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湖北候选人推荐公示

A-   A+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湖北候选人推荐公示

  现将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湖北候选人进行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公示期3天。对候选人的意见,请于2021年11月1日前通过电话、邮寄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反映。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省委大院5号楼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

  邮编:430071;

  电话:027-87238963;

  电子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

  2021年10月28日

  候选人事迹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共8人)

  田仲生事迹简介

  田仲生,男,74岁,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广场街园林社区居民。他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母亲,一生没出过远门,其母亲黎明珍2017年去世时享年113岁 。父亲八旬去世,田仲生独自照顾母亲,2012年6月,母亲起夜不小心摔伤了,病得历害,田仲生守着母亲喂饭、擦洗、伺候大小便,最终将母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无论冬夏,田仲生每晚定时起来两次,察看母亲,或送杯水,或帮母亲大小便。2017年,田仲生被评选为“荆楚楷模”。

  上联:弃一己追求,将血汗书成平民大爱;下联:侍双亲左右,用心身谱就孝道华章。横批:平民孝子。

  这副楹联颂扬的主人公叫田仲生,孝感市孝南区广场街园林社区居民,他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母亲,一生没出过远门。其母亲黎明珍2017年去世时享年113岁。“将心比心,里亲外亲。”田仲生说,母亲的教导,良好的家风,让他一生向善,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孝心。

  出门办事,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母亲已去世四年,但田仲生至今仍难以忘怀。

  在位于孝南区园林社区的家中,田仲生翻开一本相册,讲述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张照片是2014年拍的,当时我67岁,母亲110岁。”照片中,一台立式电暖器发出橘黄色的光,暖暖地洒满房间,勾勒出母子俩依偎在床头的身影。

  那些年,每晚5时许,靠在儿子的肩头,舒服地坐着说说话,是黎明珍老人最高兴的时候。田仲生回忆,拍摄这张照片时,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生活已不能自理。

  2012年6月,老人起夜不小心摔伤,从此卧床不起,大伙都说老人岁数太大,恐怕过不了这关。可他没有放弃,银耳红枣山药汤、莲子红薯小米粥,换着方法熬给母亲吃,晚上就睡在母亲床边,最终将母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从那以后,无论冬夏,他每宿定时起床两三次,查看母亲的状况,或送杯水,或帮母亲大小便。为照顾好母亲,他从不出远门,即使要出门办事,时间也控制在2小时以内。

  田仲生所住的院子,出门就是菜市场,每天早上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买完菜,回家给母亲做早餐。黎明珍起床不方便的几年,吃饭都是田仲生先盛好端到床上,刷牙洗脸也在床上。

  “他们家特别干净,没有一点气味。”同住在一个院子的李爹爹说,“要不是田仲生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黎婆婆哪可能活这么长时间哦。”

  “再苦再难,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田仲生的一生,就是和父母相依相伴的一生。为了最长情的陪伴,田仲生放弃了很多机会。

  1961年,因家境贫寒,14岁的他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哥哥,自己休学挣钱。

  1970年,年过六旬的父母下放到云梦县,考虑到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都需要人照料,已经是棉线厂工人的田仲生放弃工作,随父母一起下乡。“当时我在单位已经是团组织委员,但我要不去云梦,一家老小可能会揭不开锅。”田仲生说。

  1980年从云梦返城后,田仲生回到改制后的孝感市毛巾线业公司。1997年,公司倒闭,50岁的他成为下岗工人,先后在城里回收废旧塑料,到建筑工地和食堂打小工,一个月的收入当时只有30多元。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但他从来都不动母亲的退休金。“不能让母亲跟着我吃苦。”田仲生说。

  母亲黎明珍一向乐善好施,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心平气和,从不发脾气,也不与人争执,这让田仲生深受影响,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善良是做人的准则,即使再苦再难,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1999年,田仲生在外出打工的路上,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左眼出现视力障碍,引发剧烈头疼。医院提出两套治疗方法,一是进行脑部手术,费用需要几千元;二是挑断左眼视神经,用左眼失明的代价消除头疼症状,费用较低。再三权衡后,他选择了后者。“出租车司机生活也不容易,遇事不能太计较。”田仲生说。

  住院一周后,田仲生回到家,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谎称自己去了一趟外地,对于受伤一事却只字未提,“这是个善意的谎言。”

  2007年,田仲生开始领退休金,儿子、女儿也相继参加工作,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回顾一生,年过七旬的他表情平静:“一辈子没有迈不过的坎,只要一心向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岳琦)

  李晓泉事迹简介

  李晓泉,男,47岁,荆门义工联副会长,湖北兴联律师事务所常务副主任,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政协委员。他是抗疫战场的急先锋,疫情防控期间,连续奋战50天为抗疫一线筹集运送物资,获授“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他是扶危济困的热心人,每年至少拿出4万多元帮扶贫困学子和残障人士。他是助农脱贫的排头兵,建立“义工+专家+农户”的助农扶贫生态种养殖基地。2015年,获得中国红十字献血金奖。2021年获“湖北省最美统战人”称号。

  抗疫战场的急先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袭,抗疫物资告急,李晓泉立即捐款1万多元为抗疫一线人员购买急需的物资。为保障防疫物资迅速送到需要的地方,他只戴着一个薄薄的口罩,穿过层层防控关卡,去往湖北省内孝感等地拖运物资。每一次的救援物资运抵荆门后,他和义工伙伴们连夜卸货、分发,既是搬运工又是送货员。不论雨雪风霜,每天奔波在物资仓库、医院、社区及困难群众家庭之间,送抗疫物资,送生活必需品,50多天没有休息过。

  扶危济困的贴心人

  李晓泉每年都会拿出4万多元的家庭收入,去资助至少6名贫困家庭的学生读书,他资助的孩子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他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只要他遇到,就会毫不犹豫出手相助。2021年7月,李晓泉听说一位残障人士的女儿高分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和爱人任青玉一起前去看望,当他了解到这家妻子是肢体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丈夫是四级残疾,家庭收入主要靠低保维持后,李晓泉当场拿出2000元慰问金,说是学子高一上学期的生活费,并当场承诺“以后我来资助这个孩子,直到大学毕业”,让这个又喜又忧的家庭一下子放下了心上的包袱。

  25岁的残疾女孩万羽说:“我想读书”,李晓泉就多方奔走,为她找老师,为她建了一所“一个学生的学校”,并号召义工们组成接送老师的方阵。最终,一字不识的万羽能够读书认字朗读诗歌。万羽的脊椎上长了一个大的瘤子,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她的生命可能只剩三年。李晓泉又是一番多方奔走,从武汉请来了教授为万羽做了手术,重获新生的万羽结婚生子,感到十分幸福,她说:“是义工联,是李会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高位截瘫多年的残疾人冯某,交不出房租的时候,李晓泉一口气拿出4000元帮他交,平时也是经常送去日常用品,陪他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助农脱贫的排头兵

  2017年2月,李晓泉在贫困家庭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尿毒症患者彭某的家庭困难,建起了以彭家为基础的“义工+专家+农户”三方合力脱贫的生态种养殖基地。

  为了帮助彭云南等六位贫困户脱贫,李晓泉多方奔走,召集义工、请来专家,全程陪同农户们一起,精选种子、改良田土、精心耕种,又一次次前去共同收割优质稻谷,利用人脉推销。本来是坐办公室的律师,一下子秒变农民,下田抛秧、举锹挖肥、喷洒除草、肩扛稻谷……把给农户买的一千只小鸡苗,一只只用手捧到发酵床上去,弄得手上身上脸上全都是臭哄哄的鸡粪。他就这样不遗余力地用四年时间帮助农户顺利脱贫。

