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书香探寻恩施人身边的城市书房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城市书房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延续着一方水土的文脉传承。分布在恩施州城各个社区、离老百姓最近的恩施书房,你去过几个?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州城部分恩施书房,带领读者共同品味城市里的芬芳书香。

小朋友共享阅读时光。(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阅读,能为一座城市带来有形的“颜值”和无形的“气质”。时下,建在“家门口”的恩施书房成了社区居民的“心头好”,不仅为城市的发展增添精神注脚,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富诗意。

沐浴在春光里,穿梭在城市间。在不经意的转角处,偶入恩施书房,不期而遇的宁静,时光仿佛变成慢镜头,一帧一帧等待人们品读。

一家城市书房,温暖了一座城。在这里,最开心的是市民

适宜的空间、温馨的布置、明亮的色彩……4月18日,走进州图书馆、州民族妇女儿童发展与服务中心联合打造的恩施书房,让人心情顿时明朗。当天晚上,室内书香弥漫,一场关注女性成长的读书会在这里如期举行,20多位女性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阅读体验。

读书分享现场。(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这家书房地处州城机场路,占地200余平方米,室内设计偏向年轻人的审美,配置图书5000余册,分为历史、人文、社科、经济、儿童类,满足市民不同阅读需求。

书房管理员向江林向记者透露,这家书房不仅设置了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还有“视障阅读角”,为视觉障碍读者提供触手可及的阅读服务。

书籍展示一角。(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这家书房地理位置优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家会进来坐一坐,看一会儿书。”向江林告诉记者,书房自去年6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读者3.4万人次,借阅书籍2.8万余册,深受市民喜爱。

在恩施书房,选一本书,坐在窗前,伴着洒落的阳光品茗、读书,是“90后”田芳的最爱。工作之余,她喜欢走路10分钟过来看书。

退休老师吴青莲也是这家书房的常客:“去年刚建好,我就来这里看书了。”在她看来,这里离家近、环境清幽,氛围很好。书房冬暖夏凉,空调开放,还免费提供热水。老人在这里可以读报纸、看杂志;学生在这里可以看书、做作业。

在州城,恩施书房的故事不是个案。在这里,“15分钟阅读圈”成为现实。近年来,恩施书房根据服务半径、人员流量、交通等因素科学布局,选择主要街道、大型社区、繁华商业街、商业楼宇等区域,不断开辟城市公共阅读服务新形态。

2021年7月,恩施高新区六角亭街道书院社区城市书房正式开馆,拉开了州城建设城市书房的序幕。近4年来,州城共建成恩施书房近30家,这些小而美、小而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逐渐串联起“15分钟阅读圈”。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走出家门,就能轻松找到可以安心阅读的地方。

家门口的文化空间,是市民贴近文化、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的有效“神器”。近年来,恩施州本级与恩施市本级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在州城共同打造恩施书房,以优质文化服务构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受阅读好时光。眼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风。

从书房走进心房,从城市名片到精神地标,恩施书房有无限可能

自恩施书房在州城落地生根以来,便被赋予多元的角色。在延续传统图书馆和书店为全民阅读提供空间的基础上,恩施书房开辟了新的空间。广大市民可依托书房,参与文化沙龙、阅读分享、作家读者见面会、非遗DIY、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恩施书房已然成为市民身边的精神家园。

从一家家恩施书房到一张张城市名片,再到一座座精神地标,在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休闲与阅读环境的同时,恩施书房逐渐成为群众追捧的城市文化“第三空间”,展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连日来,为迎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州城恩施书房更是精心策划打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图书阅读推广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读者共赴一场与书籍相关的浪漫约会。

4月20日上午9时,恩施老城恩施书房国学分馆迎来了清晨第一批读者。书架选书、智能借书、桌前坐定……窗外蓝天绿树,窗内翻书声沙沙作响,读者低头抬眼间便可以领略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读书日’的来源吗?”半小时后,“读恩施·品书香·润心灵”读书活动在工作人员和20多名小学生的互动中拉开序幕。现场,工作人员讲述“世界读书日”的来历,介绍恩施文化,教小朋友学习非遗剪纸,热闹非凡。

共同完成剪纸作品。(实习生 尹红慧 摄)

小朋友浏览图书。(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专心阅读。(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踏入这方寸之地,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几棵绿植点缀其间,为这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在恩施书房国学分馆管理员田轲看来,通过参与这些文化活动,小朋友在感受恩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相互间的交流,这种互动性使得活动的氛围更加活跃,也让“世界读书日”焕发新的生机。

一纸一韵。窗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室内纸上生花、书香弥漫。

当天上午10时,在恩施书房西湖社区分馆,“纸间谷雨 书香润心——非遗剪纸里的阅读时光”活动也正式拉开序幕。工作人员通过讲解节气知识和趣味剪纸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前茶鲜爽甘醇,雨前茶滋味浓厚,这与采摘时间和气候密切相关……”在“辨茶”环节,工作人员引导小朋友观察茶叶外形、闻香气、品滋味,在互动中了解茶文化。

