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动精准赋能 共育武昌“青锐”力量——武昌青锐强基提能专题研讨班顺利开班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24日上午,123名来自各区直单位和街道的优秀年轻干部,齐聚区委党校,参加由武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武汉大学基地联合举办的武昌青锐强基提能专题研讨班,开启为期8天的“靶向赋能”之旅,为武昌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开班仪式。  通讯员供图

开班式上,武昌区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并为全体学员讲授“开班第一课”,区委副书记、区长主持,部分区领导出席,各街道、各单位党(工)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专题讲座。通讯员 供图

开班式后,来自武汉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洪亮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应用》为题作首场专题讲座,探讨了AI赋能武昌区产业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及科技创新的实践路径,聚焦AI前沿与地方实践,为整个研讨班奠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调。

本次研讨班特色鲜明、导向明确,在培训对象的精准筛选、培训内容的科学设置、培训形式的创新探索等方面,围绕“素质提升”这一核心目标展开了系统设计。

靶向选才:紧盯发展所需,精挑细选“武昌青锐”

“青锐”中的“青”字代表青春、活力、未来,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锐”字代表锐利、敏锐、进取,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武昌区有一大批年轻干部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条战线,担当作为、拼搏实干,处级年轻干部数量较三年前实现动态翻番。此次研讨班的123名学员,正是区委立足当下所急和长远所需,在政治素养与能力本领“双过硬”的基础上,从全区精心筛选出来的优秀年轻干部。学员结构凸显“年轻化”特质,80后、90后、00后干部占比达95%,代表着全区各战线、各领域最有朝气、最有冲劲的年轻力量;学员类别体现“层次性”,既有工作多年的处级干部、科级干部,还有新入职的选调生、选聘生,覆盖了不同职级、不同资历的干部群体;学员培养彰显“梯队性”,后期计划以“武昌青锐”为骨干,向上发展“武昌精锐”,向下培育“武昌新锐”,形成梯队化培养格局,激活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

前沿赋能:链接顶尖资源,校地共享“最强大脑”

武昌辖区拥有丰富的顶尖资源,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学院、“雷军班”导师团队、阿里云研究中心、中碳登等齐聚于此,科教底蕴深厚、人才资源密集。此次研讨班的课程内容,是“青锐”计划的核心所在,也是武汉大学和武昌区校地共建的重要成果。前期,区委书记余松、区长范礼奎亲自谋划审定实施方案,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专程带队拜访武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伟,双方精心商定、量身定制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课程内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地双方聚焦事业所需、岗位所用、干部所缺,确定围绕科技创新、前沿技术、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四大板块开设课程,由15名武大专家教授为学员们开展专题授课,将有效实现“按需点菜、精准上菜”,科学赋能年轻干部能力提升。

模式破壁:创新教学场景,搭建多元“成长矩阵”

在时间安排上,培训采取“一月全周期、每周双日集中”灵活形式,每周四、周五“脱产静学”,让学员系统接受专题辅导;其余时间转为“岗位践学”,推动学员带着课题深入一线、带着问题返回课堂。这种设置既确保了核心课程的刚性落实,又保障了工作链条的连续运转,切实破解“工学矛盾”。在形式创新上,构建了“专题讲座+研讨沙龙+移动课堂”的多元教学体系,专题讲授突出权威性与前沿性,小组研讨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武昌区中心工作,移动课堂则依托高精尖企业、重大科创平台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引导学员在“听说看悟”中完成知识迁移与能力跃升。

“青春当砥砺,扬帆正此期”。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与科学有序的培训管理,学员们已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积极参与每一次研讨,在仔细观察中深化思考,在学真知、悟真谛的过程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全体学员将不负韶华,以锐意进取的奋进姿态,在支点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勇立潮头、争当先锋!荆楚网 通讯员 杨菁)

责任编辑:王炯

校地联动精准赋能 共育武昌“青锐”力量——武昌青锐强基提能专题研讨班顺利开班

发表时间:2025-07-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24日上午,123名来自各区直单位和街道的优秀年轻干部,齐聚区委党校,参加由武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武汉大学基地联合举办的武昌青锐强基提能专题研讨班,开启为期8天的“靶向赋能”之旅,为武昌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开班仪式。  通讯员供图

开班式上,武昌区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并为全体学员讲授“开班第一课”,区委副书记、区长主持,部分区领导出席,各街道、各单位党(工)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专题讲座。通讯员 供图

开班式后,来自武汉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洪亮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应用》为题作首场专题讲座,探讨了AI赋能武昌区产业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及科技创新的实践路径,聚焦AI前沿与地方实践,为整个研讨班奠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调。

本次研讨班特色鲜明、导向明确,在培训对象的精准筛选、培训内容的科学设置、培训形式的创新探索等方面,围绕“素质提升”这一核心目标展开了系统设计。

靶向选才:紧盯发展所需,精挑细选“武昌青锐”

“青锐”中的“青”字代表青春、活力、未来,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锐”字代表锐利、敏锐、进取,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武昌区有一大批年轻干部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条战线,担当作为、拼搏实干,处级年轻干部数量较三年前实现动态翻番。此次研讨班的123名学员,正是区委立足当下所急和长远所需,在政治素养与能力本领“双过硬”的基础上,从全区精心筛选出来的优秀年轻干部。学员结构凸显“年轻化”特质,80后、90后、00后干部占比达95%,代表着全区各战线、各领域最有朝气、最有冲劲的年轻力量;学员类别体现“层次性”,既有工作多年的处级干部、科级干部,还有新入职的选调生、选聘生,覆盖了不同职级、不同资历的干部群体;学员培养彰显“梯队性”,后期计划以“武昌青锐”为骨干,向上发展“武昌精锐”,向下培育“武昌新锐”,形成梯队化培养格局,激活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

前沿赋能:链接顶尖资源,校地共享“最强大脑”

武昌辖区拥有丰富的顶尖资源,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学院、“雷军班”导师团队、阿里云研究中心、中碳登等齐聚于此,科教底蕴深厚、人才资源密集。此次研讨班的课程内容,是“青锐”计划的核心所在,也是武汉大学和武昌区校地共建的重要成果。前期,区委书记余松、区长范礼奎亲自谋划审定实施方案,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专程带队拜访武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伟,双方精心商定、量身定制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课程内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地双方聚焦事业所需、岗位所用、干部所缺,确定围绕科技创新、前沿技术、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四大板块开设课程,由15名武大专家教授为学员们开展专题授课,将有效实现“按需点菜、精准上菜”,科学赋能年轻干部能力提升。

模式破壁:创新教学场景,搭建多元“成长矩阵”

在时间安排上,培训采取“一月全周期、每周双日集中”灵活形式,每周四、周五“脱产静学”,让学员系统接受专题辅导;其余时间转为“岗位践学”,推动学员带着课题深入一线、带着问题返回课堂。这种设置既确保了核心课程的刚性落实,又保障了工作链条的连续运转,切实破解“工学矛盾”。在形式创新上,构建了“专题讲座+研讨沙龙+移动课堂”的多元教学体系,专题讲授突出权威性与前沿性,小组研讨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武昌区中心工作,移动课堂则依托高精尖企业、重大科创平台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引导学员在“听说看悟”中完成知识迁移与能力跃升。

“青春当砥砺,扬帆正此期”。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与科学有序的培训管理,学员们已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积极参与每一次研讨,在仔细观察中深化思考,在学真知、悟真谛的过程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全体学员将不负韶华,以锐意进取的奋进姿态,在支点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勇立潮头、争当先锋!荆楚网 通讯员 杨菁)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