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向辉:院坝场上宣讲 传递信心与希望

A-   A+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2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3

院坝场上,向辉和村民们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杨依泉 汤煜东 摄)

赴全县各单位宣讲,谋划冬季培训……从北京归来,党的二十大代表、恩施州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向辉步履匆匆。

11月5日,她把“舞台”放在了院坝场上,和来凤县旧司镇新街村的农民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让我备受鼓舞,信心满满。”从小在农村长大,从事农业多年,向辉对农业、农村、农民充满了感情。

2011年,在外经商的她返乡创业,在旧司镇种起了蔬菜、水果。后来,她的“农园”领办了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请来全国的农业专家和创业能人,为农民传授技能。目前,该所“农民大学”已举办130多期培训,参训农民达11000人次。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向辉和村民们重点学习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小小的院坝场上,向辉讲得激情澎湃,大伙听得聚精会神。

“这些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亲历者、见证者。”结合报告,向辉谈起了乡村巨变。

她说,小时候,山里人望到屋走到哭。从恩施到武汉坐汽车近20个小时,还要在宜昌过一夜,如今乘动车只要4个小时。恩施州县县通了高速公路,村村通了水泥路,三轮车、大货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来旧司镇11年,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干净畅通的水泥路,低矮的木屋房、石头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洋楼、花园房,臭水沟、废猪圈变成了花果庭院,有的还停放着小汽车,村村都有了产业,全镇13167人脱贫。”向辉的一席话,引起大家共鸣,院坝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如今的旧司镇,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产业4.5万亩,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6000多元增长到2021年的13000元,实现翻番。

“没想到村里会有这么大变化,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新农人。”村民向昌茂心情格外激动,5年来,他参加了“农园”组织的3次培训,学到了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藤茶、刺梨的种植规模扩大到200多亩,带动30多户农民增收,“搞好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我信心百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变化,谈发展,2个小时悄然过去了。

“我将把冒着热气的大会精神带到恩施州的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民一起深入学习贯彻,继续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努力把山区发展劣势转为乡村振兴优势,通过‘教育+产业’以人助产、产教结合的模式,孵化更多的乡村振兴‘小头雁’,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向辉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杨依泉 汤煜东)

【记者手记】

助力“雁群”高飞

院坝场上学报告、谈变化,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说得眉飞色舞。

一张张笑脸,彰显着对乡村振兴的满满信心。

“信心是干出来的。”向辉说,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他们是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最有发言权。

向昌茂、胡燕平……一个个经过培训后成长为“小头雁”的新农人,向辉如数家珍。

一人发展产业,带动一片发展、一群人增收,“雁群”“雁阵”在精准扶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小康的目标已实现,乡村振兴的号角正昂扬。向辉说,更要积极发挥“农民大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勇立潮头的“小头雁”。

期待“雁群”矩阵越来越大,共同夯实乡村振兴的底盘。(雷闯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向辉:院坝场上宣讲 传递信心与希望

发表时间:2022-11-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3

院坝场上,向辉和村民们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杨依泉 汤煜东 摄)

赴全县各单位宣讲,谋划冬季培训……从北京归来,党的二十大代表、恩施州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向辉步履匆匆。

11月5日,她把“舞台”放在了院坝场上,和来凤县旧司镇新街村的农民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让我备受鼓舞,信心满满。”从小在农村长大,从事农业多年,向辉对农业、农村、农民充满了感情。

2011年,在外经商的她返乡创业,在旧司镇种起了蔬菜、水果。后来,她的“农园”领办了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请来全国的农业专家和创业能人,为农民传授技能。目前,该所“农民大学”已举办130多期培训,参训农民达11000人次。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向辉和村民们重点学习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小小的院坝场上,向辉讲得激情澎湃,大伙听得聚精会神。

“这些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亲历者、见证者。”结合报告,向辉谈起了乡村巨变。

她说,小时候,山里人望到屋走到哭。从恩施到武汉坐汽车近20个小时,还要在宜昌过一夜,如今乘动车只要4个小时。恩施州县县通了高速公路,村村通了水泥路,三轮车、大货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来旧司镇11年,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干净畅通的水泥路,低矮的木屋房、石头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洋楼、花园房,臭水沟、废猪圈变成了花果庭院,有的还停放着小汽车,村村都有了产业,全镇13167人脱贫。”向辉的一席话,引起大家共鸣,院坝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如今的旧司镇,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产业4.5万亩,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6000多元增长到2021年的13000元,实现翻番。

“没想到村里会有这么大变化,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新农人。”村民向昌茂心情格外激动,5年来,他参加了“农园”组织的3次培训,学到了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藤茶、刺梨的种植规模扩大到200多亩,带动30多户农民增收,“搞好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我信心百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变化,谈发展,2个小时悄然过去了。

“我将把冒着热气的大会精神带到恩施州的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民一起深入学习贯彻,继续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努力把山区发展劣势转为乡村振兴优势,通过‘教育+产业’以人助产、产教结合的模式,孵化更多的乡村振兴‘小头雁’,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向辉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杨依泉 汤煜东)

【记者手记】

助力“雁群”高飞

院坝场上学报告、谈变化,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说得眉飞色舞。

一张张笑脸,彰显着对乡村振兴的满满信心。

“信心是干出来的。”向辉说,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他们是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最有发言权。

向昌茂、胡燕平……一个个经过培训后成长为“小头雁”的新农人,向辉如数家珍。

一人发展产业,带动一片发展、一群人增收,“雁群”“雁阵”在精准扶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小康的目标已实现,乡村振兴的号角正昂扬。向辉说,更要积极发挥“农民大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勇立潮头的“小头雁”。

期待“雁群”矩阵越来越大,共同夯实乡村振兴的底盘。(雷闯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