该馆管理员胡萍萍认为,这些文化活动,深受家长、小朋友喜爱,大家的参与度很高,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

阅读的姿态,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剪影。每一场活动都是一个契机,让大家聚在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这一切,因为有了恩施书房的存在,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恩施书房黄泥坝分馆开展知行之星研学第三期活动,恩施书房国学分馆开展“读恩施·品书香·润心灵”读书会,恩施书房西湖社区分馆开展“纸间谷雨 书香润心——非遗剪纸里的阅读时光”活动,恩施书房金龙分馆开展“书香满社区,阅读伴友邻”活动……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让市民畅享阅读的无限可能,州城各恩施书房从4月19日至27日,陆续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市民可以一一解锁恩施书房阅读空间,感受浓浓书香。

阅读、交流、分享……在恩施书房,人们增进交流,拓展思维和认知的边界,通过阅读活动,开启生活的无限可能。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我们不妨走出家门,在城市的转角处,遇一缕书香。(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实习生 尹红慧

记者手记

让阅读融入生活

人间最美四月天。连日来,春风裹挟着槐花的甜香扑面而来,这样的好天气,似乎天生就适合与书为伴。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寻访州城部分恩施书房时看到,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正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阅读故事。

4月18日早晨,在老城恩施书房国学分馆,记者看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他们是今天读书活动的小嘉宾。活动还未开始,他们便在书房自觉阅读起来,绘本、科幻、科普类书籍非常抢手。也有小学生拿起哲学书籍翻阅,也许在他们这个年龄,并不知道哲学为何物,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探索知识的愿望。他们眼中,分明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新事物的好奇。

近年来,恩施州持续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为这里的崇文尚读传统赋予新的生命。于是,每到“世界读书日”之际,各级图书馆、新华书店、书房等陆续推出花样繁多的阅读活动,吸引人们的目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世界读书日”就像一个温馨的提醒,让我们停下匆匆脚步,重新审视阅读的意义。但是,在记者看来,阅读更多的时候是融入日常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仪式感。如今,读书有了更多选择,纸质书、电子书、碎片化阅读、精读、泛泛而读……无论哪一种选择,你读过的书会滋养你,会抚平内心的躁动,超然于世外。(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责任编辑:李欢

转角遇书香探寻恩施人身边的城市书房

发表时间:2025-04-23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城市书房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延续着一方水土的文脉传承。分布在恩施州城各个社区、离老百姓最近的恩施书房,你去过几个?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州城部分恩施书房,带领读者共同品味城市里的芬芳书香。

小朋友共享阅读时光。(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阅读,能为一座城市带来有形的“颜值”和无形的“气质”。时下,建在“家门口”的恩施书房成了社区居民的“心头好”,不仅为城市的发展增添精神注脚,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富诗意。

沐浴在春光里,穿梭在城市间。在不经意的转角处,偶入恩施书房,不期而遇的宁静,时光仿佛变成慢镜头,一帧一帧等待人们品读。

一家城市书房,温暖了一座城。在这里,最开心的是市民

适宜的空间、温馨的布置、明亮的色彩……4月18日,走进州图书馆、州民族妇女儿童发展与服务中心联合打造的恩施书房,让人心情顿时明朗。当天晚上,室内书香弥漫,一场关注女性成长的读书会在这里如期举行,20多位女性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阅读体验。

读书分享现场。(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这家书房地处州城机场路,占地200余平方米,室内设计偏向年轻人的审美,配置图书5000余册,分为历史、人文、社科、经济、儿童类,满足市民不同阅读需求。

书房管理员向江林向记者透露,这家书房不仅设置了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还有“视障阅读角”,为视觉障碍读者提供触手可及的阅读服务。

书籍展示一角。(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这家书房地理位置优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家会进来坐一坐,看一会儿书。”向江林告诉记者,书房自去年6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读者3.4万人次,借阅书籍2.8万余册,深受市民喜爱。

在恩施书房,选一本书,坐在窗前,伴着洒落的阳光品茗、读书,是“90后”田芳的最爱。工作之余,她喜欢走路10分钟过来看书。

退休老师吴青莲也是这家书房的常客:“去年刚建好,我就来这里看书了。”在她看来,这里离家近、环境清幽,氛围很好。书房冬暖夏凉,空调开放,还免费提供热水。老人在这里可以读报纸、看杂志;学生在这里可以看书、做作业。

在州城,恩施书房的故事不是个案。在这里,“15分钟阅读圈”成为现实。近年来,恩施书房根据服务半径、人员流量、交通等因素科学布局,选择主要街道、大型社区、繁华商业街、商业楼宇等区域,不断开辟城市公共阅读服务新形态。

