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界镇社区:党员和志愿者义务服务小区改变村湾生活习惯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界镇社区志愿者上门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2月20日下午,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界镇社区五里锦绣小区居民田爽将家中分类的垃圾,扎紧打包带下楼扔进相应的垃圾桶里。

界镇社区书记潘莉莉说,这里的居民已习惯将垃圾分类打包入桶。

潘莉莉介绍,界镇社区地处五里界街集镇中心,居民6000余人。这里由楼道堆满农具到环境干净整洁经历了3年时间。

2019年,社区在民政部门注册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统筹建立16支志愿队。由此,从楼栋卫生到绿化环境,从顾老看小到节日联欢,在党建引领下,近400名居民志愿者成为界镇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住进18层高楼还习惯把锄头放楼道里

潘莉莉介绍:“让小区环境整洁如新,居民注重公共卫生,社区探索了好几年。”

五里锦绣小区是五里界街道旧城改造后的唯一还建小区。从村湾住进高楼,习惯了乡村生活的村民,还保留着家门口也是私人“地盘”的想法。

潘莉莉回忆,当时小区不远处有菜地,村民就将下田使用的锄头、铁锹和大大小小的麻袋堆在楼道口,不仅上下楼不方便,看着也杂乱。“社区‘两委’劝一次,居民就收一次。有些居民看着邻居家门口还放着锄头,没过两天,又将自己的农具重新搬了出来。”

进入小区,垃圾散落在垃圾桶旁;走进楼栋,扶手上满是土和灰。

于是,7名社区“两委”开始拿着清洁工具,轮流在小区里打转。10栋楼,每栋18层,还包括当时一片未硬化完成的道路也需要清理……人手不充裕,社区面貌如何改?到哪里去找人?成了潘莉莉和社区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居民被党员和志愿者打动主动清理楼道

草丛里永远捡不干净的塑料袋和饮料瓶,一度让社区工作人员头疼。潘莉莉回忆,起初,工作人员通过一些线索上门劝说。但她很快发现,靠“查案”般的精力去根治卫生问题不现实。

“关键是要建立组织,形成合力,把居民自己的力量用起来。”潘莉莉介绍,2019年,界镇社区成立了16支不同功能的志愿者队伍,近200名居民正式登记在册。社区通过开居民议事会,邀请各方代表投票,为每支队伍选举了一名队长和两位干事。

2020年,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每周3次走进楼栋,花费一上午的时间,逐层擦洗地面、窗户,替居民将废弃物扔进垃圾桶。

清理一户居民家门口粘在地上的口香糖时,党员志愿者刘兰香和楼栋长蹲在地上,用小铲子刮了近五分钟。

一些居民惊讶地发现,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成了志愿服务队队长,还身兼楼栋长专职负责楼栋管理。

“居民看到拿工资的人在打扫,不以为意,但当他们看到党员和志愿者带头义务干,就受到触动。”潘莉莉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最初不在意整治成果的居民,开始主动捡起楼道里的纸团。

随着居民生活习惯改变,楼道里不再堆放废品杂物,小区的环境由脏乱变得干净。

每栋楼打分评星,居民参与积极性高

去年,居民们从张贴在小区门口的两张卫生“光荣榜”和“加油榜”意识到,小区不仅要打扫干净,更要维护好成果。

“每个楼栋推出一名居民加入测评小组,给隔壁楼栋的卫生情况打分。”潘莉莉说,试行一段时间后,楼栋“和谐之星”“清洁之星”评选活动,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

“每次志愿服务大家抢着报名,积攒积分,‘升级’星级。我们不需要兑换物质奖励,我们最看重的是五星级志愿者称号。”志愿者刘兰香说。

今年的元宵节活动上,夕阳红楚剧志愿服务队队员刘元珍带着大家给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表演;敲门行动中,帮困助残志愿服务队成员将热腾腾的五里界蒸肉送到困难居民家中;集体生日会上,爱老敬老志愿服务队队长李瑶将长寿面端给老人……如今,界镇社区通过摸索,形成了“1+16+N”特色治理方法,即社区党组织领导一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包括16支志愿服务队和无数热心居民。模式持续运转下,社区环境变靓,居民的心更齐了。

“社区党组织是大齿轮,我们志愿者则是一个个小齿轮,基层运转不能空转,得让大家都动起来。”潘莉莉说,一周7天,居民志愿者各显其才、各尽其能,主动为社区服务出点子、抢单干,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变化就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显现。(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栾嘉雯 通讯员谭忠)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武汉界镇社区:党员和志愿者义务服务小区改变村湾生活习惯

