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襄阳市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地落实落细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3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襄阳市昭明小学少先队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让红烛精神照亮人生”主题队会活动。(资料图片) 襄阳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摄

心之所系,行之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浓浓深情,更是以法治之力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襄阳市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月2日,枣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宣讲团”成员、退役军人姚兴民和何肖颖走进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为该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宣讲。

“姚爷爷,您打仗时怕不怕?”“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26年做公益?”宣讲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和两位老兵交流互动。

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姚兴民和何肖颖一一回答,在回忆往昔岁月与畅想美好生活的场景中,把爱国报国、为民服务的种子种进学子心田。

“老兵的经历就是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他们的现场讲述能有效触动学生的爱国心弦,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王松坡说。

“听了老兵爷爷的讲述,我更加清楚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五年级学生刘雨辰说。

市昭明小学校内的萧楚女纪念馆是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校自建馆以来,以萧楚女的“红烛”精神为核心,成立了“红烛文化讲解团”,引导孩子们通过听、看、讲、演萧楚女的故事,让“红烛”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同时,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万余人次。

近年来,襄阳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不断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党教育、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

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襄阳市各中小学校利用清明节、建军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主题班会与英雄人物、重大纪念日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历史资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教育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大好河山等方方面面。

襄阳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基因厚重、红色资源丰富,流传着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

“大家请看,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团长苟在合……”近日,在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高恩熙站得笔直,声情并茂地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作志愿讲解。

高恩熙是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选拔的“小小讲解员”。选拔活动吸引了我市100余名中小学生报名,经过培训、层层选拔、综合评比等环节,最终11名学生脱颖而出,被聘任为“小小讲解员”。他们经常利用假期来到纪念馆志愿讲解,高恩熙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讲解员”志愿讲解服务、“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老少同声颂党恩”……在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1月25日下午,襄城区马王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大学生志愿者正在为放寒假的孩子们讲述萧楚女的故事,孩子们被那段红色故事深深吸引。萧楚女纪念馆还将经典广播剧目《萧楚女》“搬”进社区,厚植广大市民爱国主义情怀。

近年来,襄阳四中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远足到古隆中风景区,活动不仅磨砺了学生的意志,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每周坚持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每年国庆节前一周举行向国旗敬礼活动,寒暑假要求学生看望革命前辈,收集他们的感人事迹……市诸葛亮中学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襄阳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讲解员进校园、进社区,引导青少年了解襄阳革命历史,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红色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

让“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活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襄阳大地,一批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萧楚女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老河口市博物馆)……目前,襄阳市共有1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资政育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襄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化对史料的研究挖掘,广泛向社会征集文物,充实馆藏资源,规范展陈内容,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和参与感。

此外,襄阳市围绕本地革命先烈和先锋模范人物事迹编写出版了《热血襄魂——襄阳爱国主义教育故事集》《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建党百年襄阳大事纪实》《向阳之心》等红色书籍,拍摄了《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系列红色短视频,还组建了红色故事宣讲员队伍,用故事会、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讲述典型事迹,充分让“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活起来,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万安丽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让“红色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襄阳市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地落实落细

发表时间:2024-01-30 来源:湖北文明网

襄阳市昭明小学少先队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让红烛精神照亮人生”主题队会活动。(资料图片) 襄阳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摄

心之所系,行之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浓浓深情,更是以法治之力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襄阳市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月2日,枣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宣讲团”成员、退役军人姚兴民和何肖颖走进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为该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宣讲。

“姚爷爷,您打仗时怕不怕?”“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26年做公益?”宣讲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和两位老兵交流互动。

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姚兴民和何肖颖一一回答,在回忆往昔岁月与畅想美好生活的场景中,把爱国报国、为民服务的种子种进学子心田。

“老兵的经历就是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他们的现场讲述能有效触动学生的爱国心弦,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王松坡说。

“听了老兵爷爷的讲述,我更加清楚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五年级学生刘雨辰说。

市昭明小学校内的萧楚女纪念馆是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校自建馆以来,以萧楚女的“红烛”精神为核心,成立了“红烛文化讲解团”,引导孩子们通过听、看、讲、演萧楚女的故事,让“红烛”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同时,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万余人次。

近年来,襄阳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不断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党教育、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

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襄阳市各中小学校利用清明节、建军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主题班会与英雄人物、重大纪念日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历史资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教育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大好河山等方方面面。

襄阳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基因厚重、红色资源丰富,流传着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

“大家请看,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团长苟在合……”近日,在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高恩熙站得笔直,声情并茂地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作志愿讲解。

高恩熙是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选拔的“小小讲解员”。选拔活动吸引了我市100余名中小学生报名,经过培训、层层选拔、综合评比等环节,最终11名学生脱颖而出,被聘任为“小小讲解员”。他们经常利用假期来到纪念馆志愿讲解,高恩熙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讲解员”志愿讲解服务、“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老少同声颂党恩”……在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1月25日下午,襄城区马王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大学生志愿者正在为放寒假的孩子们讲述萧楚女的故事,孩子们被那段红色故事深深吸引。萧楚女纪念馆还将经典广播剧目《萧楚女》“搬”进社区,厚植广大市民爱国主义情怀。

近年来,襄阳四中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远足到古隆中风景区,活动不仅磨砺了学生的意志,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每周坚持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每年国庆节前一周举行向国旗敬礼活动,寒暑假要求学生看望革命前辈,收集他们的感人事迹……市诸葛亮中学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襄阳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讲解员进校园、进社区,引导青少年了解襄阳革命历史,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红色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

让“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活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襄阳大地,一批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萧楚女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老河口市博物馆)……目前,襄阳市共有1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资政育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襄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化对史料的研究挖掘,广泛向社会征集文物,充实馆藏资源,规范展陈内容,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和参与感。

此外,襄阳市围绕本地革命先烈和先锋模范人物事迹编写出版了《热血襄魂——襄阳爱国主义教育故事集》《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建党百年襄阳大事纪实》《向阳之心》等红色书籍,拍摄了《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系列红色短视频,还组建了红色故事宣讲员队伍,用故事会、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讲述典型事迹,充分让“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活起来,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万安丽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