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让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A-   A+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02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已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512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明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精神文明建设点多面广,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是必须回答也必须答好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后从人民群众中涌现7位全国道德模范(第七、八届)、64位湖北省道德模范、489位荆楚楷模个人和集体,身边好人、各行各业最美人物家喻户晓;建成公共图书馆117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234个,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637个,数字农家书屋22800余个,基本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网络和服务体系;从群众关心的具体事、身边事做起,持续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移风易俗等主题活动;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探索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和管理闭环......宣传报道有温度、活动载体有创新、凝聚民心有实效,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的支撑下,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精神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也要紧紧依靠人民。当下,湖北省正广泛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也应用好“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方式,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观照人民的生活、需求、情感,回应人民的心愿、心声、期盼,共同缔造美好精神家园。在活动开展上注重“汇民智”,充分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重点工作部署、融入城市形象树立、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创建内容上“聚民心”,突出核心价值观传播、突出道德标杆树立、突出家风文化培育;在覆盖范围上“贴民心”,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用好“大数据”促进文化领域资源共享,让更多优质的文艺作品、文化服务融入群众生活;在效果测评上“畅民意”,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平台、打通拓宽群众互动渠道,让测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地体现群众的拥护度和满意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比翼双飞”,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频共振”,必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开创新局面、书写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张小草

稿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东湖评论】让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发表时间:2022-12-02 来源:湖北文明网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已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512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明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精神文明建设点多面广,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是必须回答也必须答好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后从人民群众中涌现7位全国道德模范(第七、八届)、64位湖北省道德模范、489位荆楚楷模个人和集体,身边好人、各行各业最美人物家喻户晓;建成公共图书馆117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234个,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637个,数字农家书屋22800余个,基本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网络和服务体系;从群众关心的具体事、身边事做起,持续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移风易俗等主题活动;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探索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和管理闭环......宣传报道有温度、活动载体有创新、凝聚民心有实效,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的支撑下,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精神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也要紧紧依靠人民。当下,湖北省正广泛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也应用好“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方式,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观照人民的生活、需求、情感,回应人民的心愿、心声、期盼,共同缔造美好精神家园。在活动开展上注重“汇民智”,充分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重点工作部署、融入城市形象树立、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创建内容上“聚民心”,突出核心价值观传播、突出道德标杆树立、突出家风文化培育;在覆盖范围上“贴民心”,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用好“大数据”促进文化领域资源共享,让更多优质的文艺作品、文化服务融入群众生活;在效果测评上“畅民意”,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平台、打通拓宽群众互动渠道,让测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地体现群众的拥护度和满意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比翼双飞”,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频共振”,必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开创新局面、书写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张小草

稿源:荆楚网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