发表时间:2023-02-23 来源:湖北文明网

界镇社区志愿者上门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2月20日下午,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界镇社区五里锦绣小区居民田爽将家中分类的垃圾,扎紧打包带下楼扔进相应的垃圾桶里。

界镇社区书记潘莉莉说,这里的居民已习惯将垃圾分类打包入桶。

潘莉莉介绍,界镇社区地处五里界街集镇中心,居民6000余人。这里由楼道堆满农具到环境干净整洁经历了3年时间。

2019年,社区在民政部门注册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统筹建立16支志愿队。由此,从楼栋卫生到绿化环境,从顾老看小到节日联欢,在党建引领下,近400名居民志愿者成为界镇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住进18层高楼还习惯把锄头放楼道里

潘莉莉介绍:“让小区环境整洁如新,居民注重公共卫生,社区探索了好几年。”

五里锦绣小区是五里界街道旧城改造后的唯一还建小区。从村湾住进高楼,习惯了乡村生活的村民,还保留着家门口也是私人“地盘”的想法。

潘莉莉回忆,当时小区不远处有菜地,村民就将下田使用的锄头、铁锹和大大小小的麻袋堆在楼道口,不仅上下楼不方便,看着也杂乱。“社区‘两委’劝一次,居民就收一次。有些居民看着邻居家门口还放着锄头,没过两天,又将自己的农具重新搬了出来。”

进入小区,垃圾散落在垃圾桶旁;走进楼栋,扶手上满是土和灰。

于是,7名社区“两委”开始拿着清洁工具,轮流在小区里打转。10栋楼,每栋18层,还包括当时一片未硬化完成的道路也需要清理……人手不充裕,社区面貌如何改?到哪里去找人?成了潘莉莉和社区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居民被党员和志愿者打动主动清理楼道

草丛里永远捡不干净的塑料袋和饮料瓶,一度让社区工作人员头疼。潘莉莉回忆,起初,工作人员通过一些线索上门劝说。但她很快发现,靠“查案”般的精力去根治卫生问题不现实。

“关键是要建立组织,形成合力,把居民自己的力量用起来。”潘莉莉介绍,2019年,界镇社区成立了16支不同功能的志愿者队伍,近200名居民正式登记在册。社区通过开居民议事会,邀请各方代表投票,为每支队伍选举了一名队长和两位干事。

2020年,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每周3次走进楼栋,花费一上午的时间,逐层擦洗地面、窗户,替居民将废弃物扔进垃圾桶。

清理一户居民家门口粘在地上的口香糖时,党员志愿者刘兰香和楼栋长蹲在地上,用小铲子刮了近五分钟。

一些居民惊讶地发现,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成了志愿服务队队长,还身兼楼栋长专职负责楼栋管理。

“居民看到拿工资的人在打扫,不以为意,但当他们看到党员和志愿者带头义务干,就受到触动。”潘莉莉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最初不在意整治成果的居民,开始主动捡起楼道里的纸团。

随着居民生活习惯改变,楼道里不再堆放废品杂物,小区的环境由脏乱变得干净。

每栋楼打分评星,居民参与积极性高

去年,居民们从张贴在小区门口的两张卫生“光荣榜”和“加油榜”意识到,小区不仅要打扫干净,更要维护好成果。

“每个楼栋推出一名居民加入测评小组,给隔壁楼栋的卫生情况打分。”潘莉莉说,试行一段时间后,楼栋“和谐之星”“清洁之星”评选活动,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

“每次志愿服务大家抢着报名,积攒积分,‘升级’星级。我们不需要兑换物质奖励,我们最看重的是五星级志愿者称号。”志愿者刘兰香说。

今年的元宵节活动上,夕阳红楚剧志愿服务队队员刘元珍带着大家给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表演;敲门行动中,帮困助残志愿服务队成员将热腾腾的五里界蒸肉送到困难居民家中;集体生日会上,爱老敬老志愿服务队队长李瑶将长寿面端给老人……如今,界镇社区通过摸索,形成了“1+16+N”特色治理方法,即社区党组织领导一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包括16支志愿服务队和无数热心居民。模式持续运转下,社区环境变靓,居民的心更齐了。

“社区党组织是大齿轮,我们志愿者则是一个个小齿轮,基层运转不能空转,得让大家都动起来。”潘莉莉说,一周7天,居民志愿者各显其才、各尽其能,主动为社区服务出点子、抢单干,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变化就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显现。(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栾嘉雯 通讯员谭忠)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