  李晓泉用满腔的热忱、信守的初心坚定地行走在公益路上。 他说:“公益让我修正了人生狭隘、纠结的心态,得到精神上的坦然和宁静。”(董瑞琪)

  张小红事迹简介

  张小红,女,52岁,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居民。张小红是位了不起的母亲,20多年悉心培育,艰辛付出、陪伴鼓励,用自己的坚守创造了爱的奇迹,让自闭症儿子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孩子更是在全国、湖北省的钢琴比赛中获奖。感恩于社会对其家庭的关心和帮助,她成立了“张小红公益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关爱、帮助贫困孤残儿童、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家庭,传递爱心,回馈社会。张小红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其本人当选感动荆楚十佳母亲。

  永不言弃,携手前行,逐梦音乐殿堂

  张小红的儿子冲冲2岁多时被确诊患上自闭症,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她精神崩溃,感到前途渺茫。好心人劝慰她:算了,再生一个吧。但看着傻傻的儿子,激起了她做母亲的本能,她对儿子发誓:此生用爱坚守,决不放弃。听说省中医的按摩对自闭症有疗效,她和丈夫便风雨无阻的送冲冲去治疗;听说家庭环境对自闭症很重要,她和丈夫相濡以沫,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听说音乐对自闭症有帮助,她们便带着孩子去学习乐器。

  13岁那年,冲冲喜欢上了钢琴,为了儿子,她咬牙买回了一架钢琴。从此,冲冲自闭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音乐之门。学钢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为了让儿子学好琴,没学过音乐的她跟着冲冲一起学,陪着孩子反复练习。在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冲冲的钢琴水平进步很快。2011年,冲冲在第七届全国校园才艺选拔活动中获钢琴比赛一等奖。

  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携手共渡难关

  2016年,张小红的妈妈和婆婆都因病住院。两家的老人为了不影响夫妻俩的工作,执意不要他们照顾,但夫妇俩还是商量着,再苦再累也要照顾住院的老人。在这样的一个上有两个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患自闭症的孩子,两个人都有自己事业的家庭中,夫妻两人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相濡以沫,相互鼓励,共同渡过难关,共同担当起责任,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大写的“爱”字。

  对于冲冲的教育,张小红夫妇并没有因为他与其他的孩子不同而放松,她们尽力去教会冲冲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百步亭社区的帮助下,她的儿子冲冲从江岸区辅读学校毕业了,2019年在社区找到一个公益性岗位,为文汇苑阳光家园残疾人教授音乐,每个月还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成为一个可以自立自强的人。

  反哺社会,奉献爱心,温暖回馈温暖

  是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让张小红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为了回馈社会各界的关爱,张小红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之中。在社区的支持下,她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张小红公益志愿服务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制作防疫小香包、为贫困孤残儿童编织毛衣过冬、教社区的儿童弹钢琴等等。在居家抗疫期间,她开展了“星妈手作”系列活动,将3500多元义卖款,全部捐给了社区残疾孩子和贫困学生。之后,她更是常常带上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去看望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家庭。她的儿子冲冲,在这个充满爱心、充满温馨的社会大家庭里健康成长,懂得了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几乎每天都会给奶奶和外婆打电话;懂得了感恩社会,在新冠疫情突袭之际,拿出自己1000元的工资,捐给了社区。

  心怀爱与希望,面对生活,不管路有多难,张小红始终乐观勇敢,坚毅前行。(何劲)

  周昌栋事迹简介

  周昌栋,男,71岁,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干部。他忠诚担当,勇毅笃行,50年在公路桥梁领域顽强拼搏,带领技术团队完成100多项技术攻关,取得60多项科研成果,10多项创新技术获全国第一、国际领先,多个项目斩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他淡泊名利,敬业奉献,婉拒企业百万年薪聘请,退休后毅然放弃享受天伦之乐,退休11年来依旧奋战在宜昌路桥建设一线。在建设宜昌至喜大桥期间曾两次住院,命悬一线,为了不耽误工程,他在病房里开了9次小型办公会。

  周昌栋先后获评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苦学深耕 一腔热血追寻梦想

  1966年,刚读完初中的周昌栋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榔坪公社当知青,亲眼目睹满山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因运不出山烂在地里,深深感受到交通不便给村民们带来的苦楚与艰难。自此,他对修路有着执念,没有公路,就没有富途。1972年,宜昌地区公路总段招工,周昌栋被录用成为一名养路工,由于他勤劳踏实、不怕苦不怕累,深得技术专家江清政的喜爱,于是跟着学习路桥勘查、测量。

  1972年10月,湖北公路工程学校招生,聪明好学、积极肯干的周昌栋被单位推荐到武汉学习。在了解新中国桥梁建设的曲折经历后,周昌栋热血沸腾,学到架桥修路的真本领、做一个桥梁技术专家、报效伟大祖国的志向从此在周昌栋内心生根。

  1974年,24岁的周昌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将学校学得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路桥建设工作中。1976年9月,周昌栋独立设计了当时宜昌地区最大、宜昌第一座变截面石拱桥。并在随后的建设中担任技术总负责,他每天吃住在工地,直到1977年9月石拱桥建成通车。

  1984年,国家交通部计划培养一批公路桥梁建设的高级人才,周昌栋以湖北省第二名的成绩,被送到重庆交通学院学习。3年期间,周昌栋如饥似渴学习,潜心专研请教,逐渐成长为一个集测量、设计、工程管理于一身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忠诚担当   一往无前拼搏创新

  1986年9月,周昌栋从重庆学成归来。他满怀科技报国的初心,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在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勇挑重担,刷新宜昌路桥建设科技领域的新高度。

  宜昌东风渠,被誉为鄂西“红旗渠”,而普溪河渡槽是东风渠最高的“空中水道”,是宜昌磷矿运输的重要通道。1986年,周昌栋临危受命,负责设计普溪河大桥,并担任大桥工程指挥长,经过科学测算和反复试验,周昌栋力排众议,大胆创新,提出了当时在国内最高的“双面直立式加筋土挡土墙方案”。他不畏艰难困苦,带着铺盖卷儿,住进了工地工棚,全身心投入大桥建设,两年后普溪河大桥顺利峻工通车,而周昌栋整整瘦了10公斤。“高路堤双面直立式加筋土挡土墙方案”科研成果,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还节省了大量耕地,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猇亭修建一座跨江特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由周昌栋担任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起初周昌栋还有些犹豫和忐忑,因为在此之前,我国的长江大桥都是在外国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完成的,但想起自已扎根心底的梦想,他决心倾尽全部心血和智慧,完成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经过对基本桥型的反复比选,考虑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水运通航,周昌栋最终力主选择了一跨过江的悬索桥方案。为建设好这座跨长江公路大桥,突破技术难关,周昌栋起草了《特大跨径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报告,被交通部纳入“九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整整4年里,周昌栋几乎住在工地,他前后8次赴北京,提出了30多项优化设计方案,不仅节省投资4000多万元,还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20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1年9月,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成为世界第六、全国第二的悬索桥,一举缩短了我国大跨度悬索桥与世界水平的差距。2002年,周昌栋代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指挥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颁发的“鲁班奖”,之后该桥又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老骥伏枥   一如既往敬业奉献

