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这片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红军战士的热血。
如何让红色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中国工农红军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红色基因正通过鲜活的教育实践融入师生血脉,让红色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立体红色画卷
步步皆见红色印记
八月的鄂西北,骄阳似火。走进郧西县城关镇王家坪村,距离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一核一廊二片区六组团”中的“一核”——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200米,便是我市第一所红军小学——王家坪红军小学。
校园环境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站在校门口,由象征红色基因传承的巨大飘带设计而成的校门,令人肃然起敬。它庄重中透着活力,严肃中不乏活泼。清晨,一群学生蹦蹦跳跳走进校园,在红色飘带“护卫”下,少年的斑斓梦想与五彩衣袂迎风而动……
大门一侧墙壁上,镶嵌着诗词《七律·长征》,另一侧为《红军小学建设章程》节选。“每次经过这里,我都能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该校五年级学生李佳淇眼中满是自豪。
步入校园,处处是会“说话”的红色印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的庄重身影与教学楼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那段烽火岁月。四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扬红楼、润红楼、思红楼、承红楼,寓意红色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王家坪红军小学校长徐波介绍:“学校始建于民国初期,当时称为‘保小’,新中国成立后称为‘黑龙庙小学’,2010年改为城关镇王家坪小学。”2023年3月20日,该校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7900余平方米的校园如同立体红色画卷,让师生时刻感受到红军精神的力量。
“十个一”项目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大家知道吗?90年前,一张传单在郧西山区点燃了革命火种……”四年级教室外,学生赵淼正站在讲台上讲述《一张传单的故事》,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坚定,台下同学屏息聆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革命岁月。这是王家坪红军小学“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的一幕。
自2024年起,王家坪红军小学启动“小红军宣讲员”培育计划。在老师们的精心浇灌下,20余名“小红军宣讲员”茁壮成长,向更多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徐波介绍,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红星闪闪》教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简洁易懂的语言,阐述党的历史和红军长征故事;结合郧西解放地方史,讲述学校命名的由来、学校传承的红色基因,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定期开展“我心中的英雄”等红色主题班会,让学生提前收集英雄人物事迹,在班会上分享交流……
红色教育“十个一”项目是该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有力载体:每天唱响红色歌曲、诵读红色诗词;每月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报告、写红色文章;每两个月编印《红星闪闪》校刊;每学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红色研学、评选红色少年。这些活动让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清明时节,师生们走进纪念馆祭扫英烈;课余时间,他们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在实地研学中感悟长征精神。红色教育将爱党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怀有机融合,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具体行动。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在王家坪红军小学,红色基因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歌声里的信仰、故事中的力量、实践中的传承。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都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着红色火种,让革命先辈的精神跨越时空,指引他们走好成长之路。(十堰日报 记者韩玉砚 特约记者 陈国东)
发表时间:2025-08-12 来源:湖北文明网
郧西,这片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红军战士的热血。
如何让红色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中国工农红军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红色基因正通过鲜活的教育实践融入师生血脉,让红色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立体红色画卷
步步皆见红色印记
八月的鄂西北,骄阳似火。走进郧西县城关镇王家坪村,距离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一核一廊二片区六组团”中的“一核”——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200米,便是我市第一所红军小学——王家坪红军小学。
校园环境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站在校门口,由象征红色基因传承的巨大飘带设计而成的校门,令人肃然起敬。它庄重中透着活力,严肃中不乏活泼。清晨,一群学生蹦蹦跳跳走进校园,在红色飘带“护卫”下,少年的斑斓梦想与五彩衣袂迎风而动……
大门一侧墙壁上,镶嵌着诗词《七律·长征》,另一侧为《红军小学建设章程》节选。“每次经过这里,我都能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该校五年级学生李佳淇眼中满是自豪。
步入校园,处处是会“说话”的红色印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的庄重身影与教学楼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那段烽火岁月。四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扬红楼、润红楼、思红楼、承红楼,寓意红色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王家坪红军小学校长徐波介绍:“学校始建于民国初期,当时称为‘保小’,新中国成立后称为‘黑龙庙小学’,2010年改为城关镇王家坪小学。”2023年3月20日,该校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7900余平方米的校园如同立体红色画卷,让师生时刻感受到红军精神的力量。
“十个一”项目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大家知道吗?90年前,一张传单在郧西山区点燃了革命火种……”四年级教室外,学生赵淼正站在讲台上讲述《一张传单的故事》,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坚定,台下同学屏息聆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革命岁月。这是王家坪红军小学“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的一幕。
自2024年起,王家坪红军小学启动“小红军宣讲员”培育计划。在老师们的精心浇灌下,20余名“小红军宣讲员”茁壮成长,向更多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徐波介绍,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红星闪闪》教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简洁易懂的语言,阐述党的历史和红军长征故事;结合郧西解放地方史,讲述学校命名的由来、学校传承的红色基因,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定期开展“我心中的英雄”等红色主题班会,让学生提前收集英雄人物事迹,在班会上分享交流……
红色教育“十个一”项目是该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有力载体:每天唱响红色歌曲、诵读红色诗词;每月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报告、写红色文章;每两个月编印《红星闪闪》校刊;每学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红色研学、评选红色少年。这些活动让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清明时节,师生们走进纪念馆祭扫英烈;课余时间,他们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在实地研学中感悟长征精神。红色教育将爱党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怀有机融合,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具体行动。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在王家坪红军小学,红色基因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歌声里的信仰、故事中的力量、实践中的传承。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都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着红色火种,让革命先辈的精神跨越时空,指引他们走好成长之路。(十堰日报 记者韩玉砚 特约记者 陈国东)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