2021年7月,恩施高新区六角亭街道书院社区城市书房正式开馆,拉开了州城建设城市书房的序幕。近4年来,州城共建成恩施书房近30家,这些小而美、小而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逐渐串联起“15分钟阅读圈”。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走出家门,就能轻松找到可以安心阅读的地方。

家门口的文化空间,是市民贴近文化、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的有效“神器”。近年来,恩施州本级与恩施市本级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在州城共同打造恩施书房,以优质文化服务构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受阅读好时光。眼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风。

从书房走进心房,从城市名片到精神地标,恩施书房有无限可能

自恩施书房在州城落地生根以来,便被赋予多元的角色。在延续传统图书馆和书店为全民阅读提供空间的基础上,恩施书房开辟了新的空间。广大市民可依托书房,参与文化沙龙、阅读分享、作家读者见面会、非遗DIY、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恩施书房已然成为市民身边的精神家园。

从一家家恩施书房到一张张城市名片,再到一座座精神地标,在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休闲与阅读环境的同时,恩施书房逐渐成为群众追捧的城市文化“第三空间”,展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连日来,为迎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州城恩施书房更是精心策划打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图书阅读推广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读者共赴一场与书籍相关的浪漫约会。

4月20日上午9时,恩施老城恩施书房国学分馆迎来了清晨第一批读者。书架选书、智能借书、桌前坐定……窗外蓝天绿树,窗内翻书声沙沙作响,读者低头抬眼间便可以领略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读书日’的来源吗?”半小时后,“读恩施·品书香·润心灵”读书活动在工作人员和20多名小学生的互动中拉开序幕。现场,工作人员讲述“世界读书日”的来历,介绍恩施文化,教小朋友学习非遗剪纸,热闹非凡。

共同完成剪纸作品。(实习生 尹红慧 摄)

小朋友浏览图书。(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专心阅读。(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摄)

踏入这方寸之地,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几棵绿植点缀其间,为这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在恩施书房国学分馆管理员田轲看来,通过参与这些文化活动,小朋友在感受恩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相互间的交流,这种互动性使得活动的氛围更加活跃,也让“世界读书日”焕发新的生机。

一纸一韵。窗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室内纸上生花、书香弥漫。

当天上午10时,在恩施书房西湖社区分馆,“纸间谷雨 书香润心——非遗剪纸里的阅读时光”活动也正式拉开序幕。工作人员通过讲解节气知识和趣味剪纸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前茶鲜爽甘醇,雨前茶滋味浓厚,这与采摘时间和气候密切相关……”在“辨茶”环节,工作人员引导小朋友观察茶叶外形、闻香气、品滋味,在互动中了解茶文化。

该馆管理员胡萍萍认为,这些文化活动,深受家长、小朋友喜爱,大家的参与度很高,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

阅读的姿态,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剪影。每一场活动都是一个契机,让大家聚在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这一切,因为有了恩施书房的存在,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恩施书房黄泥坝分馆开展知行之星研学第三期活动,恩施书房国学分馆开展“读恩施·品书香·润心灵”读书会,恩施书房西湖社区分馆开展“纸间谷雨 书香润心——非遗剪纸里的阅读时光”活动,恩施书房金龙分馆开展“书香满社区,阅读伴友邻”活动……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让市民畅享阅读的无限可能,州城各恩施书房从4月19日至27日,陆续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市民可以一一解锁恩施书房阅读空间,感受浓浓书香。

阅读、交流、分享……在恩施书房,人们增进交流,拓展思维和认知的边界,通过阅读活动,开启生活的无限可能。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我们不妨走出家门,在城市的转角处,遇一缕书香。(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实习生 尹红慧

记者手记

让阅读融入生活

人间最美四月天。连日来,春风裹挟着槐花的甜香扑面而来,这样的好天气,似乎天生就适合与书为伴。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寻访州城部分恩施书房时看到,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正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阅读故事。

4月18日早晨,在老城恩施书房国学分馆,记者看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他们是今天读书活动的小嘉宾。活动还未开始,他们便在书房自觉阅读起来,绘本、科幻、科普类书籍非常抢手。也有小学生拿起哲学书籍翻阅,也许在他们这个年龄,并不知道哲学为何物,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探索知识的愿望。他们眼中,分明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新事物的好奇。

近年来,恩施州持续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为这里的崇文尚读传统赋予新的生命。于是,每到“世界读书日”之际,各级图书馆、新华书店、书房等陆续推出花样繁多的阅读活动,吸引人们的目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世界读书日”就像一个温馨的提醒,让我们停下匆匆脚步,重新审视阅读的意义。但是,在记者看来,阅读更多的时候是融入日常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仪式感。如今,读书有了更多选择,纸质书、电子书、碎片化阅读、精读、泛泛而读……无论哪一种选择,你读过的书会滋养你,会抚平内心的躁动,超然于世外。(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周艳丽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