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山区中小学校聚力打造阳光课后服务

A-   A+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29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钢花小学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心地打篮球 

  营造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施行作业分层,倡导“不带作业本回家”;打造多彩社团活动,促进五育并举;联合社区、家长志愿者,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开学以来,武汉市青山区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区教育局为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教师群体中大力开展“学史力行创三岗”教育实践活动,把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民生工作,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加强顶层设计 打好“双减”组合拳

  青山教育局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使其成为校内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教育局从顶层设计抓起,快速推出“六个一”方案。即成立“一个专班”,局主要领导牵头、多部门合作,全面负责课后服务组织实施、督导落实。打造“一支队伍”,通过教师引进、培训、交流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落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行动。落实“一项计划”,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研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让每一堂课“应教尽教、当学尽学”。明确“一种模式”,课后服务采用“固本+强根”模式,“固本”是指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补习;“强根”是指开展文体、德育、劳动等拓展性学习活动,设计多元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一个载体”,构建“学史力行创三岗”教育实践载体,着力推动党员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做好常规工作,争创示范岗;做好改革工作,争创创新岗;做好急难工作,争创先锋岗,擦亮“阳光义教”“放学来吧”等党建品牌。拓宽“一个渠道”,突破现有的时空界限,引进校外力量,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融通的合作机制。学校是“双减”见效的主阵地,各校从校情实际出发,实施“一校一策”,做好教学和服务两篇文章,探索有青山特点的增效减负好做法。

  通过一系列课后服务组合拳,校内教育实现“质效双增”。目前,青山区内23所小学和13所初中近3万5千余名中小学生自愿接受了课后服务,并确保让每一名有需求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延时服务,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课后负担,让学生更快乐,让家庭更幸福。

     

  钢城十一小叶静老师课后服务指导学生

  优化作业设计 实行作业分层

  青山区教育局结合“五项管理”,进一步加强作业的布置与管理,不断推陈出新,从“减总量增睡眠、减重复增实践、减压力增合力”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区教研室本学期以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为教研主题,深入一线指导教师从作业设计层面入手,设计能够突出重难点,能够达到举一反三效果的练习题;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关注不同基础的学生,作业布置做到有的放矢。

  青山区红钢城小学探索在班级设置“睡眠管理员”,班级“睡眠管理员”作为作业总量小“闹钟”,负责记录家庭作业总量,预估完成时间并及时记录,随时进行各学科作业总量的协调。武汉市青山中学组织教师完成“下水作业”,施行“作业总量报警制度”。武汉市任家路中学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引导老师精讲精练,课后服务上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家长签字的情况下,我们允许学生不完成作业。”教学副校长吴正荣表示,此举是为了避免出现机械重复的作业,把学生从效率低的刷题中解放出来。

  武汉市钢城八中采用多学科老师课后“点单式”一对一辅导,倡导当天有课后服务的学科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不把作业本带回家”成为学生们引以为傲的目标。

  “惊喜好玩!抽盲盒决定今天谁做这项作业……”武汉市青山区第四十九初中陈俊平老师尝试布置盲盒作业,每天随机抽取1-2名同学完成课堂小结,其余同学参考点评。陈老师表示,“作业盲盒”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能督促孩子们课上认真听讲。

  学史力行创三岗 双减先锋展风采

  树高千尺,不离其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新学期开学,青山区教育局开展“双减先锋”行动,发挥名师与党员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通过示范引领,调动更多教师投身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丁华锋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党员干部和教师要积极探索“双减”的路径和方法,要做“双减”政策的支持者、实践者、促进者。

  “全国最美教师”青山区钢花小学华雨辰开设“风筝课堂”,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为恩施和青山两地学生同时授课,她的音乐党史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后服务内容。中秋节前,青山区钢城十九小五年级(2)班,课后托管时间开展了中秋诵读、猜灯谜活动。班主任张纪老师借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红色朗读者’。我带来的红色故事是《永远的九岁》……”青山区红钢城小学407班杨胜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班级“小小朗读者”课程,带学生在一遍遍品味朗诵的乐趣中,深植家国情怀。

  青山区钢城一小苏娟老师精心设计个性化作业。她以书写作业为主餐,课余自主和小组作业为辅餐,让每位学生在学业上吃得饱、吃得好。

  五育并举 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青山区中小学,各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各种社团时长更长,项目更多,覆盖面更广,让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个性化发展。网球、游泳、智能机器人、魔方、器乐等活动,助力“五育”融合。

