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十堰市人民小学第三届“悦美”读书节五年级专场活动举行。以“最美人间四‘阅’天春风漫卷书香来”为主题,市人民小学用经典诵读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校园里,“让经典浸润生命、让阅读点亮未来”的教育理念正化作琅琅书声,浸润着每一颗童心的成长。
经典传诵唤醒文化基因
活动当天,五年级(11)班的学生们身着戏服,演绎《水浒传》“武松打虎”的经典场景。声情并茂的演出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在看图猜古诗比赛中,各班选派的4名“古诗词小达人”紧盯屏幕,抢答声此起彼伏,展现出孩子们深厚的诗词功底。
走进市人民小学,你会发现,阅读已成为这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上午8时,校园里传来清脆的诵读声。这是该校“书香班级”在开展每天半小时的晨光诵读活动。
中午时分,学校“雏鹰”广播站传来经典故事诵读声,让书香浸润校园的每个角落。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有书读,更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该校副校长王启梅说。
漫步校园,1个图书馆+6条走廊书吧+56个班级图书角构成的立体阅读网络,让书香触手可及。学校北校区藏书量达51983册,真正实现“把图书馆搬到学生身边”。
立体书网构建阅读生态
十堰市人民小学坚持实施“家校阅读共同体”计划,通过“阅读评价单”架起家校共育桥梁。
家长们每天记录亲子共读时光,提交阅读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优化调整教学方案。“以前孩子回家就知道玩手机,现在每天主动要求读书,变化太大了!”五年级(1)班学生杨鸿泽的妈妈说。
在五年级(8)班教室,刘飞老师正在利用 AI技术模拟《西游记》火焰山场景,引导学生用平板创作个性化故事结局。这种“科技+阅读”的创新实践,让经典著作在数字互动中焕发新生。
五年级(7)班学生洪炜的历史手抄报图文并茂,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跃然纸上。“以前总坐不住,读历史书让我找到了自信。”洪炜说。
该校教师万季敏、罗潇、石瑞娇作为“十堰讲书人”,他们讲述的阅读故事被《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收录。在市人民小学,已形成“教师领读—学生精读—家长伴读”的三维联动体系,让阅读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
在看图猜古诗比赛中,“古诗词小达人们”踊跃抢答。
书香浸润绽放文明之花
书香浸润,文明花开。当全体师生齐诵《一路书香一路阳光》时,舞台背景的学生手绘“阅读长卷”格外醒目。这是该校“大美教育”的缩影。
“我们不仅要教学生读好书,更要通过阅读培养‘美’的心灵:对经典的敬畏之美,对知识的渴求之美,对成长的期待之美。”王启梅说。
这份对阅读的执着与热爱,结出累累硕果。在语言艺术赛事中,该校学生成绩亮眼:六年级(9)班学生关梦钰连续两年在“曹灿杯”“中华好童声”等国赛中斩获金奖;五年级(11)班学生高锦程在2025年十堰市青少年春晚获“优秀小演员”;二年级(21)班学生黄前臻的作品《银杏树下的四季诗篇》分获国家级征文二等奖和省级书画一等奖……这些荣誉背后,是市人民小学“阅读—思考—创作”完整培养链的见证。(十堰日报 文、图/本报记者 吕超 见习记者 黄斌斌 通讯员 邹熙文)
发表时间:2025-04-24 来源:湖北文明网
4月15日,十堰市人民小学第三届“悦美”读书节五年级专场活动举行。以“最美人间四‘阅’天春风漫卷书香来”为主题,市人民小学用经典诵读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校园里,“让经典浸润生命、让阅读点亮未来”的教育理念正化作琅琅书声,浸润着每一颗童心的成长。
经典传诵唤醒文化基因
活动当天,五年级(11)班的学生们身着戏服,演绎《水浒传》“武松打虎”的经典场景。声情并茂的演出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在看图猜古诗比赛中,各班选派的4名“古诗词小达人”紧盯屏幕,抢答声此起彼伏,展现出孩子们深厚的诗词功底。
走进市人民小学,你会发现,阅读已成为这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上午8时,校园里传来清脆的诵读声。这是该校“书香班级”在开展每天半小时的晨光诵读活动。
中午时分,学校“雏鹰”广播站传来经典故事诵读声,让书香浸润校园的每个角落。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有书读,更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该校副校长王启梅说。
漫步校园,1个图书馆+6条走廊书吧+56个班级图书角构成的立体阅读网络,让书香触手可及。学校北校区藏书量达51983册,真正实现“把图书馆搬到学生身边”。
立体书网构建阅读生态
十堰市人民小学坚持实施“家校阅读共同体”计划,通过“阅读评价单”架起家校共育桥梁。
家长们每天记录亲子共读时光,提交阅读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优化调整教学方案。“以前孩子回家就知道玩手机,现在每天主动要求读书,变化太大了!”五年级(1)班学生杨鸿泽的妈妈说。
在五年级(8)班教室,刘飞老师正在利用 AI技术模拟《西游记》火焰山场景,引导学生用平板创作个性化故事结局。这种“科技+阅读”的创新实践,让经典著作在数字互动中焕发新生。
五年级(7)班学生洪炜的历史手抄报图文并茂,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跃然纸上。“以前总坐不住,读历史书让我找到了自信。”洪炜说。
该校教师万季敏、罗潇、石瑞娇作为“十堰讲书人”,他们讲述的阅读故事被《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收录。在市人民小学,已形成“教师领读—学生精读—家长伴读”的三维联动体系,让阅读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
在看图猜古诗比赛中,“古诗词小达人们”踊跃抢答。
书香浸润绽放文明之花
书香浸润,文明花开。当全体师生齐诵《一路书香一路阳光》时,舞台背景的学生手绘“阅读长卷”格外醒目。这是该校“大美教育”的缩影。
“我们不仅要教学生读好书,更要通过阅读培养‘美’的心灵:对经典的敬畏之美,对知识的渴求之美,对成长的期待之美。”王启梅说。
这份对阅读的执着与热爱,结出累累硕果。在语言艺术赛事中,该校学生成绩亮眼:六年级(9)班学生关梦钰连续两年在“曹灿杯”“中华好童声”等国赛中斩获金奖;五年级(11)班学生高锦程在2025年十堰市青少年春晚获“优秀小演员”;二年级(21)班学生黄前臻的作品《银杏树下的四季诗篇》分获国家级征文二等奖和省级书画一等奖……这些荣誉背后,是市人民小学“阅读—思考—创作”完整培养链的见证。(十堰日报 文、图/本报记者 吕超 见习记者 黄斌斌 通讯员 邹熙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