  2010年5月,周昌栋从湖北省宜昌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休,准备到女儿身边享受天伦之乐。2012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建至喜长江大桥,这对于建设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促进区域发展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经过对国内桥梁界专家反复比选,宜昌市再次对周昌栋发出邀请。2012年10月,已退休2年的周昌栋,毅然放弃享受天伦之乐,婉拒一家民营公司的百万年薪,迎难而上,担任至喜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

  作为世界上第二座钢板结合梁悬索特大桥,至喜长江大桥的建设施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周昌栋在至喜大桥工地奋战4年多时间,先后组织百余次重大技术方案评审及讨论,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多项创新技术;建桥期间,他曾两次住院,命悬一线,还在住院部病房组织了9次小型办公会,最终将至喜长江大桥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桥、技术桥、民生桥,获得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2017年3月,已近古稀之年的周昌栋在相关单位领导的诚恳邀请下,再次扛起重担——担任伍家岗长江大桥技术总顾问。凭借丰富的经验,周昌栋与时俱进,不断推行新技术,研发“黑科技”。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他创造性地提出“两两连接、吊焊同步”施工方案,不仅大大节省了工期,还提高了吊装过程的安全度。这一科学创新方法,在悬索桥建设史上是第一次被使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1亿多元,为我国大型桥梁的技术发展贡献了“宜昌智慧”。(王彩云)

  姚元翔事迹简介

  姚元翔,男,52岁,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自200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发展黄金梨特色产业,让黄坪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将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建成国家农业部、省、州、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并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姚元翔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湖北好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选准梨产业,精准扶贫“落地开花”

  2003年,黄坪村还是个贫困山村,人均收入不到3500元。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姚元翔听说北京中农春雨公司想在宣恩种植高档黄金梨向欧盟出口。他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弃粮种梨,风险巨大,前两年还没有收益,村民并不看好。为给村民们鼓气,他带头将自家仅有的6亩责任田全部种上了黄金梨,并发动村组党员带头种植,一边挨家挨户做工作,一边积极筹措资金。最终春雨公司答应担保,村民从信用社得到110多万元的贷款。800亩黄金梨建起来了,他自己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在200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黄坪村已建成标准化黄金梨园2450亩,年产黄金梨1200吨,年综合销售收入达1200余万元,村合作社吸纳社员498户,其中贫困户占比60%,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

  打造“梨IP”,甜蜜产业“延链提值”

  2015年8月8日,黄坪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姚元翔带领村民举办了第一届黄金梨采摘节。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宣传,活动效果开始“发酵”,“到黄坪玩”,逐渐成为了周边游客的选择,还有黑龙江、武汉等多地投资人认筹梨树,与黄坪共享“甜蜜事业”。尝到了甜头,姚元翔又逐年策划了黄坪梨花节、美“梨”乡村文化周等多场活动,黄坪人气逐渐升温。2017年,黄坪整村纳入《湖北宣恩阿尼阿兹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阿尼阿兹在土家语中是“我爱你”的意思,因此该旅游规划以“甜蜜体验”为主题,着重体现以黄金梨为代表的农景观资源,并正式赋予黄坪村旅游的定义。随后,黄坪村相继完善旅游公路、旅游栈道、游客停车场、观景台、文化广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上了更完善、更规范、更创新的农旅融合路。

  集结“帮理郎”,文明新风“劲吹”黄坪

  村民富了“口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增长。在姚元翔组建的党员义工队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姚元翔便取梨的谐音,命名了新的“帮理郎”队伍。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黄坪村不断深化,“帮理郎”升级为一支多元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集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生态环保、文明旅游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共发展了273名志愿者。2020年底,黄坪村成功列入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表彰名单。2021年2月,姚元翔赴北京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喜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侯彬)

  舒在则事迹简介

  舒在则,男,68岁,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坜上村六组村民,1969年11月应征入伍,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4月光荣退役。黄石市阳新县狮子山离舒在则家约1公里,安葬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多名红军将士的忠骨,2005年他偶然发现这处老烈士陵园,义务打扫16载,自费修葺烈士纪念碑,缅怀跨越时空的革命战友。舒在则退伍不褪色保持军人本色,多次冲锋在前参与龙港镇灭火救援,2017年,看到邻居家失火,舒在则第一个冲进火场救下被困的妈妈和两个孩子。舒在则获 “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16年前,狮子山革命烈士陵园的242层台阶,他一口气能跑上来。

  如今,他两鬓斑白,台阶爬到一半,要停下来,大口喘气。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龙港,中共鄂东南特委旧址所在地,有彭德怀故居、鄂东南特委机关、彭杨学校等40多处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狮子山离舒在则家约1公里,安葬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多名红军将士的忠骨。

  时光荏苒,义务打扫烈士陵园这件事,舒在则一干就是16年。

  一次生死历练,结下穿越时空的情谊

  舒在则1953年出生于龙港镇坜上村,16岁应征入伍,参与抗美援老防空作战。1970年,他随部队开赴湄公河前线修路筑桥,在那里,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天,舒在则和战友在河边的桥墩上洗衣服,大批的美军轰炸机突然出现在河面上空,班长赶紧带着他们卧倒。舒在则直接把头埋进了水中,班长赶紧将他的头拎起来,避免溺水。

  “如果不是班长,也许我会和龙港的那些革命先辈一样,成了烈士。”今年5月19日,狮子山烈士陵园,舒在则追忆往日,不免感慨。

  当兵7年,他受连级嘉奖2次,连续三年被评为营级“五好战士”,之后随部队北上参与鞍钢建设。在部队里,他学习文化,提高觉悟,在党旗下宣誓“一生跟党走”。

  1976年退伍,他回到坜上村,为了照顾智力残疾的大哥,他一直在家务农,凭着泥瓦匠、木匠手艺,拉扯大5个子女。

  子女成家后,舒在则的空余时间多了。

  2005年夏天的一次晨练,他爬到狮子山顶,扒开一人多高的茅草,偶然看见一座纪念碑。

  细读碑文,他惊讶地发现这里是修建于1981年的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7人。

  “可能是阳新县、龙港镇新修了烈士陵园,这处老陵园就被人遗忘了吧。”抚摸斑驳的碑文,舒在则心绪难平:“我和他们一样经历过战争,是跨越时空的革命战友。他们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应该捍卫他们的尊严。”

  16载义务扫墓,只为一份心安

  自那以后,舒在则平日打工,周末上山打扫陵园。

  2010年后,舒在则辞了工,从此,除开大雨大雪天,每天清晨5点至7点,他都会骑着电动车上山扫墓,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

  山上落叶多、杂草多,维护、清洁的工具不够,他购买除草机、镰刀、锄头等工具;山上的植被不美观,他买来鸡冠花,种下红叶石楠。

  3000多平方米的山顶陵园,逐渐成了周边群众的休闲场所。一早一晚,跳广场舞的大妈、滑旱冰的孩子,为墓园平添了几分烟火气。每到这个时候,舒在则便笑眯眯地站在一角,“我想,烈士们看到我们的安逸生活,肯定很开心!”

  2021年5月19日早晨,记者跟随舒在则来到陵园,一夜小雨,地面上布满枯枝,还有游人丢弃的饮料瓶、食品袋。

  “这是我的工具房。”舒在则娴熟地从一棵大松树的树枝上,掏出一支大扫把,呼呼啦啦开始干活。扫到纪念碑下方,他说起2017年为纪念碑描字的事。

  “纪念碑上的碑文不清晰了,来参观的游客总是问我,我就请人搭了木架、买来油漆,一笔一画为纪念碑填字。描正下方文字时,我站也不是、跪也不是,猫着腰,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

  清理陵园时,曾有游客问他,“你在这里干活,多少钱一个月?”问的多了,他有时笑着反问一句:“烈士们干革命时,有工资吗?”

