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奏响乡风文明之歌

A-   A+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提高农民衣食住行的水平,更要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着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勤劳淳朴铸魂,文明乡风入万家。“农者,天下之本也。”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善良、忠厚坚韧、朴实正直的民风代代相传。但是,由于地域局限性等,部分农民思想落后,文化程度不高,发家致富的本领不足,还存在厚葬薄养、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是一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长期过程。必须抓好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用好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开展农民读书会、丰收晚会等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和文娱活动;利用互联网、电视、微信等传播平台,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宣传栏、标语广告牌等阵地,大力传播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摒弃落后习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青山绿水为邻,留住乡愁迎客来。优质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共生的格局。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将山水环境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全域旅游、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因素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立足乡村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蕴含的文化底蕴,积极传承民间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以“看得见绿、走得近水、留得住乡愁”为情感纽带,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赏花品茶、投资兴业,让丰富的山水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成为农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保护开发并重,乡村振兴富村民。随着社会的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稳步提升,家门口就业让更多农村青年回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完善交通和水电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推进建设重点项目;又要充分激发乡村现有文化人才活力,保护好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遗产,在做好传统村落规划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特色线路,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自驾游风情道等乡村旅游景点联动开发,体现出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带动沿线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涂亚娟)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为乡村振兴奏响乡风文明之歌

发表时间:2022-07-08 来源:湖北文明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提高农民衣食住行的水平,更要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着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勤劳淳朴铸魂,文明乡风入万家。“农者,天下之本也。”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善良、忠厚坚韧、朴实正直的民风代代相传。但是,由于地域局限性等,部分农民思想落后,文化程度不高,发家致富的本领不足,还存在厚葬薄养、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是一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长期过程。必须抓好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用好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开展农民读书会、丰收晚会等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和文娱活动;利用互联网、电视、微信等传播平台,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宣传栏、标语广告牌等阵地,大力传播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摒弃落后习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青山绿水为邻,留住乡愁迎客来。优质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共生的格局。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将山水环境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全域旅游、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因素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立足乡村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蕴含的文化底蕴,积极传承民间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以“看得见绿、走得近水、留得住乡愁”为情感纽带,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赏花品茶、投资兴业,让丰富的山水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成为农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保护开发并重,乡村振兴富村民。随着社会的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稳步提升,家门口就业让更多农村青年回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完善交通和水电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推进建设重点项目;又要充分激发乡村现有文化人才活力,保护好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遗产,在做好传统村落规划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特色线路,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自驾游风情道等乡村旅游景点联动开发,体现出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带动沿线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涂亚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