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织就金色童年,文明实践绘出精彩暑假。
近年来,生态禀赋的大美东西湖,长成产业兴旺、活力迸发的实力临空港,成为90余万人安居乐业之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东西湖牢记“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殷殷嘱托,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服务未成年人的工作中走深走实。
过去两个月的暑假,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如火如荼。全区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要阵地,重点围绕暑期关爱行动,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服务青少年,组织活动近2000场次,服务青少年7.6万人次,让辖区少年儿童乐享暑期生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上线”,东西湖暑期生活“上新”。东西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主题教育“新载体”,将教室里的托管搬到博物馆、工业园、乡野田园、林间湖畔等“新课堂”,用暑期关爱行动凝聚辖区各部门、各团体的志愿服务力量,当好少年儿童暑期“新家长”,凝心聚力营造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图景。
“新载体”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有种力量传递着古今薪火,大浪淘沙,尽显英雄豪情……”东西湖“红领巾朗诵队”的孩子们分角色、分声部诵读《中国脊梁》,童声悦耳、字字铿锵。
“数字乐开花,符号提醒他:学习要勤奋,长大为国家!”这场幽默生动的儿童剧《3+2=5?》引得观众捧腹,舞台上从道具到布景再到台词、走位,均由东西湖“红领巾剧团”的30名孩子在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创作编排而成。
东西湖“红领巾剧团”演绎《3+2=5?》儿童剧。
品读经典、演绎经典,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今年春季,东西湖区启动“红领巾朗诵队”“红领巾剧团”训练营,让少年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汲取红色力量呈现经典魅力。“‘红领巾剧团’正在创排《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和《二小放牛郎》,这些剧目将在新学期走进东西湖社区和校园。”乐秀少儿编钟诗舞乐团负责人介绍。
罗芳校长与培训学生互行鞠躬礼。
“罗老师早上好!”“小朋友们好!”罗芳礼乐艺术培训学校门口,两名前来参加舞蹈培训的孩子来到校长罗芳面前,与她互行鞠躬礼问候。作为儿童艺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罗芳将中华礼仪融入学校培训课程,“家庭生活礼仪、礼貌用语、日常社交礼仪等都是我们课前必学项目。”罗芳介绍,“礼乐艺术”中“礼”字在前,也是她对儿童教育的初心。
吴家山第四小学开展管乐艺术社团活动。
鞠躬礼等文明礼仪场景,在东西湖鑫桥社区时常见到,这与罗芳多年进社区开展礼仪培训息息相关。“我把中华传统故事里的礼仪演绎出来,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深刻体会中华礼仪中的学问。”站姿、坐姿、走姿、待人接物的方式罗芳都耐心示范教导,孩子们听得懂、学得到。暑假期间,社区不少亲子家庭报名参加她的公益礼仪课。旁听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遇到长辈会主动上前行礼,“这是暑期礼仪课给我们家长带来的大惊喜。”
花城社区托管班的孩子走进辛亥革命博物馆。
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的“小小宣讲员”为东西湖暑期夏令营青少年宣讲百年党史。
湖北小曲非遗传唱走进24个社区,诗、乐、舞的新形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花城社区、丽水社区等近200名青少年走进长江文明馆,身临其境感受长江与世界大河的壮丽;常青花园社区、恋湖社区、东新社区、金泰社区等300余名少年儿童分批探访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以鲜活历史培养家国情怀;黄狮海社区50名青少年打卡东西湖区文化馆,参与互动问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让武汉伢会唱家乡歌;用“手指舞+说唱”讲述廉洁故事;在愚公物流园开展建军节红色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主题教育载体,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理想信念、立德修身、法治安全等教育融入暑期生活,入脑入心,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课堂”让社会研学有声有色