  为了陵园维护,舒在则几乎每年都要花去2000多元,这对年收入三四万元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亲友、儿女说他傻,他从不辩解,“我要把这个傻事干一辈子”。

  47年党龄,热血初心从来不改

  对龙港当地人来说,舒在则不仅是义务守墓人,也是当地的“活雷锋”。

  从1979年迁居到镇上来,他多次参与镇上灭火。

  2017年的一天,他在家里看到邻居老陈家失火,第一个冲过去,救下惊慌失措的妈妈和两个孩子,事后才发现,自己的头皮被擦伤。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站出来,测温、守卡口,发放消毒液、代买药,“哪里需要哪里搬”,40多天连轴转。

  舒在则16年的墓园维护,为龙港镇守住了一处滋养心灵的家园。近年来,到陵园休憩的人越来越多,舒在则多次向县、镇政府建议修路、建公厕。2018年,上山的硬化路修好了,自来水公厕建起来了,“管理员舒在则”几个字被写在公厕外墙上。

  依旧是义务工,舒在则却多了一份满足与自豪,他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狮子山公园护理义工”。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被舒在则感动,“龙港义工协会”捐资在陵园修建了十几把长椅。武汉一位爱心企业家专程来到舒在则家,送来十几份米、油等生活用品,请他转交困难群众。

  舒在则关心社会事务,经常代表居民向镇里反映情况,“街道路面破损太多,凸凹不平走路不安全”“街道成了停车场,交警要多上路,制止违停”……意见提多了,难免有人觉得讨嫌,他就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向党反映情况是我的职责。”

  随着龙港各地分散的烈士陵墓集中到湘鄂赣边区烈士墓林,舒在则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可他却把这份责任看得很重。他说:“哪怕狮子山上还有一座烈士墓,我也会坚持下去。”(陈梦莎)

  蔡明镜事迹简介

  蔡明镜,女,27岁,共青团员,现任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中心小学副校长。2016年,她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丹江口市一个偏远教学点——龙山镇彭家沟小学,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她扎根乡村5年,把乡村教学点变成守护留守儿童梦想的家园。她先后募集30万多元,让孩子们有机会去北京研学游、住上有热水器的宿舍、在有空调的教室上课。她建立网络课堂,为乡村孩子引入专业的音乐、美术、舞蹈、编程等课程。她热衷公益事业,借助互联网为西藏、新疆的孩子上网课。她曾两次作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赴各地各高校开展宣讲。她先后获评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乡村科技好老师” “荆楚楷模”等荣誉。

  有爱在,就没有孤岛

  彭家沟小学位于丹江口库区一个偏远半岛上。初到学校时,蔡明镜问学生们的梦想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想外出打工。对于外面的世界、对于未来,这些孩子只能通过父辈去了解、憧憬。如何改变孩子们的认知?蔡明镜想通过阅读打开他们的视野。

  于是,蔡明镜利用休息时间整理学校的图书室,购买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拍下绘本做成课件,讲给孩子们听;从公益机构募捐图书等方式,为孩子们开启未来之门。

  多年来,蔡明镜一直住在学校里,主动承担起幼儿班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多项任务。她经常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新鞋子,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她,学校成了他们共同的家。

  曾经要当包工头的雷某杰(化名)说:“老师,我长大了想去北京读书,去看看我爸爸盖的高楼。”蔡明镜记住了孩子们的梦想,她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一定要帮他们实现梦想!”

  善创新,丰富学生课堂

  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但是,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蔡明镜费尽心思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六一”儿童节到了,蔡明镜用绿色的塑料地垫制作T台,为学生们举办青春T台秀。春节到了,蔡明镜给孩子们编排欢乐的舞蹈。没有舞蹈服,她就到镇上向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借衣服。衣服虽然不合身,但孩子们依然乐开了花。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蔡明镜将课堂教学尽量趣味化、游戏化,她开设了一系列创意课程:石头拼画、手工香皂、韵律舞蹈、自然笔记……这些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校长的支持下,蔡明镜成立了教师成长营,为老师们做网课培训。现在,学校50多岁的老教师也能熟练地使用新媒体给学生上课。蔡明镜也通过努力,在平台上从助教老师一步步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网师,面向全国授课,2万余人听她的晨诵课,为更多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提供了优秀课程。

  有情怀,乡村就是大舞台

  2020年,受疫情影响,镇上很多人无法外出打工,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多了。于是,蔡明镜发起了一场“‘疫’起度过”的写诗活动,让孩子们写下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想法。

  世界读书日那天,支付宝公益平台邀请蔡明镜和孩子们发起一场 “大山里的读书会”直播活动,面向全国网友展示乡村孩子因阅读而发生的变化。一个多小时的直播点击量就达30多万次。

  2021年,蔡明镜被调到了丹江口市三官殿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她带着满满的希望,继续用爱心、知识、情怀把这个乡村小学变成学生们追逐梦想的热土。(吴桐)

  缪向水事迹简介

  缪向水,男,56岁,中共党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院长。他长期工作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一线,从事先进存储器芯片的研发。2007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重执教鞭,投身祖国和人民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始终将芯片“卡脖子”技术作为科研和人才培育方向。他主持国家研究项目20余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新加坡国家技术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荣获2021年第三季度“武汉楷模”。

  放弃国外“金饭碗”,毅然回国捧起“泥饭碗”

  2007年,缪向水婉言谢绝新加坡国家科技与研究局执行总裁的挽留,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得之不易的永久职位,毅然决然地携家人回到母校重执教鞭,投身祖国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对于他的选择,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觉得他摔了‘金饭碗’,捧起‘泥饭碗’”。刚回国时,连妻子都颇有怨言,但他只有一个想法:“信息存储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的基石。目前中国在存储器等集成电路领域在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经常被‘卡脖子’。国内企业核心技术与国外存在代差,专业设计及制造人才缺乏,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国家产业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大问题。现在趁着还能为国家做点事,多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多开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算是为祖国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实现原始和源头创新,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刚一回国,缪向水就不分日夜忙碌起来:对内抓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设备平台建设,同时加强研究生学风和研究进度管理;对外通过各种会议和交流,提高学校及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争取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关注;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关注国际上在存储器等集成电路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

  14年过去了,他的辛苦努力已初见成效: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已基本建成;建设了国内高校中领先的存储器制备、测试及工艺设备平台;三维相变存储器、存算一体化忆阻器等重点方向成果累累;培养及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达400余名;研究团队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及研究团队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及存储器研究领域获得认可。

  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同时,缪向水也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每次上课前他都要精心准备,希望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收获。他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他将积累的科研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本科生课堂上,有他爽朗的笑声;研究生实验室里,有他示范操作的身影。他在讲课中善于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融入其中,真正让学生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缪向水还特别关注研究团队里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指导他们申报国家项目,推荐他们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打造科研共享平台,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为引进的青年骨干教师的研究起步提供推进器。他常说,只有年轻人都上去了,学科才会有前途。

  缪向水就是这样,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永不知疲倦,永不满足,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前行;他的执着与奉献,赢得了大家的钦佩与敬仰。(何劲)

