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人民法院:让文明之光在法徽下闪耀

A-   A+
发表时间:2021-11-29 16:02    来源:湖北文明网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近年来,竹山县人民法院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树立法院公正形象、弘扬司法文明的“强基”工程,大力弘扬“崇法尚德,清廉明断”的院训精神,全院上下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做实做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练“内功”铸“法魂”,把精神文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精神文明与司法文明共同推进,有力助推审判事业高质量发展,该院年均结案5000件以上,连续三年审判质效考核全市第一,2020年重新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2021年被市委授予“五一劳动奖”。

  

  竹山法院把审判执行工作与文明创建“对标”,进行有机衔接,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法院特色司法文明。

  点亮精神思想“领航灯”。坚持以文化建设凝干警之心、塑法院之魂、聚发展之势,初步形成具有浓厚部门特色的文化创建体系。以“学习型”法院创建活动为主线,开展 “法官论坛”“青年运动会”等活动,为干警搭建宽广活泼的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党史读书班”,提升干警文学素养、打牢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推行庭审观摩、精品案件评析、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业务练兵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岗位练兵平台,不断提升干警司法能力,让志愿服务岗、党员先锋岗成为一抹鲜艳的红色;以“清廉法院”建设为目标,将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志愿文化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打造特色的竹山法院文化品牌,把“崇法尚德,清廉明断”的院训精神当作全院干警前进的明灯、拼搏的源泉、服务的动力,为全体干警树立共同的目标,进一步激发干警敬业爱岗、尽职尽责的正能量,教育引导每名干警用实际行动维护和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司法、正气凛然的职业形象。去年以来,该院1名干警被选树为全市政法英模典型,3名干警分别荣获“最美战疫家庭”“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嘉奖个人”“十星志愿者”荣誉,竹山法院被评为“竹山县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嘉奖集体”。

   唱响司法为民“主旋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竹山法院立足法院工作实际,把审判执行工作与文明创建“对标”,进行有机衔接,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法院特色司法文明。以文明建设为契机,对审判管理制度进行有益探索,出台《案件质量评查办法》《裁判文书评查办法》《法官审判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干警文明办案、规范办案、廉洁办案,提高队伍司法能力,建立起用制度管人管事、符合法院职业特点的管理机制。把文明建设与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制定文明创建实施方案,进行责任划分。结合工作职能,在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抗击疫情等多方面发力,发起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出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法官抽丝剥茧、审查证据,打掉了盘踞竹山多年的“地下执法队”和高利放贷团伙,14名黑恶份子被判处2年至8年不等有期徒刑,社会风气为之一变,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举全院之力加大执行力度,采取“两个一律”“一月两次集中传唤”措施,以最严厉的手段,最有效的方式,向失信“亮剑”,让诚信“变现”,3年来对262名失信被执行人实施拘留,对512人纳入失信联合惩戒,限制高消费1153人,对失信“老赖”行为全方位围困。把一张张法律文书变成真金白银,让敬畏法律,遵守诚信,成为人人凝聚的共识。正是因为心中有一个坚定的法治信仰,有一个建立诚信社会的共同目标,文化强院精神才会碰发出无限的活力。

   奏响文明创建“大合唱”。依据现有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所站,把文明元素、法治文化与月季园、奇石园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文明实践中心内涵,开展“我的节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会演 “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切实发挥出文化阵地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作用。加强与社区的沟通联系,成立8支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队,137名干警注册成为志愿者,先后投入10余万元开展环境治理、公益宣传,齐心共创美丽文明小区,用实际行动为居民创造干净整洁、和谐有序、文明祥和的人居环境。2020年疫情期间,竹山法院包联社区志愿服务被央视12频道《社会与法》栏目直播报道,受到社会高度赞扬。丰富志愿活动方式,聚焦“群众愁难急盼”难题,全院干警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活动,城关法庭运用“网上调解”方式,让9名农民工只跑一躺要回10万元工资,院长索明全用7天时间为河南农民追回10年前的2.5万元欠薪,得胜法庭通过“巡回法庭”将庭审现场搬到残疾群众门口开庭,为弱势群体开展上门服务。竹山法院将普法宣传与志愿服务充分结合,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让全体公民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为深入推进法治竹山、文明竹山、和协竹山贡献法院力量。(十堰文明网 邱亮 魏秘 张玖羽)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