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禁烟控烟工作:“无烟”环境让生活更健康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2月22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让空气更清新、让呼吸更顺畅、让家园更美丽、让生活更健康。

近年来,宜昌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禁烟控烟工作,全面打造“无烟”城市。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公共场所已成为禁烟场所,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均达到无烟单位标准,让市民真正感受到了无烟的清新,文明的秩序。

禁烟控烟力度持续“升级”

方形条框内,香烟和电子烟并排在红色圆圈内,一旁不仅有“禁止吸烟”的中英文对照,还加了含电子烟的说明;下方“违者罚款50-100元”的红色标语鲜艳夺目,更设置有监督投诉电话。这个新版禁烟标识,已成为宜昌市公共场所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的标配。

在宜昌,与禁烟标识一样持续升级的还有法律保障。

早在1997年,宜昌市就出台首个“禁烟令”。2008年6月,市政府再次修订并出台新的《宜昌市城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要求在城区10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自开展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以来,整体效果一年比一年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控烟内容限定模糊,未实现全面无烟;处罚内容局限,力度不够明确等。

为了更好地打造“无烟”城市,宜昌市将禁烟控烟内容纳入综合性地方法规《宜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1年12月31日起正式施行,使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变得有法可依,为宜昌打造“无烟”城市提供了必要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控烟干预能力,去年3月,《宜昌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纳入宜昌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2022—2026年),目前正在持续推进中。”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将更好地营造健康、清洁、无烟的城市环境,让城市面貌更美丽,家园更宜居。

烟头在公共区域逐渐消失

街头巷尾,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捡拾路边烟头,发放控烟宣传资料;公共场所,禁烟标识随处可见,臂带红袖章的“禁烟劝阻员”劝阻吸烟者遵守法规;广场马路,城管部门加大巡查力度,发现乱丢烟头者依法查处……经过不断努力,宜昌市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强化控烟综合治理和社会共治,全市控烟工作取得新进展。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宣传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吸烟有害健康和控烟禁烟的重要性。

全力推进市容环境秩序“十不见”专项行动、“不见烟头”专项整治活动、“5·31世界无烟日”系列活动等,达到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共享健康、卫生环境的效果。

强力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进一步发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多维度开展“‘不见烟头’随手拍”控烟作品征集、“我的控烟故事”短视频征集、“小手拉大手”控烟宣传、控烟健康讲座等活动,号召广大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措施实施,2022年,宜昌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均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当年城区公共场所禁烟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银行、医疗机构、购物场所等7类99个公共场所中,绝大多数公共场所已成为禁烟场所。

久久为功打造“无烟”环境

在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门诊楼前,吸烟者都会在灭烟处掐灭香烟后戴好口罩进入医院。烟龄12年、准备就医的市民陈先生说:“我知道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每次进去前都会自觉灭烟,也不会在里面吸烟。”

“通过宣传知晓吸烟的危害后,老婆就不准我在家里吸烟了。”带着女儿正在滨江公园沙地游玩的市民黄先生笑着打趣:“这样也蛮好,起码不会危害家人健康。而且吸烟少了,对自己健康也好些。”

随着禁烟控烟措施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自觉做到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内吸烟,同时减少吸烟甚至戒烟。

市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宜昌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监测分析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全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0.51%,总体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2022年低于24.5%的目标。

“目前,各地各部门也在持续不断地落细落实公共场所禁烟及‘不见烟头’专项整治,进一步全面打造‘无烟’城市。”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创造好的无烟环境,细微之处见功夫是关键,希望各地各单位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持续推动,希望广大市民认识到烟草的危害,早日落实戒烟计划,共同营造无烟环境,“一起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贡献力量。”(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时刚 通讯员 方敏 向熙明 实习生 杨佳英)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宜昌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禁烟控烟工作:“无烟”环境让生活更健康

发表时间:2023-02-22 来源:湖北文明网

让空气更清新、让呼吸更顺畅、让家园更美丽、让生活更健康。

近年来,宜昌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禁烟控烟工作,全面打造“无烟”城市。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公共场所已成为禁烟场所,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均达到无烟单位标准,让市民真正感受到了无烟的清新,文明的秩序。

禁烟控烟力度持续“升级”

方形条框内,香烟和电子烟并排在红色圆圈内,一旁不仅有“禁止吸烟”的中英文对照,还加了含电子烟的说明;下方“违者罚款50-100元”的红色标语鲜艳夺目,更设置有监督投诉电话。这个新版禁烟标识,已成为宜昌市公共场所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的标配。

在宜昌,与禁烟标识一样持续升级的还有法律保障。

早在1997年,宜昌市就出台首个“禁烟令”。2008年6月,市政府再次修订并出台新的《宜昌市城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要求在城区10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自开展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以来,整体效果一年比一年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控烟内容限定模糊,未实现全面无烟;处罚内容局限,力度不够明确等。

为了更好地打造“无烟”城市,宜昌市将禁烟控烟内容纳入综合性地方法规《宜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1年12月31日起正式施行,使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变得有法可依,为宜昌打造“无烟”城市提供了必要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控烟干预能力,去年3月,《宜昌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纳入宜昌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2022—2026年),目前正在持续推进中。”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将更好地营造健康、清洁、无烟的城市环境,让城市面貌更美丽,家园更宜居。

烟头在公共区域逐渐消失

街头巷尾,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捡拾路边烟头,发放控烟宣传资料;公共场所,禁烟标识随处可见,臂带红袖章的“禁烟劝阻员”劝阻吸烟者遵守法规;广场马路,城管部门加大巡查力度,发现乱丢烟头者依法查处……经过不断努力,宜昌市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强化控烟综合治理和社会共治,全市控烟工作取得新进展。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宣传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吸烟有害健康和控烟禁烟的重要性。

全力推进市容环境秩序“十不见”专项行动、“不见烟头”专项整治活动、“5·31世界无烟日”系列活动等,达到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共享健康、卫生环境的效果。

强力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进一步发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多维度开展“‘不见烟头’随手拍”控烟作品征集、“我的控烟故事”短视频征集、“小手拉大手”控烟宣传、控烟健康讲座等活动,号召广大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措施实施,2022年,宜昌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均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当年城区公共场所禁烟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银行、医疗机构、购物场所等7类99个公共场所中,绝大多数公共场所已成为禁烟场所。

久久为功打造“无烟”环境

在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门诊楼前,吸烟者都会在灭烟处掐灭香烟后戴好口罩进入医院。烟龄12年、准备就医的市民陈先生说:“我知道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每次进去前都会自觉灭烟,也不会在里面吸烟。”

“通过宣传知晓吸烟的危害后,老婆就不准我在家里吸烟了。”带着女儿正在滨江公园沙地游玩的市民黄先生笑着打趣:“这样也蛮好,起码不会危害家人健康。而且吸烟少了,对自己健康也好些。”

随着禁烟控烟措施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自觉做到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内吸烟,同时减少吸烟甚至戒烟。

市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宜昌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监测分析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全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0.51%,总体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2022年低于24.5%的目标。

“目前,各地各部门也在持续不断地落细落实公共场所禁烟及‘不见烟头’专项整治,进一步全面打造‘无烟’城市。”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创造好的无烟环境,细微之处见功夫是关键,希望各地各单位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持续推动,希望广大市民认识到烟草的危害,早日落实戒烟计划,共同营造无烟环境,“一起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贡献力量。”(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时刚 通讯员 方敏 向熙明 实习生 杨佳英)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