责任编辑:李克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湖北候选人推荐公示

发表时间:2021-10-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湖北候选人推荐公示

  现将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湖北候选人进行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公示期3天。对候选人的意见,请于2021年11月1日前通过电话、邮寄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反映。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省委大院5号楼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

  邮编:430071;

  电话:027-87238963;

  电子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

  2021年10月28日

  候选人事迹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共8人)

  田仲生事迹简介

  田仲生,男,74岁,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广场街园林社区居民。他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母亲,一生没出过远门,其母亲黎明珍2017年去世时享年113岁 。父亲八旬去世,田仲生独自照顾母亲,2012年6月,母亲起夜不小心摔伤了,病得历害,田仲生守着母亲喂饭、擦洗、伺候大小便,最终将母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无论冬夏,田仲生每晚定时起来两次,察看母亲,或送杯水,或帮母亲大小便。2017年,田仲生被评选为“荆楚楷模”。

  上联:弃一己追求,将血汗书成平民大爱;下联:侍双亲左右,用心身谱就孝道华章。横批:平民孝子。

  这副楹联颂扬的主人公叫田仲生,孝感市孝南区广场街园林社区居民,他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母亲,一生没出过远门。其母亲黎明珍2017年去世时享年113岁。“将心比心,里亲外亲。”田仲生说,母亲的教导,良好的家风,让他一生向善,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孝心。

  出门办事,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母亲已去世四年,但田仲生至今仍难以忘怀。

  在位于孝南区园林社区的家中,田仲生翻开一本相册,讲述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张照片是2014年拍的,当时我67岁,母亲110岁。”照片中,一台立式电暖器发出橘黄色的光,暖暖地洒满房间,勾勒出母子俩依偎在床头的身影。

  那些年,每晚5时许,靠在儿子的肩头,舒服地坐着说说话,是黎明珍老人最高兴的时候。田仲生回忆,拍摄这张照片时,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生活已不能自理。

  2012年6月,老人起夜不小心摔伤,从此卧床不起,大伙都说老人岁数太大,恐怕过不了这关。可他没有放弃,银耳红枣山药汤、莲子红薯小米粥,换着方法熬给母亲吃,晚上就睡在母亲床边,最终将母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从那以后,无论冬夏,他每宿定时起床两三次,查看母亲的状况,或送杯水,或帮母亲大小便。为照顾好母亲,他从不出远门,即使要出门办事,时间也控制在2小时以内。

  田仲生所住的院子,出门就是菜市场,每天早上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买完菜,回家给母亲做早餐。黎明珍起床不方便的几年,吃饭都是田仲生先盛好端到床上,刷牙洗脸也在床上。

  “他们家特别干净,没有一点气味。”同住在一个院子的李爹爹说,“要不是田仲生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黎婆婆哪可能活这么长时间哦。”

  “再苦再难,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田仲生的一生,就是和父母相依相伴的一生。为了最长情的陪伴,田仲生放弃了很多机会。

  1961年,因家境贫寒,14岁的他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哥哥,自己休学挣钱。

  1970年,年过六旬的父母下放到云梦县,考虑到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都需要人照料,已经是棉线厂工人的田仲生放弃工作,随父母一起下乡。“当时我在单位已经是团组织委员,但我要不去云梦,一家老小可能会揭不开锅。”田仲生说。

  1980年从云梦返城后,田仲生回到改制后的孝感市毛巾线业公司。1997年,公司倒闭,50岁的他成为下岗工人,先后在城里回收废旧塑料,到建筑工地和食堂打小工,一个月的收入当时只有30多元。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但他从来都不动母亲的退休金。“不能让母亲跟着我吃苦。”田仲生说。

  母亲黎明珍一向乐善好施,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心平气和,从不发脾气,也不与人争执,这让田仲生深受影响,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善良是做人的准则,即使再苦再难,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1999年,田仲生在外出打工的路上,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左眼出现视力障碍,引发剧烈头疼。医院提出两套治疗方法,一是进行脑部手术,费用需要几千元;二是挑断左眼视神经,用左眼失明的代价消除头疼症状,费用较低。再三权衡后,他选择了后者。“出租车司机生活也不容易,遇事不能太计较。”田仲生说。

  住院一周后,田仲生回到家,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谎称自己去了一趟外地,对于受伤一事却只字未提,“这是个善意的谎言。”

  2007年,田仲生开始领退休金,儿子、女儿也相继参加工作,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回顾一生,年过七旬的他表情平静:“一辈子没有迈不过的坎,只要一心向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岳琦)

  李晓泉事迹简介

  李晓泉,男,47岁,荆门义工联副会长,湖北兴联律师事务所常务副主任,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政协委员。他是抗疫战场的急先锋,疫情防控期间,连续奋战50天为抗疫一线筹集运送物资,获授“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他是扶危济困的热心人,每年至少拿出4万多元帮扶贫困学子和残障人士。他是助农脱贫的排头兵,建立“义工+专家+农户”的助农扶贫生态种养殖基地。2015年,获得中国红十字献血金奖。2021年获“湖北省最美统战人”称号。

  抗疫战场的急先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袭,抗疫物资告急,李晓泉立即捐款1万多元为抗疫一线人员购买急需的物资。为保障防疫物资迅速送到需要的地方,他只戴着一个薄薄的口罩,穿过层层防控关卡,去往湖北省内孝感等地拖运物资。每一次的救援物资运抵荆门后,他和义工伙伴们连夜卸货、分发,既是搬运工又是送货员。不论雨雪风霜,每天奔波在物资仓库、医院、社区及困难群众家庭之间,送抗疫物资,送生活必需品,50多天没有休息过。

  扶危济困的贴心人

  李晓泉每年都会拿出4万多元的家庭收入,去资助至少6名贫困家庭的学生读书,他资助的孩子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他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只要他遇到,就会毫不犹豫出手相助。2021年7月,李晓泉听说一位残障人士的女儿高分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和爱人任青玉一起前去看望,当他了解到这家妻子是肢体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丈夫是四级残疾,家庭收入主要靠低保维持后,李晓泉当场拿出2000元慰问金,说是学子高一上学期的生活费,并当场承诺“以后我来资助这个孩子,直到大学毕业”,让这个又喜又忧的家庭一下子放下了心上的包袱。

  25岁的残疾女孩万羽说:“我想读书”,李晓泉就多方奔走,为她找老师,为她建了一所“一个学生的学校”,并号召义工们组成接送老师的方阵。最终,一字不识的万羽能够读书认字朗读诗歌。万羽的脊椎上长了一个大的瘤子,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她的生命可能只剩三年。李晓泉又是一番多方奔走,从武汉请来了教授为万羽做了手术,重获新生的万羽结婚生子,感到十分幸福,她说:“是义工联,是李会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高位截瘫多年的残疾人冯某,交不出房租的时候,李晓泉一口气拿出4000元帮他交,平时也是经常送去日常用品,陪他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助农脱贫的排头兵

  2017年2月,李晓泉在贫困家庭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尿毒症患者彭某的家庭困难,建起了以彭家为基础的“义工+专家+农户”三方合力脱贫的生态种养殖基地。

  为了帮助彭云南等六位贫困户脱贫,李晓泉多方奔走,召集义工、请来专家,全程陪同农户们一起,精选种子、改良田土、精心耕种,又一次次前去共同收割优质稻谷,利用人脉推销。本来是坐办公室的律师,一下子秒变农民,下田抛秧、举锹挖肥、喷洒除草、肩扛稻谷……把给农户买的一千只小鸡苗,一只只用手捧到发酵床上去,弄得手上身上脸上全都是臭哄哄的鸡粪。他就这样不遗余力地用四年时间帮助农户顺利脱贫。

