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童心绘本剧场”、文艺汇演、“科普小课堂”、“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亲子实践、研学……暑期,荆门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传递书香,传承历史,企图用各种特色活动让文化之美沁润民心。截至今年8月,荆门市艺术院团进景区36次,演出节目50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70余万人次。
音乐响起,整齐的队形开始舞动,舞姿轻缓又优美,每个“舞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8月22日上午记者在东宝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楼舞蹈室看到的场景。这些所谓的“舞者”是英姿民族舞蹈队的队员,“我们现在一共是30人,正在排练广场舞《情系茉莉花》。”舞蹈队创始人李军英介绍。
英姿民族舞蹈队排练现场。董玉 摄
《情系茉莉花》在8月初举办的“文化力量·民间精彩”2023年荆门市群众广场舞展演中获得一等奖。“9月份,我们舞蹈队还要去黄冈参加‘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全省群众舞蹈展演活动,所以正在加紧排练。”据李军英介绍,她在2005年创建了英姿舞蹈队,至今已有18年了,“从一开始的几个人跟着我学,到几十人,又到上百人,甚至上千人,一波一波的,我们舞蹈队其实培养了很多的舞蹈人才,而且也很受群众关注,前前后后吸引很多人加入我们。”
“文化力量·民间精彩”2023年荆门市群众广场舞展演现场。郭梦娇 摄
刘芳便是后来的加入者之一,“我来这个舞蹈队有5年了,参加舞蹈队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改变。”聊起舞蹈队以及和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刘芳感受很深,“比如说我以前的膝盖不好,通过跳舞锻炼,身体更健康了。在心理方面,舞蹈队的这些姐妹就像家人一样,和她们一起跳舞,心情很愉悦,很开心,而且也陶冶了情操。”
刘芳的感受来源于英姿民族舞蹈队参加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市级的群众广场舞展演,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个体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事实上,刘芳及其所在的英姿民族舞蹈队是全市暑期文化活动的缩影。研学、“童心绘本剧场”、文艺汇演、“科普小课堂”……暑期,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场馆积极发挥现有的场地和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7月中旬,市图书馆举行了首场“童心绘本剧场”——《冥王星寻亲记》科普黑光剧活动,借助绘本剧表演方式,让小朋友们身临其境感受科学之美,在暑期大力推动了亲子绘本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进而鼓励家长及社会广泛关注亲子阅读。首场活动现场有100多组亲子家庭观看展演。之后,在7月底,“视听盛宴,绮梦之旅”文艺汇演登场,同样是文化活动,“视听盛宴,绮梦之旅”文艺汇演是让孩子们表演节目,在节目中收获成长。
小朋友全神贯注观看绘本剧场。李亚群 摄
暑假接近尾声,市图书馆在8月26日举办了最后一场“童心绘本剧场”——光影剧《猪八戒吃西瓜》,现场有160多组亲子家庭观看演出。“我最喜欢这一期的《猪八戒吃西瓜》,太有趣了!我也体会到自己不能像猪八戒一样懒惰和吃独食。”每一期都跟着妈妈来看绘本剧场的胡可欣说。
同样是面对学生群体,与市图书馆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同,市博物馆的暑期活动主打“研学”。
据了解,市博物馆在7月23日举行了第一期研学夏令营,主题是“奇遇幻想·梦回商周”,通过观赏文物、课程解锁、智力闯关、文物绘画、趣味文物拼图等环节,让青少年在和文物的互动中感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市博物馆办公室工作人员丁纯告诉记者,暑期总共举办了4场研学活动,共100余人参与,“我们是面向社会招募,每次招募令一发,都有非常多的人报名,基本上半天就可以招满。”丁纯说。
一件件精美文物的背后蕴含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市博物馆通过开展一次次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让青少年置身历史的隧道,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感受璀璨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进而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其求真探索的学习精神,让历史文化沁润青少年的心灵。
除了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在爱飞客国家级研学基地举办的“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中,我市充分挖掘航空资源的“书本”功能,围绕航空研学主线,瞄准航空文化、飞行安全、飞行体验、航空创意四个方向,创新开发无人机航模、模拟飞行驾驶、人工智能等课程,运用现场教学+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的新方式丰富航空研学形式。据统计,爱飞客极客公园7—8月累计接待研学团队约10143人次。截至今年8月,全市艺术院团进景区36次,演出节目50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70余万人。
市民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内参观。吴浩 摄
当下,荆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正在试运行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同时馆内正举办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荆门建市40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出时间截至9月21日。
城市规划展览馆内市民正在体验。吴浩 摄
不管是丰富群众生活的广场舞展演,还是培养青少年兴趣的亲子绘本阅读,抑或是传承历史文化的研学,全市暑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正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群体,将本土的特色文化推到民众面前,沁润民心。(荆门日报 记者 董玉 通讯员 李亚群 全秦毅)
