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模范 弘扬湖北精神】陈立昌:只要还能走还能说会一直干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1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陈立昌(右三)在调解中 受访者供图

“我参与调解的每一起案件,看起来是小事,但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事、要紧事,作为调解员,化解一起案件,就能够解开群众的心结,工作非常有意义。”这是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首席调解员陈立昌的工作心得。

今年73岁的陈立昌从事调解工作23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60余起,无一起投诉、无一起上访、无一起民转刑案件,成功率99%,群众满意率100%。他总结出“四心、四情、三部曲、八个字”工作法,是群众心中的“金牌调解员”,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平安卫士、湖北好人、武汉市金牌调解员等称号。近日,陈立昌入选第九届湖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一顿饭让同事化干戈为玉帛

8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陈立昌时,他正在山东威海。当天,他接到了社区的电话,一起水管漏水纠纷需要他解决,他正盘算着回武汉。

妻子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身患糖尿病。一周前,陈立昌陪伴老伴前往山东威海休养。这是陈立昌少有的不在调解岗位上的日子。他告诉记者,这个月有几件案件即将出判决结果,他还是需要赶回武汉解决后续事宜。

陈立昌的父亲是一位抗日老战士,陈立昌戴上红领巾的那天,父亲对他说:“以后你是少先队员了,能帮助别人的就去帮,能做的事就多做。”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陈立昌从小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

早在工作的时候,陈立昌善于调解的本领就已经显现。1970年,20岁的陈立昌进入黄石一火电厂工作。一日,他发现同一寝室的两位同事因工作失误被师傅批评,开始闹矛盾。了解得知了原委后,陈立昌自掏腰包邀请两人一起吃饭,借着酒劲把话说开,化干戈为玉帛。从那以后,陈世昌经常帮单位同事调解各种矛盾。

为调解一起纠纷奔走五个多月

2001年,热心的陈立昌被居民推选为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主任,之后担任社区首席调解员。此后,他一直坚持在调解员岗位,为人民群众服务至今。

在20多年的调解工作中,从处理停车、漏水等问题,到离婚、民间借贷、继承、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纠纷,陈立昌参与调解的案件纷繁复杂,他总不厌其烦,直至事情得到解决。

2015年,为调解一起居民纠纷,他曾奔走五个多月。事情发生在2013年,就职于辖区内一小学王老师怀疑课时费比同事李老师少10块钱,试图抢李老师的课时费记录本查看,争执中,王老师不慎摔倒造成骨折。于是,王老师将李老师告上法庭,认为李老师是故意伤害。因为没有证据,两次法院审理均败诉。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王老师四处投诉,学校不堪其扰,社区找到陈立昌,希望他能帮助调解。接到任务后,陈立昌在五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找遍了王老师生活圈子里的人,请他们做王老师的思想工作。最后,王老师心理防线逐渐松动,在撤诉同意书上签了字,就此,一场长达两年多的纠纷完满解决。

为做好调解工作,陈立昌经常阅读专业书籍,通过收看《今日说法》节目等方式不断学习法律知识。

“您也有70多岁了,不觉得累吗?”记者问。

“我想只要我还能走还能说,我会一直干。”陈立昌说,“让我现在丢手,于心不忍。不是每一个70多岁的老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帮助他人,职位赋予的是一份信任,是一份责任。”(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远方

责任编辑:何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学习道德模范 弘扬湖北精神】陈立昌:只要还能走还能说会一直干

发表时间:2023-08-10 来源:湖北文明网

陈立昌(右三)在调解中 受访者供图

“我参与调解的每一起案件,看起来是小事,但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事、要紧事,作为调解员,化解一起案件,就能够解开群众的心结,工作非常有意义。”这是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首席调解员陈立昌的工作心得。

今年73岁的陈立昌从事调解工作23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60余起,无一起投诉、无一起上访、无一起民转刑案件,成功率99%,群众满意率100%。他总结出“四心、四情、三部曲、八个字”工作法,是群众心中的“金牌调解员”,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平安卫士、湖北好人、武汉市金牌调解员等称号。近日,陈立昌入选第九届湖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一顿饭让同事化干戈为玉帛

8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陈立昌时,他正在山东威海。当天,他接到了社区的电话,一起水管漏水纠纷需要他解决,他正盘算着回武汉。

妻子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身患糖尿病。一周前,陈立昌陪伴老伴前往山东威海休养。这是陈立昌少有的不在调解岗位上的日子。他告诉记者,这个月有几件案件即将出判决结果,他还是需要赶回武汉解决后续事宜。

陈立昌的父亲是一位抗日老战士,陈立昌戴上红领巾的那天,父亲对他说:“以后你是少先队员了,能帮助别人的就去帮,能做的事就多做。”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陈立昌从小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

早在工作的时候,陈立昌善于调解的本领就已经显现。1970年,20岁的陈立昌进入黄石一火电厂工作。一日,他发现同一寝室的两位同事因工作失误被师傅批评,开始闹矛盾。了解得知了原委后,陈立昌自掏腰包邀请两人一起吃饭,借着酒劲把话说开,化干戈为玉帛。从那以后,陈世昌经常帮单位同事调解各种矛盾。

为调解一起纠纷奔走五个多月

2001年,热心的陈立昌被居民推选为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主任,之后担任社区首席调解员。此后,他一直坚持在调解员岗位,为人民群众服务至今。

在20多年的调解工作中,从处理停车、漏水等问题,到离婚、民间借贷、继承、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纠纷,陈立昌参与调解的案件纷繁复杂,他总不厌其烦,直至事情得到解决。

2015年,为调解一起居民纠纷,他曾奔走五个多月。事情发生在2013年,就职于辖区内一小学王老师怀疑课时费比同事李老师少10块钱,试图抢李老师的课时费记录本查看,争执中,王老师不慎摔倒造成骨折。于是,王老师将李老师告上法庭,认为李老师是故意伤害。因为没有证据,两次法院审理均败诉。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王老师四处投诉,学校不堪其扰,社区找到陈立昌,希望他能帮助调解。接到任务后,陈立昌在五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找遍了王老师生活圈子里的人,请他们做王老师的思想工作。最后,王老师心理防线逐渐松动,在撤诉同意书上签了字,就此,一场长达两年多的纠纷完满解决。

为做好调解工作,陈立昌经常阅读专业书籍,通过收看《今日说法》节目等方式不断学习法律知识。

“您也有70多岁了,不觉得累吗?”记者问。

“我想只要我还能走还能说,我会一直干。”陈立昌说,“让我现在丢手,于心不忍。不是每一个70多岁的老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帮助他人,职位赋予的是一份信任,是一份责任。”(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远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