  李晓泉用满腔的热忱、信守的初心坚定地行走在公益路上。 他说:“公益让我修正了人生狭隘、纠结的心态,得到精神上的坦然和宁静。”(董瑞琪)

  张小红事迹简介

  张小红,女,52岁,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居民。张小红是位了不起的母亲,20多年悉心培育,艰辛付出、陪伴鼓励,用自己的坚守创造了爱的奇迹,让自闭症儿子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孩子更是在全国、湖北省的钢琴比赛中获奖。感恩于社会对其家庭的关心和帮助,她成立了“张小红公益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关爱、帮助贫困孤残儿童、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家庭,传递爱心,回馈社会。张小红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其本人当选感动荆楚十佳母亲。

  永不言弃,携手前行,逐梦音乐殿堂

  张小红的儿子冲冲2岁多时被确诊患上自闭症,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她精神崩溃,感到前途渺茫。好心人劝慰她:算了,再生一个吧。但看着傻傻的儿子,激起了她做母亲的本能,她对儿子发誓:此生用爱坚守,决不放弃。听说省中医的按摩对自闭症有疗效,她和丈夫便风雨无阻的送冲冲去治疗;听说家庭环境对自闭症很重要,她和丈夫相濡以沫,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听说音乐对自闭症有帮助,她们便带着孩子去学习乐器。

  13岁那年,冲冲喜欢上了钢琴,为了儿子,她咬牙买回了一架钢琴。从此,冲冲自闭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音乐之门。学钢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为了让儿子学好琴,没学过音乐的她跟着冲冲一起学,陪着孩子反复练习。在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冲冲的钢琴水平进步很快。2011年,冲冲在第七届全国校园才艺选拔活动中获钢琴比赛一等奖。

  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携手共渡难关

  2016年,张小红的妈妈和婆婆都因病住院。两家的老人为了不影响夫妻俩的工作,执意不要他们照顾,但夫妇俩还是商量着,再苦再累也要照顾住院的老人。在这样的一个上有两个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患自闭症的孩子,两个人都有自己事业的家庭中,夫妻两人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相濡以沫,相互鼓励,共同渡过难关,共同担当起责任,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大写的“爱”字。

  对于冲冲的教育,张小红夫妇并没有因为他与其他的孩子不同而放松,她们尽力去教会冲冲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百步亭社区的帮助下,她的儿子冲冲从江岸区辅读学校毕业了,2019年在社区找到一个公益性岗位,为文汇苑阳光家园残疾人教授音乐,每个月还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成为一个可以自立自强的人。

  反哺社会,奉献爱心,温暖回馈温暖

  是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让张小红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为了回馈社会各界的关爱,张小红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之中。在社区的支持下,她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张小红公益志愿服务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制作防疫小香包、为贫困孤残儿童编织毛衣过冬、教社区的儿童弹钢琴等等。在居家抗疫期间,她开展了“星妈手作”系列活动,将3500多元义卖款,全部捐给了社区残疾孩子和贫困学生。之后,她更是常常带上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去看望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家庭。她的儿子冲冲,在这个充满爱心、充满温馨的社会大家庭里健康成长,懂得了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几乎每天都会给奶奶和外婆打电话;懂得了感恩社会,在新冠疫情突袭之际,拿出自己1000元的工资,捐给了社区。

  心怀爱与希望,面对生活,不管路有多难,张小红始终乐观勇敢,坚毅前行。(何劲)

  周昌栋事迹简介

  周昌栋,男,71岁,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干部。他忠诚担当,勇毅笃行,50年在公路桥梁领域顽强拼搏,带领技术团队完成100多项技术攻关,取得60多项科研成果,10多项创新技术获全国第一、国际领先,多个项目斩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他淡泊名利,敬业奉献,婉拒企业百万年薪聘请,退休后毅然放弃享受天伦之乐,退休11年来依旧奋战在宜昌路桥建设一线。在建设宜昌至喜大桥期间曾两次住院,命悬一线,为了不耽误工程,他在病房里开了9次小型办公会。

  周昌栋先后获评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苦学深耕 一腔热血追寻梦想

  1966年,刚读完初中的周昌栋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榔坪公社当知青,亲眼目睹满山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因运不出山烂在地里,深深感受到交通不便给村民们带来的苦楚与艰难。自此,他对修路有着执念,没有公路,就没有富途。1972年,宜昌地区公路总段招工,周昌栋被录用成为一名养路工,由于他勤劳踏实、不怕苦不怕累,深得技术专家江清政的喜爱,于是跟着学习路桥勘查、测量。

  1972年10月,湖北公路工程学校招生,聪明好学、积极肯干的周昌栋被单位推荐到武汉学习。在了解新中国桥梁建设的曲折经历后,周昌栋热血沸腾,学到架桥修路的真本领、做一个桥梁技术专家、报效伟大祖国的志向从此在周昌栋内心生根。

  1974年,24岁的周昌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将学校学得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路桥建设工作中。1976年9月,周昌栋独立设计了当时宜昌地区最大、宜昌第一座变截面石拱桥。并在随后的建设中担任技术总负责,他每天吃住在工地,直到1977年9月石拱桥建成通车。

  1984年,国家交通部计划培养一批公路桥梁建设的高级人才,周昌栋以湖北省第二名的成绩,被送到重庆交通学院学习。3年期间,周昌栋如饥似渴学习,潜心专研请教,逐渐成长为一个集测量、设计、工程管理于一身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忠诚担当   一往无前拼搏创新

  1986年9月,周昌栋从重庆学成归来。他满怀科技报国的初心,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在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勇挑重担,刷新宜昌路桥建设科技领域的新高度。

  宜昌东风渠,被誉为鄂西“红旗渠”,而普溪河渡槽是东风渠最高的“空中水道”,是宜昌磷矿运输的重要通道。1986年,周昌栋临危受命,负责设计普溪河大桥,并担任大桥工程指挥长,经过科学测算和反复试验,周昌栋力排众议,大胆创新,提出了当时在国内最高的“双面直立式加筋土挡土墙方案”。他不畏艰难困苦,带着铺盖卷儿,住进了工地工棚,全身心投入大桥建设,两年后普溪河大桥顺利峻工通车,而周昌栋整整瘦了10公斤。“高路堤双面直立式加筋土挡土墙方案”科研成果,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还节省了大量耕地,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猇亭修建一座跨江特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由周昌栋担任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起初周昌栋还有些犹豫和忐忑,因为在此之前,我国的长江大桥都是在外国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完成的,但想起自已扎根心底的梦想,他决心倾尽全部心血和智慧,完成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经过对基本桥型的反复比选,考虑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水运通航,周昌栋最终力主选择了一跨过江的悬索桥方案。为建设好这座跨长江公路大桥,突破技术难关,周昌栋起草了《特大跨径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报告,被交通部纳入“九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整整4年里,周昌栋几乎住在工地,他前后8次赴北京,提出了30多项优化设计方案,不仅节省投资4000多万元,还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20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1年9月,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成为世界第六、全国第二的悬索桥,一举缩短了我国大跨度悬索桥与世界水平的差距。2002年,周昌栋代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指挥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颁发的“鲁班奖”,之后该桥又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老骥伏枥   一如既往敬业奉献

