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 村村都有戏 黄梅走出戏曲惠民新路

A-   A+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近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团走进黄梅县五祖镇东山问梅村,黄梅县戏剧二团的演员们给大家表演起黄梅戏经典曲目。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黄梅县戏剧创作室主任陈章华介绍,史书记载,黄梅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清明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用山歌小调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广为传唱。后经相邻的安徽安庆等地改良加入弦乐等元素,黄梅戏唱腔变得更加温婉,更加通俗易懂。

  1955年,黄梅戏《天仙配》拍成电影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发源形成于湖北黄梅,壮大繁荣于安徽安庆,可以说黄梅戏是长江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陈章华告诉探访团,如今,在这片黄梅戏的发源地,可以看到“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的盛况——仅县城就有7家黄梅戏会馆,一有空闲,黄梅戏爱好者就会走进会馆,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怡然自得;新开、蔡山、孔垄、分路、小池等乡镇,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帮黄梅戏爱好者,每年清明谷雨前后,农闲时节,相互邀约,组建“土戏班子”,在村里百姓舞台上唱上几天。

  为让黄梅戏更好地文化惠民,黄梅县级财政近年每年投入270万元,年均送戏下乡560多场,确保每村每年不少于一场戏。

  黄梅还在传统戏曲基础上求新求变,譬如东山问梅村致力于打造非遗文旅景区,天天有沉浸式黄梅戏演出;小池镇正在筹建的戏曲文化小镇预计2025年完工,将打造戏曲文旅IP,孵化戏曲关联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黄梅戏文创产业园;濯港太白小镇等景区每年举办戏曲庙会,开展时尚与传统交融的戏曲表演,已成为网红打卡直播地。(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吴慕枫)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一去二三里 村村都有戏 黄梅走出戏曲惠民新路

发表时间:2022-09-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近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团走进黄梅县五祖镇东山问梅村,黄梅县戏剧二团的演员们给大家表演起黄梅戏经典曲目。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黄梅县戏剧创作室主任陈章华介绍,史书记载,黄梅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清明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用山歌小调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广为传唱。后经相邻的安徽安庆等地改良加入弦乐等元素,黄梅戏唱腔变得更加温婉,更加通俗易懂。

  1955年,黄梅戏《天仙配》拍成电影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发源形成于湖北黄梅,壮大繁荣于安徽安庆,可以说黄梅戏是长江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陈章华告诉探访团,如今,在这片黄梅戏的发源地,可以看到“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的盛况——仅县城就有7家黄梅戏会馆,一有空闲,黄梅戏爱好者就会走进会馆,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怡然自得;新开、蔡山、孔垄、分路、小池等乡镇,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帮黄梅戏爱好者,每年清明谷雨前后,农闲时节,相互邀约,组建“土戏班子”,在村里百姓舞台上唱上几天。

  为让黄梅戏更好地文化惠民,黄梅县级财政近年每年投入270万元,年均送戏下乡560多场,确保每村每年不少于一场戏。

  黄梅还在传统戏曲基础上求新求变,譬如东山问梅村致力于打造非遗文旅景区,天天有沉浸式黄梅戏演出;小池镇正在筹建的戏曲文化小镇预计2025年完工,将打造戏曲文旅IP,孵化戏曲关联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黄梅戏文创产业园;濯港太白小镇等景区每年举办戏曲庙会,开展时尚与传统交融的戏曲表演,已成为网红打卡直播地。(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吴慕枫)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