  “弓步冲拳,马步架打!”在青山区吉林街小学课后服务时段,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体育老师陈士博就会带孩子们做武术操、开展体育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在武汉市任家路中学708班的课后服务时间,任君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别出心裁的劳技课,多样折纸蝴蝶。“我们还引入衣服收纳、校服改动、雕刻、 陶艺等劳动课程。”任君老师表示,这些内容,对场地要求不高,劳动工具和材料容易得到,利于学生练习,养成劳动能力。

  青山区钢城十一小开学前提前规划增设阳光活动区域,让孩子们的课后服务时段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武汉市白玉山中学开学前也把校内停车场移至校外,增设了新的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青山区钢城二小的“乐芽乐伢”生态探究室、钢城十二小的别具一格的“托管驿站”是课后最受孩子们追捧的好去处。

     

  钢城二小“乐芽乐伢”生态探究活动 

  家校社协同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双减”之下,更需“家校社”共育,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武汉市钢城二中携手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在“四点半学校”托管品牌上,搭建“学校与社区共建共享,课堂与实践互联互动”校社共育桥梁,将社区特色课程引入校园,把课后服务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丰富课后服务供给。

  “神农尝百草” “杏林春暖”……通俗易懂的中医典故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青山区新沟桥小学开展了“中医进课堂”课后服务活动,联合武汉大学宋恩峰教授及其团队,于每周五课后服务时间,专设一节“中医课堂”社团活动课,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山区武东小学,美术教师吕十凤带着孩子们一起创作“反电诈”绘画作品,同学们完成创作后,带回家讲给家长听。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四小也携手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在课后服务时间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防电信诈骗法治课。

  青山区中小学还纷纷开设家校课堂,营造良好氛围。武汉市钢城六中邀请国家家庭教育导师张景然老师指导如何合作开展教育;红钢城小学班主任给家长写信支招,温情提醒,要密切家校联系,促使家校协调育人。

  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局长彭显波表示,下一步,青山区教育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双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校内校外协同发力,课后服务、“五项管理”协同推进,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青山教育。(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李维波)

责任编辑:王炯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武汉市青山区中小学校聚力打造阳光课后服务

发表时间:2021-09-29 来源:湖北文明网

  钢花小学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心地打篮球 

  营造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施行作业分层,倡导“不带作业本回家”;打造多彩社团活动,促进五育并举;联合社区、家长志愿者,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开学以来,武汉市青山区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区教育局为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教师群体中大力开展“学史力行创三岗”教育实践活动,把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民生工作,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加强顶层设计 打好“双减”组合拳

  青山教育局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使其成为校内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教育局从顶层设计抓起,快速推出“六个一”方案。即成立“一个专班”,局主要领导牵头、多部门合作,全面负责课后服务组织实施、督导落实。打造“一支队伍”,通过教师引进、培训、交流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落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行动。落实“一项计划”,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研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让每一堂课“应教尽教、当学尽学”。明确“一种模式”,课后服务采用“固本+强根”模式,“固本”是指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补习;“强根”是指开展文体、德育、劳动等拓展性学习活动,设计多元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一个载体”,构建“学史力行创三岗”教育实践载体,着力推动党员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做好常规工作,争创示范岗;做好改革工作,争创创新岗;做好急难工作,争创先锋岗,擦亮“阳光义教”“放学来吧”等党建品牌。拓宽“一个渠道”,突破现有的时空界限,引进校外力量,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融通的合作机制。学校是“双减”见效的主阵地,各校从校情实际出发,实施“一校一策”,做好教学和服务两篇文章,探索有青山特点的增效减负好做法。

  通过一系列课后服务组合拳,校内教育实现“质效双增”。目前,青山区内23所小学和13所初中近3万5千余名中小学生自愿接受了课后服务,并确保让每一名有需求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延时服务,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课后负担,让学生更快乐,让家庭更幸福。

     

  钢城十一小叶静老师课后服务指导学生

  优化作业设计 实行作业分层

  青山区教育局结合“五项管理”,进一步加强作业的布置与管理,不断推陈出新,从“减总量增睡眠、减重复增实践、减压力增合力”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区教研室本学期以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为教研主题,深入一线指导教师从作业设计层面入手,设计能够突出重难点,能够达到举一反三效果的练习题;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关注不同基础的学生,作业布置做到有的放矢。

