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其中,决定授予890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湖北34所学校榜上有名。
文明创建,育人为本。2015年,《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明确要求全国大中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近年来,湖北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丰富学校思政课堂形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推动构建良好育人生态,让善美之风润泽校园,唱响了一曲立德树人的时代赞歌。
在华中师范大学,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和校园活动,打造出“恽代英精神”“诗词党史”等红色文化品牌;湖北中医药大学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我们身边的中医药”特色迎新第一课;在武汉,把课堂“搬”到国旗下,每周升旗仪式就是一次特别的思政课,“小小红色讲解员”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红色精神,开展思政小剧展演、推出思政课“套餐”、组织故事分享等。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是湖北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日常剪影。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足以说明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大。校园,作为学生汲取知识、塑造人格、开展社交的最初舞台,对他们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武汉东湖学院以构建“儒学传统+心理健康”文化体系为抓手,打造“六好校园”,成为全国首家民办高校文明校园;黄石阳新一中新校区内,300年古树与红色长廊交相辉映,教学楼以“明礼”“明德”“明道”命名,将儒家精神融入建筑美学;荆州沙市中学则提炼“和善行信”价值体系,通过校史馆和智慧校园建设,让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立足既有实践,湖北将校园文明的半径越画越长。
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铸魂工程。荆楚大地,承载着3500年建城历史的厚重年轮,每一处历史深处,都蕴藏着文明的足迹。相信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推动下,未来的湖北,精神文明之光将如春风化雨,润泽校园,不仅展现湖北的外在美,更书写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发表时间:2025-05-29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其中,决定授予890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湖北34所学校榜上有名。
文明创建,育人为本。2015年,《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明确要求全国大中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近年来,湖北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丰富学校思政课堂形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推动构建良好育人生态,让善美之风润泽校园,唱响了一曲立德树人的时代赞歌。
在华中师范大学,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和校园活动,打造出“恽代英精神”“诗词党史”等红色文化品牌;湖北中医药大学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我们身边的中医药”特色迎新第一课;在武汉,把课堂“搬”到国旗下,每周升旗仪式就是一次特别的思政课,“小小红色讲解员”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红色精神,开展思政小剧展演、推出思政课“套餐”、组织故事分享等。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是湖北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日常剪影。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足以说明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大。校园,作为学生汲取知识、塑造人格、开展社交的最初舞台,对他们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武汉东湖学院以构建“儒学传统+心理健康”文化体系为抓手,打造“六好校园”,成为全国首家民办高校文明校园;黄石阳新一中新校区内,300年古树与红色长廊交相辉映,教学楼以“明礼”“明德”“明道”命名,将儒家精神融入建筑美学;荆州沙市中学则提炼“和善行信”价值体系,通过校史馆和智慧校园建设,让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立足既有实践,湖北将校园文明的半径越画越长。
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铸魂工程。荆楚大地,承载着3500年建城历史的厚重年轮,每一处历史深处,都蕴藏着文明的足迹。相信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推动下,未来的湖北,精神文明之光将如春风化雨,润泽校园,不仅展现湖北的外在美,更书写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