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要政治任务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A-   A+
发表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访谈嘉宾

洪向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

阅读提要

■“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党的理论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断是新时代的文化宣言,激励我们深刻领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提供重要遵循 明确时代要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谈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时强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首要政治任务”和“新的文化使命”,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怎样的方向指引和重要要求?

洪向华: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影响深远。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基本原则、重大着力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当代中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要把学理论与讲政治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理论中提高政治能力,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要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强调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七个着力”,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激扬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展现积极昂扬的使命担当,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交出优秀答卷。

党的理论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记者: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教育人民”为何在首要政治任务中?

洪向华: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丰富内涵,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党的理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彰显了党的理论的人民性特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扎根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善于概括提炼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理论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

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记者: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之后,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示再次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三个层面,体现出哪些深层的新要求?

洪向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断是新时代的文化宣言,激励我们深刻领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树立大历史观。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深刻认识孕育和发展于革命年代的革命文化,承载和延续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记忆”,使伟大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要深刻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辩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有机整体,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秉持开放包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伟大画卷。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既要保持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身立命之“根脉”的“不变”定力,又要立足现实之需,突破思想观念束缚,解答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让更多“变”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只有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源源不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活力。只有在创新过程中坚持守正,面对风云激荡和暗礁激流,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聚焦首要政治任务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发表时间:2023-10-23 来源:湖北文明网

访谈嘉宾

洪向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

阅读提要

■“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党的理论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断是新时代的文化宣言,激励我们深刻领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提供重要遵循 明确时代要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谈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时强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首要政治任务”和“新的文化使命”,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怎样的方向指引和重要要求?

洪向华: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影响深远。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基本原则、重大着力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当代中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要把学理论与讲政治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理论中提高政治能力,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要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强调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七个着力”,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激扬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展现积极昂扬的使命担当,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交出优秀答卷。

党的理论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记者: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教育人民”为何在首要政治任务中?

洪向华: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丰富内涵,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党的理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彰显了党的理论的人民性特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扎根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善于概括提炼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理论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

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记者: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之后,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示再次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三个层面,体现出哪些深层的新要求?

洪向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断是新时代的文化宣言,激励我们深刻领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树立大历史观。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深刻认识孕育和发展于革命年代的革命文化,承载和延续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记忆”,使伟大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要深刻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辩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有机整体,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秉持开放包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伟大画卷。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既要保持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身立命之“根脉”的“不变”定力,又要立足现实之需,突破思想观念束缚,解答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让更多“变”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只有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源源不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活力。只有在创新过程中坚持守正,面对风云激荡和暗礁激流,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