆,精心收集整理了20余幅珍贵历史影像。在“雷锋生平长廊”,孩子们既能目睹雷锋叔叔在鞍钢当工人时的青春风采,又能触摸到新时代少年笔下的雷锋新形象。年均万余人次的参观量,让这里成了钟祥当之无愧的精神地标。

传承馆联合钟祥市教育局开展了“我心中的雷锋”主题创作活动,500余名学生用版画、水彩等形式,创新性地表达对雷锋精神的感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吴明在参观作品展后激动地打着手势说:“虽然我手在发抖,但雷锋叔叔在我心里的形象很清晰。”传承馆还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江小鱼、江选民开设了“雷锋剪纸”“雷锋刺绣”工作坊。孩子们创作的120件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剪纸的精巧刀工,又融入了新时代元素。在巡展时,连老艺人都赞叹不已:“老艺术有了新传人!”

馆内设立了“雷锋主题图书角”,收藏了从1963年首版《雷锋日记》到最新绘本共计1024册。方文忠捐赠的78本珍贵藏书还设有“好人荐书”便签,年借阅量突破1800人次。还开发了《雷锋故事十讲》标准化课件,并举办了“我是雷锋传人”演讲比赛。留守儿童李晓丽用方言讲述雷锋故事,其网络视频很受好评。她坚定地说:“我要把好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开展了“21天学雷锋行动打卡”活动,收集了2300篇日记。其中一篇日记这样写道:“今天我帮奶奶捶背,虽然手酸了,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清明期间,传承馆组织了“红领巾祭英烈”活动,孩子们在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敬献手工白菊。国庆节则开展了“我向国旗敬个礼”活动,数百名少年用传统礼仪表达爱国情怀。

3年里,传承馆连续开展“公园认养计划”,种植紫薇500株;寒暑假期间,传承馆招募20名大学生志愿者,开设了“四点半课堂”,累计服务留守儿童362人。还积极开展了“一日志愿者”体验活动、“周末敬老1小时”行动,成立了“小雷锋宣讲团”……如今,该馆已成为第九批湖北省学雷锋示范点、第一批荆门市学雷锋示范点、荆门市关心下一代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及钟祥市推进强县工程先进集体。

星火燎原,钟祥市雷锋精神传承馆正以独特的魅力和不懈的努力,让雷锋精神在钟祥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荆门日报 记者周勇 通讯员赵自云)

责任编辑:李欢

雷锋精神传承馆:让雷锋精神之花在钟祥大地绚烂绽放

发表时间:2025-08-12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2022年3月,钟祥市关工委思想教育工作室主任罗书林在钟祥市石城公园仿古城墙内自费创办了雷锋精神传承馆,通过珍贵历史影像、举办各类活动,让雷锋精神在钟祥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钟祥市石城公园,有一处别具一格的社会公益场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精神银行”。这里没有金银财宝的存储,却满溢着善良与美德的芬芳;这里不计算物质的利息,却让高尚的品德不断增值;这里摒弃了花哨的理财手段,却让崇高的理想信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灵。

这所独特的“精神银行”,正是钟祥市雷锋精神传承馆。它由建设银行钟祥支行干部、钟祥市关工委思想教育工作室主任罗书林倾心创办。过去,民间常流传着“雷锋同志无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说法,自幼受雷锋精神熏陶的罗书林,立志要让雷锋精神在钟祥这片土地上长久留存、生根发芽。2022年3月,罗书林在石城公园仿古城墙内自费创办了雷锋精神传承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雷锋精神传承馆开馆后,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好人”邹爱华,“湖北好人”方文忠、杨建成等纷纷前来,耄耋老者、朝气蓬勃的“红领巾”以及众多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400多股充满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小雷锋”种子工程的澎湃浪潮。

罗书林自比为雷锋精神的“超级粉丝”,他自费走访了全国各大雷锋纪念馆,精心收集整理了20余幅珍贵历史影像。在“雷锋生平长廊”,孩子们既能目睹雷锋叔叔在鞍钢当工人时的青春风采,又能触摸到新时代少年笔下的雷锋新形象。年均万余人次的参观量,让这里成了钟祥当之无愧的精神地标。

传承馆联合钟祥市教育局开展了“我心中的雷锋”主题创作活动,500余名学生用版画、水彩等形式,创新性地表达对雷锋精神的感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吴明在参观作品展后激动地打着手势说:“虽然我手在发抖,但雷锋叔叔在我心里的形象很清晰。”传承馆还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江小鱼、江选民开设了“雷锋剪纸”“雷锋刺绣”工作坊。孩子们创作的120件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剪纸的精巧刀工,又融入了新时代元素。在巡展时,连老艺人都赞叹不已:“老艺术有了新传人!”

馆内设立了“雷锋主题图书角”,收藏了从1963年首版《雷锋日记》到最新绘本共计1024册。方文忠捐赠的78本珍贵藏书还设有“好人荐书”便签,年借阅量突破1800人次。还开发了《雷锋故事十讲》标准化课件,并举办了“我是雷锋传人”演讲比赛。留守儿童李晓丽用方言讲述雷锋故事,其网络视频很受好评。她坚定地说:“我要把好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开展了“21天学雷锋行动打卡”活动,收集了2300篇日记。其中一篇日记这样写道:“今天我帮奶奶捶背,虽然手酸了,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清明期间,传承馆组织了“红领巾祭英烈”活动,孩子们在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敬献手工白菊。国庆节则开展了“我向国旗敬个礼”活动,数百名少年用传统礼仪表达爱国情怀。

3年里,传承馆连续开展“公园认养计划”,种植紫薇500株;寒暑假期间,传承馆招募20名大学生志愿者,开设了“四点半课堂”,累计服务留守儿童362人。还积极开展了“一日志愿者”体验活动、“周末敬老1小时”行动,成立了“小雷锋宣讲团”……如今,该馆已成为第九批湖北省学雷锋示范点、第一批荆门市学雷锋示范点、荆门市关心下一代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及钟祥市推进强县工程先进集体。

星火燎原,钟祥市雷锋精神传承馆正以独特的魅力和不懈的努力,让雷锋精神在钟祥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荆门日报 记者周勇 通讯员赵自云)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