“你身边有机器人么?”“机器人能完成哪些工作?”“机器人会代替人类么?”……8月5日,一群爱好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在东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启了一场机器人探索之旅。接下来的四个周末,他们将在这里认识机器人并搭建自己的机器人。
东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成长营活动。
除了“机器人”等主题的成长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区里虚拟现实体验、全息互动沙盘、机器臂等器材教具暑假期间吸引不少孩子前来打卡;旁边摆满青少年读物的书屋时常座无虚席。“看到喜欢的文章或段落,我会在‘朗读亭’录制分享,这很酷!”几乎每天到此阅读的李梓菡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满足青少年需求,中心打造了职工书屋、志愿者之家、大众科普区、群众小舞台、文明直播间等多个功能区,“各功能区利用率非常高,除了周一至周五常规开放日,我们特地增加了周六为开放日。”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大大小小140余个文明实践阵地均开启了有“知”有味的暑假模式。
常青花园青少年空间托管班特色音乐课。
“彝族、布依族、白族的扎染各有特色,我们来动手做出自己的扎染作品吧。”常青花园青少年空间“木星手作坊”内,孩子们了解扎染技艺后,便进入扎染创作阶段。除了这间墙面挂满手作工具的“木星手作坊”,这里的金星小厨房、地球文化城、SHOW我星空、动感天王星、太阳城堡等12个功能室各具特色。“今年暑假我们开展了55节托管班课程,两个月共2239人次少年儿童参与托管。”空间负责人介绍。暑假期间,辖区39个青少年空间全部开放,思想引领、非遗传承、创意美育、科技创新、国学文化等19类近2000节课程走进各个社区,惠及辖区近7.6万余人次少年儿童。
白鹤嘴社区暑期托管班到慈惠亲子鹿园研学。
“如果遍地是垃圾,湖泊和土壤被污染,我们就再也看不到自由自在的小鹿,这让我明白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慈惠小学五年级的余诗妍在日记中记录了一场特别的暑期托管经历。8月初,余诗妍与白鹤嘴社区40多名小伙伴来到慈惠亲子鹿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游园研学。他们在这里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制作飞行器、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鹿园蝉声阵阵,憨态可掬的鸵鸟在草地上结伴而行,茂林里时不时窜出小鹿,在绿野仙踪般的林荫小路上邂逅兔子、松鼠、孔雀,孩子们尽情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东西湖暑期托管班带领少年儿童走进皇冠幸福里等工业园研学基地。
东西湖东部,沿府河岸线绵延8公里的梧桐雨建起,成为城中天然滨水乐园,孩子们骑行、滑板、攀岩尽情挥洒汗水,在“有熊部落”“奇幻森林”享受欢乐时光;中部,临空港文化中心读书沙龙、儿童剧、音乐剧场连番上演;西部,从慈惠到石榴红村沿汉江蜿蜒4.6公里,亲子鹿园、亲子菜园、童梦空间、村史馆等田园研学基地沿线布局。产城融合发展,辖区产业园为少年儿童开设研学基地,一批批青少年暑期走进益海嘉里、皇冠幸福里、良品铺子、周黑鸭等产业园区,开启奇妙的工业研学之旅……东西湖版图上,田园、湖泊、产业、人文成为少年儿童暑期最生动的“新课堂”。
“新家长”让少年儿童可亲可敬
“黄梅戏、折纸手工、超轻黏土,同样的主题我会根据每个社区具体情况来定制课程。”刚上完严家渡社区暑期托管班的手工课,蒋国庆便忙着准备明天兴达社区的教案。这个暑假,他和为乐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的十余位社工一样,忙于创新开展暑期托管课程。音乐、舞蹈、武术、篮球、阅读,各有专攻的社工老师成为托管班孩子们眼中的“百变达人”;润芽、予爱、艺书、乐秀、达仁等10余家社会组织,在青少年教育领域各有侧重,他们用专业的服务为孩子们打造了精彩的暑期课堂。
为乐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社工蒋国庆教孩子们扎染。
武汉理工大学志愿者、力翰教育集团志愿者为孩子提供专业课程。