发表时间:2023-08-30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阅读提示:“童心绘本剧场”、文艺汇演、“科普小课堂”、“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亲子实践、研学……暑期,荆门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传递书香,传承历史,企图用各种特色活动让文化之美沁润民心。截至今年8月,荆门市艺术院团进景区36次,演出节目50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70余万人次。
音乐响起,整齐的队形开始舞动,舞姿轻缓又优美,每个“舞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8月22日上午记者在东宝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楼舞蹈室看到的场景。这些所谓的“舞者”是英姿民族舞蹈队的队员,“我们现在一共是30人,正在排练广场舞《情系茉莉花》。”舞蹈队创始人李军英介绍。
英姿民族舞蹈队排练现场。董玉 摄
《情系茉莉花》在8月初举办的“文化力量·民间精彩”2023年荆门市群众广场舞展演中获得一等奖。“9月份,我们舞蹈队还要去黄冈参加‘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全省群众舞蹈展演活动,所以正在加紧排练。”据李军英介绍,她在2005年创建了英姿舞蹈队,至今已有18年了,“从一开始的几个人跟着我学,到几十人,又到上百人,甚至上千人,一波一波的,我们舞蹈队其实培养了很多的舞蹈人才,而且也很受群众关注,前前后后吸引很多人加入我们。”
“文化力量·民间精彩”2023年荆门市群众广场舞展演现场。郭梦娇 摄
刘芳便是后来的加入者之一,“我来这个舞蹈队有5年了,参加舞蹈队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改变。”聊起舞蹈队以及和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刘芳感受很深,“比如说我以前的膝盖不好,通过跳舞锻炼,身体更健康了。在心理方面,舞蹈队的这些姐妹就像家人一样,和她们一起跳舞,心情很愉悦,很开心,而且也陶冶了情操。”
刘芳的感受来源于英姿民族舞蹈队参加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市级的群众广场舞展演,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个体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事实上,刘芳及其所在的英姿民族舞蹈队是全市暑期文化活动的缩影。研学、“童心绘本剧场”、文艺汇演、“科普小课堂”……暑期,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场馆积极发挥现有的场地和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7月中旬,市图书馆举行了首场“童心绘本剧场”——《冥王星寻亲记》科普黑光剧活动,借助绘本剧表演方式,让小朋友们身临其境感受科学之美,在暑期大力推动了亲子绘本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进而鼓励家长及社会广泛关注亲子阅读。首场活动现场有100多组亲子家庭观看展演。之后,在7月底,“视听盛宴,绮梦之旅”文艺汇演登场,同样是文化活动,“视听盛宴,绮梦之旅”文艺汇演是让孩子们表演节目,在节目中收获成长。
小朋友全神贯注观看绘本剧场。李亚群 摄
暑假接近尾声,市图书馆在8月26日举办了最后一场“童心绘本剧场”——光影剧《猪八戒吃西瓜》,现场有160多组亲子家庭观看演出。“我最喜欢这一期的《猪八戒吃西瓜》,太有趣了!我也体会到自己不能像猪八戒一样懒惰和吃独食。”每一期都跟着妈妈来看绘本剧场的胡可欣说。
同样是面对学生群体,与市图书馆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同,市博物馆的暑期活动主打“研学”。
据了解,市博物馆在7月23日举行了第一期研学夏令营,主题是“奇遇幻想·梦回商周”,通过观赏文物、课程解锁、智力闯关、文物绘画、趣味文物拼图等环节,让青少年在和文物的互动中感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市博物馆办公室工作人员丁纯告诉记者,暑期总共举办了4场研学活动,共100余人参与,“我们是面向社会招募,每次招募令一发,都有非常多的人报名,基本上半天就可以招满。”丁纯说。
一件件精美文物的背后蕴含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市博物馆通过开展一次次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让青少年置身历史的隧道,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感受璀璨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进而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其求真探索的学习精神,让历史文化沁润青少年的心灵。
除了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在爱飞客国家级研学基地举办的“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中,我市充分挖掘航空资源的“书本”功能,围绕航空研学主线,瞄准航空文化、飞行安全、飞行体验、航空创意四个方向,创新开发无人机航模、模拟飞行驾驶、人工智能等课程,运用现场教学+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的新方式丰富航空研学形式。据统计,爱飞客极客公园7—8月累计接待研学团队约10143人次。截至今年8月,全市艺术院团进景区36次,演出节目50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70余万人。
市民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内参观。吴浩 摄
当下,荆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正在试运行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同时馆内正举办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荆门建市40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出时间截至9月21日。
城市规划展览馆内市民正在体验。吴浩 摄
不管是丰富群众生活的广场舞展演,还是培养青少年兴趣的亲子绘本阅读,抑或是传承历史文化的研学,全市暑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正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群体,将本土的特色文化推到民众面前,沁润民心。(荆门日报 记者 董玉 通讯员 李亚群 全秦毅)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