  2010年5月,周昌栋从湖北省宜昌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休,准备到女儿身边享受天伦之乐。2012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建至喜长江大桥,这对于建设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促进区域发展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经过对国内桥梁界专家反复比选,宜昌市再次对周昌栋发出邀请。2012年10月,已退休2年的周昌栋,毅然放弃享受天伦之乐,婉拒一家民营公司的百万年薪,迎难而上,担任至喜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

  作为世界上第二座钢板结合梁悬索特大桥,至喜长江大桥的建设施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周昌栋在至喜大桥工地奋战4年多时间,先后组织百余次重大技术方案评审及讨论,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多项创新技术;建桥期间,他曾两次住院,命悬一线,还在住院部病房组织了9次小型办公会,最终将至喜长江大桥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桥、技术桥、民生桥,获得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2017年3月,已近古稀之年的周昌栋在相关单位领导的诚恳邀请下,再次扛起重担——担任伍家岗长江大桥技术总顾问。凭借丰富的经验,周昌栋与时俱进,不断推行新技术,研发“黑科技”。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他创造性地提出“两两连接、吊焊同步”施工方案,不仅大大节省了工期,还提高了吊装过程的安全度。这一科学创新方法,在悬索桥建设史上是第一次被使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1亿多元,为我国大型桥梁的技术发展贡献了“宜昌智慧”。(王彩云)

  姚元翔事迹简介

  姚元翔,男,52岁,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自200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发展黄金梨特色产业,让黄坪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将一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建成国家农业部、省、州、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并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姚元翔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湖北好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选准梨产业,精准扶贫“落地开花”

  2003年,黄坪村还是个贫困山村,人均收入不到3500元。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姚元翔听说北京中农春雨公司想在宣恩种植高档黄金梨向欧盟出口。他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弃粮种梨,风险巨大,前两年还没有收益,村民并不看好。为给村民们鼓气,他带头将自家仅有的6亩责任田全部种上了黄金梨,并发动村组党员带头种植,一边挨家挨户做工作,一边积极筹措资金。最终春雨公司答应担保,村民从信用社得到110多万元的贷款。800亩黄金梨建起来了,他自己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在200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黄坪村已建成标准化黄金梨园2450亩,年产黄金梨1200吨,年综合销售收入达1200余万元,村合作社吸纳社员498户,其中贫困户占比60%,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

  打造“梨IP”,甜蜜产业“延链提值”

  2015年8月8日,黄坪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姚元翔带领村民举办了第一届黄金梨采摘节。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宣传,活动效果开始“发酵”,“到黄坪玩”,逐渐成为了周边游客的选择,还有黑龙江、武汉等多地投资人认筹梨树,与黄坪共享“甜蜜事业”。尝到了甜头,姚元翔又逐年策划了黄坪梨花节、美“梨”乡村文化周等多场活动,黄坪人气逐渐升温。2017年,黄坪整村纳入《湖北宣恩阿尼阿兹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阿尼阿兹在土家语中是“我爱你”的意思,因此该旅游规划以“甜蜜体验”为主题,着重体现以黄金梨为代表的农景观资源,并正式赋予黄坪村旅游的定义。随后,黄坪村相继完善旅游公路、旅游栈道、游客停车场、观景台、文化广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上了更完善、更规范、更创新的农旅融合路。

  集结“帮理郎”,文明新风“劲吹”黄坪

  村民富了“口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增长。在姚元翔组建的党员义工队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姚元翔便取梨的谐音,命名了新的“帮理郎”队伍。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黄坪村不断深化,“帮理郎”升级为一支多元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集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生态环保、文明旅游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共发展了273名志愿者。2020年底,黄坪村成功列入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表彰名单。2021年2月,姚元翔赴北京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喜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侯彬)

  舒在则事迹简介

  舒在则,男,68岁,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坜上村六组村民,1969年11月应征入伍,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4月光荣退役。黄石市阳新县狮子山离舒在则家约1公里,安葬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多名红军将士的忠骨,2005年他偶然发现这处老烈士陵园,义务打扫16载,自费修葺烈士纪念碑,缅怀跨越时空的革命战友。舒在则退伍不褪色保持军人本色,多次冲锋在前参与龙港镇灭火救援,2017年,看到邻居家失火,舒在则第一个冲进火场救下被困的妈妈和两个孩子。舒在则获 “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16年前,狮子山革命烈士陵园的242层台阶,他一口气能跑上来。

  如今,他两鬓斑白,台阶爬到一半,要停下来,大口喘气。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龙港,中共鄂东南特委旧址所在地,有彭德怀故居、鄂东南特委机关、彭杨学校等40多处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狮子山离舒在则家约1公里,安葬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多名红军将士的忠骨。

  时光荏苒,义务打扫烈士陵园这件事,舒在则一干就是16年。

  一次生死历练,结下穿越时空的情谊

  舒在则1953年出生于龙港镇坜上村,16岁应征入伍,参与抗美援老防空作战。1970年,他随部队开赴湄公河前线修路筑桥,在那里,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天,舒在则和战友在河边的桥墩上洗衣服,大批的美军轰炸机突然出现在河面上空,班长赶紧带着他们卧倒。舒在则直接把头埋进了水中,班长赶紧将他的头拎起来,避免溺水。

  “如果不是班长,也许我会和龙港的那些革命先辈一样,成了烈士。”今年5月19日,狮子山烈士陵园,舒在则追忆往日,不免感慨。

  当兵7年,他受连级嘉奖2次,连续三年被评为营级“五好战士”,之后随部队北上参与鞍钢建设。在部队里,他学习文化,提高觉悟,在党旗下宣誓“一生跟党走”。

  1976年退伍,他回到坜上村,为了照顾智力残疾的大哥,他一直在家务农,凭着泥瓦匠、木匠手艺,拉扯大5个子女。

  子女成家后,舒在则的空余时间多了。

  2005年夏天的一次晨练,他爬到狮子山顶,扒开一人多高的茅草,偶然看见一座纪念碑。

  细读碑文,他惊讶地发现这里是修建于1981年的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7人。

  “可能是阳新县、龙港镇新修了烈士陵园,这处老陵园就被人遗忘了吧。”抚摸斑驳的碑文,舒在则心绪难平:“我和他们一样经历过战争,是跨越时空的革命战友。他们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应该捍卫他们的尊严。”

  16载义务扫墓,只为一份心安

  自那以后,舒在则平日打工,周末上山打扫陵园。

  2010年后,舒在则辞了工,从此,除开大雨大雪天,每天清晨5点至7点,他都会骑着电动车上山扫墓,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

  山上落叶多、杂草多,维护、清洁的工具不够,他购买除草机、镰刀、锄头等工具;山上的植被不美观,他买来鸡冠花,种下红叶石楠。

  3000多平方米的山顶陵园,逐渐成了周边群众的休闲场所。一早一晚,跳广场舞的大妈、滑旱冰的孩子,为墓园平添了几分烟火气。每到这个时候,舒在则便笑眯眯地站在一角,“我想,烈士们看到我们的安逸生活,肯定很开心!”

  2021年5月19日早晨,记者跟随舒在则来到陵园,一夜小雨,地面上布满枯枝,还有游人丢弃的饮料瓶、食品袋。

  “这是我的工具房。”舒在则娴熟地从一棵大松树的树枝上,掏出一支大扫把,呼呼啦啦开始干活。扫到纪念碑下方,他说起2017年为纪念碑描字的事。

  “纪念碑上的碑文不清晰了,来参观的游客总是问我,我就请人搭了木架、买来油漆,一笔一画为纪念碑填字。描正下方文字时,我站也不是、跪也不是,猫着腰,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

  清理陵园时,曾有游客问他,“你在这里干活,多少钱一个月?”问的多了,他有时笑着反问一句:“烈士们干革命时,有工资吗?”