7月初,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22级学生易晗来到东西湖投身暑期托管志愿服务。不久前,她和几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为将军路一群特殊儿童策划了一次特别的托管班。“我们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我们收获了满满的认可。”易晗表示明年暑假还要来做志愿者。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恒青”党员志愿服务队带着趣味英语课走进社区,带领孩子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截至目前,武汉高校近200名大学生来到东西湖,用专业温馨的服务丰富着青少年的暑假生活。
到“人民法庭”充当神气小法官,扮小小快递员演绎精彩情景剧……今年7月,团区委、区科协等部门链接青少年服务资源进驻东西湖物流园区,为湖北中通公司职工子女开办托管班。“我们夫妻俩都在中通上班,平时工作忙,节假日更没时间看娃,暑期托管帮我们解了难题。”一位快递员工表示。据介绍,明年辖区新业态产业园里还将开办更多暑期托管班。
东西湖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为少年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东西湖用文明实践解决暑期看护难题。合兴里社区“薪火传”党员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驻守社区图书室,开展暑期阅读活动;碧海社区刘天顺老兵服务团为康乐佳自闭儿童中心的孩子理发、打扫卫生,成为孩子们最信赖的人……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志愿团队、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暑期关爱行动,当好少年儿童“新家长”,为在东西湖创业就业的青年群体子女打造高品质的暑期生活。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从小参加社区暑期托管的初三学生王子英,如今以志愿者身份回到社区托管班;一位接受托管班志愿者特别照顾的残疾孩子的母亲,这个夏天主动加入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经暑期托管班课程培育的小小主持人,节假日在街道社区的活动现场义务主持;参加湖北小曲传唱的小学生逐渐走上非遗传承之路……前不久,2023年度东西湖区“新时代好少年”名单出炉,20名中小学生优秀品质的故事在辖区流传,他们的故事又将激励一批批青少年投身文明实践,续写新时代好少年华章。(武汉宣传、武汉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3-08-29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东西湖织就金色童年,文明实践绘出精彩暑假。
近年来,生态禀赋的大美东西湖,长成产业兴旺、活力迸发的实力临空港,成为90余万人安居乐业之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东西湖牢记“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殷殷嘱托,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服务未成年人的工作中走深走实。
过去两个月的暑假,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如火如荼。全区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要阵地,重点围绕暑期关爱行动,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服务青少年,组织活动近2000场次,服务青少年7.6万人次,让辖区少年儿童乐享暑期生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上线”,东西湖暑期生活“上新”。东西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主题教育“新载体”,将教室里的托管搬到博物馆、工业园、乡野田园、林间湖畔等“新课堂”,用暑期关爱行动凝聚辖区各部门、各团体的志愿服务力量,当好少年儿童暑期“新家长”,凝心聚力营造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图景。
“新载体”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有种力量传递着古今薪火,大浪淘沙,尽显英雄豪情……”东西湖“红领巾朗诵队”的孩子们分角色、分声部诵读《中国脊梁》,童声悦耳、字字铿锵。
“数字乐开花,符号提醒他:学习要勤奋,长大为国家!”这场幽默生动的儿童剧《3+2=5?》引得观众捧腹,舞台上从道具到布景再到台词、走位,均由东西湖“红领巾剧团”的30名孩子在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创作编排而成。
东西湖“红领巾剧团”演绎《3+2=5?》儿童剧。
