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竹溪县委宣传部获悉,竹溪县东门老街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将在今年“五一”开街迎客。届时,游客不仅能漫步古街感受六百年历史沉淀的韵味,还可参与“月宫灯会”“嫦娥对话”等活动,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解锁竹溪文旅融合新体验。
4月21日,记者走进竹溪县东门老街月宫池项目现场,只见月宫池内碧水微漾,倒映着徽派建筑的灰墙黛瓦,“水漾东门”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憨态可掬的月宫兔沐浴春光,与“嫦娥奔月”等景观相映成趣,为古街增添几分浪漫。
东门老街改造项目是竹溪县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在改造过程中,始终秉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保留了明代东城门、清代钟鼓楼等一批历史遗迹。作为项目核心区域,占地9600平方米的文商旅综合体——月宫池,将竹溪早市文化与月宫传说深度融合,打造出“一街一世界,一店一风情”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我们特意保留了传统市集的‘烟火气’,规划了早餐市集、烧烤夜市、主题餐饮等业态,其中30%为传统美食,如透过开放式厨房,游客可现场观看竹溪八大碗的制作全过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街区还引入智能导览系统,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聆听古街历史故事,参与“月宫寻宝”等互动游戏,体验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
老街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还激活了城市经济。据竹溪县文旅局统计,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就业岗位800余个,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5亿元。周边配套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非遗展示馆等设施同步投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老街环境变美了,游客会更多,我们的生意必将更加红火。”在东门老街经营早餐店的成云高兴地说。
“东门老街是竹溪的‘城市客厅’,我们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老街成为展示县域形象的窗口。”竹溪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以东门老街、武陵不夜城为核,串联黄花沟、偏头山泛武当森林康养片区等景点,打造“两日游”精品线路,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县文旅康养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十堰日报 记者周仑 特约记者郭军)
发表时间:2025-04-23 来源:湖北文明网
4月21日,记者从竹溪县委宣传部获悉,竹溪县东门老街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将在今年“五一”开街迎客。届时,游客不仅能漫步古街感受六百年历史沉淀的韵味,还可参与“月宫灯会”“嫦娥对话”等活动,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解锁竹溪文旅融合新体验。
4月21日,记者走进竹溪县东门老街月宫池项目现场,只见月宫池内碧水微漾,倒映着徽派建筑的灰墙黛瓦,“水漾东门”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憨态可掬的月宫兔沐浴春光,与“嫦娥奔月”等景观相映成趣,为古街增添几分浪漫。
东门老街改造项目是竹溪县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在改造过程中,始终秉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保留了明代东城门、清代钟鼓楼等一批历史遗迹。作为项目核心区域,占地9600平方米的文商旅综合体——月宫池,将竹溪早市文化与月宫传说深度融合,打造出“一街一世界,一店一风情”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我们特意保留了传统市集的‘烟火气’,规划了早餐市集、烧烤夜市、主题餐饮等业态,其中30%为传统美食,如透过开放式厨房,游客可现场观看竹溪八大碗的制作全过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街区还引入智能导览系统,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聆听古街历史故事,参与“月宫寻宝”等互动游戏,体验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
老街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还激活了城市经济。据竹溪县文旅局统计,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就业岗位800余个,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5亿元。周边配套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非遗展示馆等设施同步投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老街环境变美了,游客会更多,我们的生意必将更加红火。”在东门老街经营早餐店的成云高兴地说。
“东门老街是竹溪的‘城市客厅’,我们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老街成为展示县域形象的窗口。”竹溪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以东门老街、武陵不夜城为核,串联黄花沟、偏头山泛武当森林康养片区等景点,打造“两日游”精品线路,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县文旅康养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十堰日报 记者周仑 特约记者郭军)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