  为了陵园维护,舒在则几乎每年都要花去2000多元,这对年收入三四万元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亲友、儿女说他傻,他从不辩解,“我要把这个傻事干一辈子”。

  47年党龄,热血初心从来不改

  对龙港当地人来说,舒在则不仅是义务守墓人,也是当地的“活雷锋”。

  从1979年迁居到镇上来,他多次参与镇上灭火。

  2017年的一天,他在家里看到邻居老陈家失火,第一个冲过去,救下惊慌失措的妈妈和两个孩子,事后才发现,自己的头皮被擦伤。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站出来,测温、守卡口,发放消毒液、代买药,“哪里需要哪里搬”,40多天连轴转。

  舒在则16年的墓园维护,为龙港镇守住了一处滋养心灵的家园。近年来,到陵园休憩的人越来越多,舒在则多次向县、镇政府建议修路、建公厕。2018年,上山的硬化路修好了,自来水公厕建起来了,“管理员舒在则”几个字被写在公厕外墙上。

  依旧是义务工,舒在则却多了一份满足与自豪,他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狮子山公园护理义工”。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被舒在则感动,“龙港义工协会”捐资在陵园修建了十几把长椅。武汉一位爱心企业家专程来到舒在则家,送来十几份米、油等生活用品,请他转交困难群众。

  舒在则关心社会事务,经常代表居民向镇里反映情况,“街道路面破损太多,凸凹不平走路不安全”“街道成了停车场,交警要多上路,制止违停”……意见提多了,难免有人觉得讨嫌,他就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向党反映情况是我的职责。”

  随着龙港各地分散的烈士陵墓集中到湘鄂赣边区烈士墓林,舒在则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可他却把这份责任看得很重。他说:“哪怕狮子山上还有一座烈士墓,我也会坚持下去。”(陈梦莎)

  蔡明镜事迹简介

  蔡明镜,女,27岁,共青团员,现任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中心小学副校长。2016年,她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丹江口市一个偏远教学点——龙山镇彭家沟小学,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她扎根乡村5年,把乡村教学点变成守护留守儿童梦想的家园。她先后募集30万多元,让孩子们有机会去北京研学游、住上有热水器的宿舍、在有空调的教室上课。她建立网络课堂,为乡村孩子引入专业的音乐、美术、舞蹈、编程等课程。她热衷公益事业,借助互联网为西藏、新疆的孩子上网课。她曾两次作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赴各地各高校开展宣讲。她先后获评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乡村科技好老师” “荆楚楷模”等荣誉。

  有爱在,就没有孤岛

  彭家沟小学位于丹江口库区一个偏远半岛上。初到学校时,蔡明镜问学生们的梦想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想外出打工。对于外面的世界、对于未来,这些孩子只能通过父辈去了解、憧憬。如何改变孩子们的认知?蔡明镜想通过阅读打开他们的视野。

  于是,蔡明镜利用休息时间整理学校的图书室,购买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拍下绘本做成课件,讲给孩子们听;从公益机构募捐图书等方式,为孩子们开启未来之门。

  多年来,蔡明镜一直住在学校里,主动承担起幼儿班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多项任务。她经常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新鞋子,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她,学校成了他们共同的家。

  曾经要当包工头的雷某杰(化名)说:“老师,我长大了想去北京读书,去看看我爸爸盖的高楼。”蔡明镜记住了孩子们的梦想,她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一定要帮他们实现梦想!”

  善创新,丰富学生课堂

  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但是,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蔡明镜费尽心思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六一”儿童节到了,蔡明镜用绿色的塑料地垫制作T台,为学生们举办青春T台秀。春节到了,蔡明镜给孩子们编排欢乐的舞蹈。没有舞蹈服,她就到镇上向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借衣服。衣服虽然不合身,但孩子们依然乐开了花。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蔡明镜将课堂教学尽量趣味化、游戏化,她开设了一系列创意课程:石头拼画、手工香皂、韵律舞蹈、自然笔记……这些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校长的支持下,蔡明镜成立了教师成长营,为老师们做网课培训。现在,学校50多岁的老教师也能熟练地使用新媒体给学生上课。蔡明镜也通过努力,在平台上从助教老师一步步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网师,面向全国授课,2万余人听她的晨诵课,为更多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提供了优秀课程。

  有情怀,乡村就是大舞台

  2020年,受疫情影响,镇上很多人无法外出打工,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多了。于是,蔡明镜发起了一场“‘疫’起度过”的写诗活动,让孩子们写下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想法。

  世界读书日那天,支付宝公益平台邀请蔡明镜和孩子们发起一场 “大山里的读书会”直播活动,面向全国网友展示乡村孩子因阅读而发生的变化。一个多小时的直播点击量就达30多万次。

  2021年,蔡明镜被调到了丹江口市三官殿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她带着满满的希望,继续用爱心、知识、情怀把这个乡村小学变成学生们追逐梦想的热土。(吴桐)

  缪向水事迹简介

  缪向水,男,56岁,中共党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院长。他长期工作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一线,从事先进存储器芯片的研发。2007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重执教鞭,投身祖国和人民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始终将芯片“卡脖子”技术作为科研和人才培育方向。他主持国家研究项目20余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新加坡国家技术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荣获2021年第三季度“武汉楷模”。

  放弃国外“金饭碗”,毅然回国捧起“泥饭碗”

  2007年,缪向水婉言谢绝新加坡国家科技与研究局执行总裁的挽留,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得之不易的永久职位,毅然决然地携家人回到母校重执教鞭,投身祖国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对于他的选择,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觉得他摔了‘金饭碗’,捧起‘泥饭碗’”。刚回国时,连妻子都颇有怨言,但他只有一个想法:“信息存储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的基石。目前中国在存储器等集成电路领域在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经常被‘卡脖子’。国内企业核心技术与国外存在代差,专业设计及制造人才缺乏,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国家产业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大问题。现在趁着还能为国家做点事,多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多开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算是为祖国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实现原始和源头创新,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刚一回国,缪向水就不分日夜忙碌起来:对内抓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设备平台建设,同时加强研究生学风和研究进度管理;对外通过各种会议和交流,提高学校及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争取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关注;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关注国际上在存储器等集成电路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

  14年过去了,他的辛苦努力已初见成效: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已基本建成;建设了国内高校中领先的存储器制备、测试及工艺设备平台;三维相变存储器、存算一体化忆阻器等重点方向成果累累;培养及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达400余名;研究团队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及研究团队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及存储器研究领域获得认可。

  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同时,缪向水也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每次上课前他都要精心准备,希望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收获。他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他将积累的科研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本科生课堂上,有他爽朗的笑声;研究生实验室里,有他示范操作的身影。他在讲课中善于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融入其中,真正让学生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缪向水还特别关注研究团队里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指导他们申报国家项目,推荐他们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打造科研共享平台,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为引进的青年骨干教师的研究起步提供推进器。他常说,只有年轻人都上去了,学科才会有前途。

  缪向水就是这样,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永不知疲倦,永不满足,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前行;他的执着与奉献,赢得了大家的钦佩与敬仰。(何劲)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