品读经典、演绎经典,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今年春季,东西湖区启动“红领巾朗诵队”“红领巾剧团”训练营,让少年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汲取红色力量呈现经典魅力。“‘红领巾剧团’正在创排《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和《二小放牛郎》,这些剧目将在新学期走进东西湖社区和校园。”乐秀少儿编钟诗舞乐团负责人介绍。
罗芳校长与培训学生互行鞠躬礼。
“罗老师早上好!”“小朋友们好!”罗芳礼乐艺术培训学校门口,两名前来参加舞蹈培训的孩子来到校长罗芳面前,与她互行鞠躬礼问候。作为儿童艺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罗芳将中华礼仪融入学校培训课程,“家庭生活礼仪、礼貌用语、日常社交礼仪等都是我们课前必学项目。”罗芳介绍,“礼乐艺术”中“礼”字在前,也是她对儿童教育的初心。
吴家山第四小学开展管乐艺术社团活动。
鞠躬礼等文明礼仪场景,在东西湖鑫桥社区时常见到,这与罗芳多年进社区开展礼仪培训息息相关。“我把中华传统故事里的礼仪演绎出来,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深刻体会中华礼仪中的学问。”站姿、坐姿、走姿、待人接物的方式罗芳都耐心示范教导,孩子们听得懂、学得到。暑假期间,社区不少亲子家庭报名参加她的公益礼仪课。旁听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遇到长辈会主动上前行礼,“这是暑期礼仪课给我们家长带来的大惊喜。”
花城社区托管班的孩子走进辛亥革命博物馆。
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的“小小宣讲员”为东西湖暑期夏令营青少年宣讲百年党史。
湖北小曲非遗传唱走进24个社区,诗、乐、舞的新形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花城社区、丽水社区等近200名青少年走进长江文明馆,身临其境感受长江与世界大河的壮丽;常青花园社区、恋湖社区、东新社区、金泰社区等300余名少年儿童分批探访党员常青政治生活馆,以鲜活历史培养家国情怀;黄狮海社区50名青少年打卡东西湖区文化馆,参与互动问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让武汉伢会唱家乡歌;用“手指舞+说唱”讲述廉洁故事;在愚公物流园开展建军节红色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主题教育载体,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理想信念、立德修身、法治安全等教育融入暑期生活,入脑入心,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课堂”让社会研学有声有色
“你身边有机器人么?”“机器人能完成哪些工作?”“机器人会代替人类么?”……8月5日,一群爱好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在东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启了一场机器人探索之旅。接下来的四个周末,他们将在这里认识机器人并搭建自己的机器人。
东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成长营活动。
除了“机器人”等主题的成长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区里虚拟现实体验、全息互动沙盘、机器臂等器材教具暑假期间吸引不少孩子前来打卡;旁边摆满青少年读物的书屋时常座无虚席。“看到喜欢的文章或段落,我会在‘朗读亭’录制分享,这很酷!”几乎每天到此阅读的李梓菡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满足青少年需求,中心打造了职工书屋、志愿者之家、大众科普区、群众小舞台、文明直播间等多个功能区,“各功能区利用率非常高,除了周一至周五常规开放日,我们特地增加了周六为开放日。”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大大小小140余个文明实践阵地均开启了有“知”有味的暑假模式。
常青花园青少年空间托管班特色音乐课。
“彝族、布依族、白族的扎染各有特色,我们来动手做出自己的扎染作品吧。”常青花园青少年空间“木星手作坊”内,孩子们了解扎染技艺后,便进入扎染创作阶段。除了这间墙面挂满手作工具的“木星手作坊”,这里的金星小厨房、地球文化城、SHOW我星空、动感天王星、太阳城堡等12个功能室各具特色。“今年暑假我们开展了55节托管班课程,两个月共2239人次少年儿童参与托管。”空间负责人介绍。暑假期间,辖区39个青少年空间全部开放,思想引领、非遗传承、创意美育、科技创新、国学文化等19类近2000节课程走进各个社区,惠及辖区近7.6万余人次少年儿童。
白鹤嘴社区暑期托管班到慈惠亲子鹿园研学。
