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用心温暖“风雪夜归人”

A-   A+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14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阅读提要

过冬,不是一道季节题,而是一道治理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回应民生之急、民生之盼,才能让治理更有温度、民心更感温暖。

受冷空气影响,这几天湖北遭遇“断崖式”降温。不仅是湖北,全国多地也开启“速冻”模式,正在积极应对雨雪天气,保障生产生活。

群众温暖过冬,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大事。今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受洪涝灾较重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强调“东北冬季来得早、时间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谋划,提前行动,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 11月10日,立冬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门头沟区、保定涿州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到了冬天,老百姓能不能安全温暖过冬?还有什么生活困难?”总书记的关怀字字暖心。

过冬,不是一道季节题,而是一道治理题。“一秒入冬”的快进式转换,因为降温幅度大、太突然,很多人需要一个心理缓冲,但各级职能部门的对应却不能留有“缓冲”。困难群众的棉衣厚不厚?受灾群众的房屋暖不暖?户外劳动者的保障到不到位?每一个具体又细致的问题,在大降温、大寒潮面前,都需要有温暖的答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回应民生之急、民生之盼,才能让治理更有温度、民心更感温暖。

越是寒冷之时、困难之时,越要关注基层百姓、关注弱势群体。今年以来,湖北省遭受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局部地区灾情较严重。这些地方灾后重建的情况怎样,温暖过冬还需要提供哪些帮助,都需要相关部门放在心里,做在前面。11月8日,为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满载17万件棉被、棉衣等救灾物资的卡车从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和宜昌、黄冈、咸宁、恩施、十堰、荆州、襄阳等7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驶出。各地正在积极行动,细致摸排受灾群众的需求,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把这些急需物资分好、用好,让受灾群众感受到时刻被惦记、被关心,才能让民生保障这张大网越织越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人觉得有空调、有暖气、有厚衣物,温暖过冬不算大事。但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平原和山区的地理差异,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都需要我们眼睛向下、脚步下沉,把温暖和关怀送给急需群体。不让一个人受冻,把短板做长、做硬实,为困难群众兜好底,更能体现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气温骤降,风雨交加,很多考验正在路上。水、电、气的检查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农业生产的保温抗寒,户外作业的取暖保障……在大降温的考验中,增强底线思维,做到关口前移,抓实各项工作,把应对措施部署得更周密,把治理这道复杂方程式解答好,才能让“风雪夜归人”心里暖洋洋。(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责任编辑:李克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湖北日报评论】用心温暖“风雪夜归人”

发表时间:2023-11-14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阅读提要

过冬,不是一道季节题,而是一道治理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回应民生之急、民生之盼,才能让治理更有温度、民心更感温暖。

受冷空气影响,这几天湖北遭遇“断崖式”降温。不仅是湖北,全国多地也开启“速冻”模式,正在积极应对雨雪天气,保障生产生活。

群众温暖过冬,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大事。今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受洪涝灾较重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强调“东北冬季来得早、时间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谋划,提前行动,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 11月10日,立冬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门头沟区、保定涿州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到了冬天,老百姓能不能安全温暖过冬?还有什么生活困难?”总书记的关怀字字暖心。

过冬,不是一道季节题,而是一道治理题。“一秒入冬”的快进式转换,因为降温幅度大、太突然,很多人需要一个心理缓冲,但各级职能部门的对应却不能留有“缓冲”。困难群众的棉衣厚不厚?受灾群众的房屋暖不暖?户外劳动者的保障到不到位?每一个具体又细致的问题,在大降温、大寒潮面前,都需要有温暖的答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回应民生之急、民生之盼,才能让治理更有温度、民心更感温暖。

越是寒冷之时、困难之时,越要关注基层百姓、关注弱势群体。今年以来,湖北省遭受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局部地区灾情较严重。这些地方灾后重建的情况怎样,温暖过冬还需要提供哪些帮助,都需要相关部门放在心里,做在前面。11月8日,为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满载17万件棉被、棉衣等救灾物资的卡车从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和宜昌、黄冈、咸宁、恩施、十堰、荆州、襄阳等7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驶出。各地正在积极行动,细致摸排受灾群众的需求,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把这些急需物资分好、用好,让受灾群众感受到时刻被惦记、被关心,才能让民生保障这张大网越织越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人觉得有空调、有暖气、有厚衣物,温暖过冬不算大事。但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平原和山区的地理差异,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都需要我们眼睛向下、脚步下沉,把温暖和关怀送给急需群体。不让一个人受冻,把短板做长、做硬实,为困难群众兜好底,更能体现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气温骤降,风雨交加,很多考验正在路上。水、电、气的检查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农业生产的保温抗寒,户外作业的取暖保障……在大降温的考验中,增强底线思维,做到关口前移,抓实各项工作,把应对措施部署得更周密,把治理这道复杂方程式解答好,才能让“风雪夜归人”心里暖洋洋。(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