  青山区红钢城小学探索在班级设置“睡眠管理员”,班级“睡眠管理员”作为作业总量小“闹钟”,负责记录家庭作业总量,预估完成时间并及时记录,随时进行各学科作业总量的协调。武汉市青山中学组织教师完成“下水作业”,施行“作业总量报警制度”。武汉市任家路中学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引导老师精讲精练,课后服务上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家长签字的情况下,我们允许学生不完成作业。”教学副校长吴正荣表示,此举是为了避免出现机械重复的作业,把学生从效率低的刷题中解放出来。

  武汉市钢城八中采用多学科老师课后“点单式”一对一辅导,倡导当天有课后服务的学科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不把作业本带回家”成为学生们引以为傲的目标。

  “惊喜好玩!抽盲盒决定今天谁做这项作业……”武汉市青山区第四十九初中陈俊平老师尝试布置盲盒作业,每天随机抽取1-2名同学完成课堂小结,其余同学参考点评。陈老师表示,“作业盲盒”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能督促孩子们课上认真听讲。

  学史力行创三岗 双减先锋展风采

  树高千尺,不离其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新学期开学,青山区教育局开展“双减先锋”行动,发挥名师与党员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通过示范引领,调动更多教师投身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丁华锋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党员干部和教师要积极探索“双减”的路径和方法,要做“双减”政策的支持者、实践者、促进者。

  “全国最美教师”青山区钢花小学华雨辰开设“风筝课堂”,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为恩施和青山两地学生同时授课,她的音乐党史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后服务内容。中秋节前,青山区钢城十九小五年级(2)班,课后托管时间开展了中秋诵读、猜灯谜活动。班主任张纪老师借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红色朗读者’。我带来的红色故事是《永远的九岁》……”青山区红钢城小学407班杨胜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班级“小小朗读者”课程,带学生在一遍遍品味朗诵的乐趣中,深植家国情怀。

  青山区钢城一小苏娟老师精心设计个性化作业。她以书写作业为主餐,课余自主和小组作业为辅餐,让每位学生在学业上吃得饱、吃得好。

  五育并举 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青山区中小学,各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各种社团时长更长,项目更多,覆盖面更广,让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个性化发展。网球、游泳、智能机器人、魔方、器乐等活动,助力“五育”融合。

  “弓步冲拳,马步架打!”在青山区吉林街小学课后服务时段,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体育老师陈士博就会带孩子们做武术操、开展体育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在武汉市任家路中学708班的课后服务时间,任君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别出心裁的劳技课,多样折纸蝴蝶。“我们还引入衣服收纳、校服改动、雕刻、 陶艺等劳动课程。”任君老师表示,这些内容,对场地要求不高,劳动工具和材料容易得到,利于学生练习,养成劳动能力。

  青山区钢城十一小开学前提前规划增设阳光活动区域,让孩子们的课后服务时段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武汉市白玉山中学开学前也把校内停车场移至校外,增设了新的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青山区钢城二小的“乐芽乐伢”生态探究室、钢城十二小的别具一格的“托管驿站”是课后最受孩子们追捧的好去处。

     

  钢城二小“乐芽乐伢”生态探究活动 

  家校社协同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双减”之下,更需“家校社”共育,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武汉市钢城二中携手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在“四点半学校”托管品牌上,搭建“学校与社区共建共享,课堂与实践互联互动”校社共育桥梁,将社区特色课程引入校园,把课后服务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丰富课后服务供给。

  “神农尝百草” “杏林春暖”……通俗易懂的中医典故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青山区新沟桥小学开展了“中医进课堂”课后服务活动,联合武汉大学宋恩峰教授及其团队,于每周五课后服务时间,专设一节“中医课堂”社团活动课,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山区武东小学,美术教师吕十凤带着孩子们一起创作“反电诈”绘画作品,同学们完成创作后,带回家讲给家长听。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四小也携手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在课后服务时间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防电信诈骗法治课。

  青山区中小学还纷纷开设家校课堂,营造良好氛围。武汉市钢城六中邀请国家家庭教育导师张景然老师指导如何合作开展教育;红钢城小学班主任给家长写信支招,温情提醒,要密切家校联系,促使家校协调育人。

  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局长彭显波表示,下一步,青山区教育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双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校内校外协同发力,课后服务、“五项管理”协同推进,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青山教育。(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李维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