“如果遍地是垃圾,湖泊和土壤被污染,我们就再也看不到自由自在的小鹿,这让我明白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慈惠小学五年级的余诗妍在日记中记录了一场特别的暑期托管经历。8月初,余诗妍与白鹤嘴社区40多名小伙伴来到慈惠亲子鹿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游园研学。他们在这里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制作飞行器、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鹿园蝉声阵阵,憨态可掬的鸵鸟在草地上结伴而行,茂林里时不时窜出小鹿,在绿野仙踪般的林荫小路上邂逅兔子、松鼠、孔雀,孩子们尽情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东西湖暑期托管班带领少年儿童走进皇冠幸福里等工业园研学基地。
东西湖东部,沿府河岸线绵延8公里的梧桐雨建起,成为城中天然滨水乐园,孩子们骑行、滑板、攀岩尽情挥洒汗水,在“有熊部落”“奇幻森林”享受欢乐时光;中部,临空港文化中心读书沙龙、儿童剧、音乐剧场连番上演;西部,从慈惠到石榴红村沿汉江蜿蜒4.6公里,亲子鹿园、亲子菜园、童梦空间、村史馆等田园研学基地沿线布局。产城融合发展,辖区产业园为少年儿童开设研学基地,一批批青少年暑期走进益海嘉里、皇冠幸福里、良品铺子、周黑鸭等产业园区,开启奇妙的工业研学之旅……东西湖版图上,田园、湖泊、产业、人文成为少年儿童暑期最生动的“新课堂”。
“新家长”让少年儿童可亲可敬
“黄梅戏、折纸手工、超轻黏土,同样的主题我会根据每个社区具体情况来定制课程。”刚上完严家渡社区暑期托管班的手工课,蒋国庆便忙着准备明天兴达社区的教案。这个暑假,他和为乐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的十余位社工一样,忙于创新开展暑期托管课程。音乐、舞蹈、武术、篮球、阅读,各有专攻的社工老师成为托管班孩子们眼中的“百变达人”;润芽、予爱、艺书、乐秀、达仁等10余家社会组织,在青少年教育领域各有侧重,他们用专业的服务为孩子们打造了精彩的暑期课堂。
为乐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社工蒋国庆教孩子们扎染。
武汉理工大学志愿者、力翰教育集团志愿者为孩子提供专业课程。
7月初,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22级学生易晗来到东西湖投身暑期托管志愿服务。不久前,她和几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为将军路一群特殊儿童策划了一次特别的托管班。“我们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我们收获了满满的认可。”易晗表示明年暑假还要来做志愿者。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恒青”党员志愿服务队带着趣味英语课走进社区,带领孩子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截至目前,武汉高校近200名大学生来到东西湖,用专业温馨的服务丰富着青少年的暑假生活。
到“人民法庭”充当神气小法官,扮小小快递员演绎精彩情景剧……今年7月,团区委、区科协等部门链接青少年服务资源进驻东西湖物流园区,为湖北中通公司职工子女开办托管班。“我们夫妻俩都在中通上班,平时工作忙,节假日更没时间看娃,暑期托管帮我们解了难题。”一位快递员工表示。据介绍,明年辖区新业态产业园里还将开办更多暑期托管班。
东西湖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为少年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东西湖用文明实践解决暑期看护难题。合兴里社区“薪火传”党员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驻守社区图书室,开展暑期阅读活动;碧海社区刘天顺老兵服务团为康乐佳自闭儿童中心的孩子理发、打扫卫生,成为孩子们最信赖的人……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志愿团队、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暑期关爱行动,当好少年儿童“新家长”,为在东西湖创业就业的青年群体子女打造高品质的暑期生活。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从小参加社区暑期托管的初三学生王子英,如今以志愿者身份回到社区托管班;一位接受托管班志愿者特别照顾的残疾孩子的母亲,这个夏天主动加入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经暑期托管班课程培育的小小主持人,节假日在街道社区的活动现场义务主持;参加湖北小曲传唱的小学生逐渐走上非遗传承之路……前不久,2023年度东西湖区“新时代好少年”名单出炉,20名中小学生优秀品质的故事在辖区流传,他们的故事又将激励一批批青少年投身文明实践,续写新时代好少年华章。(武汉宣传、武汉文明网)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